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教学第30天


在这个单元中,其实就是一组很好的群文阅读,无论是语言要素,还是阅读能力要素,都凸显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最核心的指向——思维、表达。

听了徒弟的课,及另一年轻老师的课,对于徒弟的公开课——磨课,始终在思考,语文到底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教?回归咱们的课堂,是不是该反思我们的课堂缺些什么?无论是阅读力还是思考力,表达力该不该有自己独有的策略,然,现实是,科学性的策略少之又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听了徒弟的课,反思我们的课堂,学生听,学生说,学生对课文最基本批注、勾画、表达、语言的丰富性,信息的提取能力到底放在哪个位置?而批注式:如何勾画,要勾直直的,波浪线要有匀的波浪,重点词语用三角形要不大不小的,该用直尺的,要用上,其次,要求孩子要读出声音,手指着读,做到真实地读,有价值地勾画核心句段,不能多勾,也不能少勾,那些是无关紧要的,不痛不痒的信息就不要满勾,因此,这些都应该在课堂中要训练,尤其是二年级的孩子,处于阅读启蒙能力提升阶段,老师要示范,要提醒。

到底如何一步步去完成?或达成?这个教学目标一旦没有形成,没有装进老师的预设里,大脑的记忆里,是很难付诸行动,是混乱的,是散形的。

这一节课至少应该有三个目标能力。

信息提取能力:从睡梦中的妈妈中提取三个关键的词,也就是全文的贯穿线索——美丽、温柔、好累。提取到并没有结束,而是还要引导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印证妈妈的美丽、温柔、好累的句子,如果这个信息还不够明晰,还要引导生活连接,“包围”相关的表述、语言运用,开发多元语言环境,如:在你生活经验里,你认为“温柔”还有哪些体现?这个认知也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实现参与感,因此,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反印证的能力很重要。

整体感知能力:就这篇课文而言,前面部分浅显,学生能读懂,可难得是如何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感受文本的主旨,找到难的地方进行“深度”的教学的训练点,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有语言表达的训练点,突破点,落实点,第四自然段有“环境描写”之衬托作用的训练点,以及习作点。

语言表达:品味语言,品味文字的结构、顺序、表达,抓住第二自然段的训练点,一是对外貌描写的口述训练点,打破千篇一律貌美的表达,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是高高的鼻梁,深邃的双眼,乌黑的头发,红润的脸庞,弯弯的眉毛……因此,老师要给予一定差异外貌表达,教会学生对外貌有独特的感官认识,真实的观察和表达,因此,老师尽可要出示长相普通的外貌,进行对比,反之,引导孩子,就算自己的父母长得很一般,但在他们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可谓一箭多雕的训练。因此,语文课堂,一定应该有浓郁的语文味,老师的语言真的要美起来,诗情画意的,哪怕文邹邹的,咬文嚼字的,就算执教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同样老师语言要美美的,要凝练,到那座山,就唱那座山的歌。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充分利用,记住,是充分利用,就是要利用你,利用就是“唯利是图”,利用你,你对我有用,就要不折手段,恬不知耻地讨好教材,招待这篇课文,其次,把它玩转,玩得团团转,手到擒来,玩于股掌之间,扎扎实实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力的培养训练,这才是回归语文课堂最原始最初的梦想。

今天的教学《玲玲的画》,我大概以“大单元”的思维和视角进行,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开始导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问题结论:有时候好事或许会变成坏事,有时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让智慧之花处处盛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解决生字、词语、勾画,圈点,再思考:找到玲玲情绪变化的线索……


自夸


自夸嫌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秋教学第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