申威隆:带您走进渭南市博物馆,欣赏汉代“与华相宜”文字瓦当

在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第二展厅,摆放着一块西汉时期的“与华相宜”文字瓦当。2021年10月26日下午,在领导的安排之下,作为专家级讲解员,我带领大家走进渭南市博物馆,欣赏这块珍贵的“与华相宜”瓦当——



在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第一展厅的入口处,迎面的主题浮雕墙上写着“与华相宜”四个大字。它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能够成为渭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主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渭南市博物馆,通过汉代“与华相宜”文字瓦当,探索“与华相宜”的深厚文化内涵。



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渭南均属于京畿地区。当时,渭南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交通险要,农业发达。同时,这里地貌多样,气候适宜,风景如画。因此,吸引了秦汉两代帝王在此广建离宫别苑,包括著名的良周宫、步寿宫、集灵宫等。

这块“与华相宜”瓦当出土于华阴市华山脚下,那里曾经是汉武帝修建的集灵宫遗址所在地。此瓦呈圆形,直径15厘米,中心圆钮突出,四个字为篆书体,按双界四格分布,顺时针旋转读法。构图细腻,文字巧拙,乃汉代瓦当的精品。

这里的“与华相宜”属于吉祥用语,表达古代帝王希望自己与华山一样,有始无终,永远长存。根据历史学家的推测:华夏、中华、华人都是由华山的“华”而得名。与华相宜瓦当,唯渭南之独有,华山之名片,文化之精髓。



瓦当是屋檐上的装饰,起源于西周,鼎盛于秦汉。早期的瓦当为半圆形,纹饰大多为卷云纹等。战国秦时期,大量使用圆形瓦当,盛行动物和云纹图案。西汉时期,瓦当工艺发展到鼎盛,开始出现篆书体文字,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文辞多为吉语,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观赏性可与印章相媲美。

秦汉之时,关中三辅,渭水流澌,离宫别馆,遍布其间。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这是瓦当兴盛的原因。文字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当时的建筑、艺术、书法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因此,从北宋以来,瓦当备受文人雅士的珍爱,成为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渭南市博物馆以“与华相宜”瓦当为基点,展现渭南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串联起这里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这里的“与华相宜”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好像华山这座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样,壁立千仞,坚韧不拔。


你可能感兴趣的:(申威隆:带您走进渭南市博物馆,欣赏汉代“与华相宜”文字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