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最大的BOSS,在这里

范增起的作用最多叫推波助澜,而项伯叫力挽狂澜。

甚至可以说,整个鸿门宴事件,主角光环完全是项伯的,范增扮二号,项羽,刘邦,张良,樊哙就是路人甲乙丙丁。

项羽兵临函谷,惊讶发现刘邦锁关,发怒下令破之。

恰逢曹无伤告密,说刘邦想闭关自立为王。项羽更怒,只待来日一早灭掉刘邦。

好,请问,项羽生气的主要原因是?

是面子过不去-你刘季算老几,居然敢跟我作对!

此时,范增劝说:刘邦原是个流氓,入关居然秋毫无犯,野心太大,绝不能留。好,再请问,范增劝谏的落脚点是?

为了项羽的事业,除掉可能的敌人。

有道理吗?有道理。

有用吗?没啥大用,不说项羽也准备打。

军令一下,项伯急了,不顾事后败露的惩罚,半夜偷跑去找张良报当年救命之恩。张良立刻意识到生死一线,眼前的项伯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用义稳住项伯后,转身入见沛公。对话大意如下:打不过,只能认怂;只能让项伯传话,关键是项羽信了才行。这时候,是真正的死马当活马医。素不相识的项伯,刘邦就直接约为婚姻,这气魄,不服不行。项伯当场应下,项羽那边我给你顶过今夜,明早你一定自己来请罪。

项伯回来后,直接把过程禀报项羽,并进行劝谏说:若非刘邦先入关,你哪能这么容易进来;明明有功,你却去打,不义;还是怀柔吧。

好,再请问,项伯劝谏的落脚点是?

不义。

说的有道理吗?

没有范增有道理。

有用吗?

有用。

项羽许诺。

第二天,刘邦果然一早赶来,项羽也正在等他。刘邦上来便放低姿态,喊冤叫屈,先讲我们是同志,再推是小人从中作梗。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项羽居然把曹无伤给抛了出来,实在是无语。开席后,范增不断示意项羽动手,项羽默然不应。此时,项羽杀心早已熄灭,这顿饭本就是一巴掌后的甜枣,也是上文项伯劝说后项羽许诺的“善待之”。而后范增心急如焚,居然自己出来找项庄。项庄尚未得手,又是项伯挺身而出。他不仅是约为婚姻,更是摸透了项羽的脉。此时,请问项羽在干什么?什么都没做。项羽更赞同谁呢?当然是项伯。

紧接着,张良忍不了了。足球比赛,若被对方持续围攻,就要换人调整战术;篮球比赛,那就先叫个暂停。承担破局任务之人,就是樊哙。这不是他第一次闯帐,多年后他又闯了一次,此处按下不表。先说樊哙持剑带盾一路冲进大帐,更是说明项羽毫无杀意。否则除了入帐几人,其余随从肯定是被严密控制,一声令下就人头落地,哪里敢想冲进大帐。进入后,项羽不但没斥责无礼,还来了出英雄惜英雄,接着又被一顿数落。细读樊哙其言,真可说是项伯的加强版,句句不离不义。项羽再次无言以对。至此,项羽特点也显露无疑,死要面子活受罪。

再后,刘邦看差不多了,该解释的也解释了,该坐也坐了,就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事实上,即使他不走,被害的概率也基本为零。这时的刘邦,不是怕死,而是示弱。换句话说,做戏就做全套。读者一定不能被太史公牵着鼻子走,毕竟某种意义《史记》确实是谤书。

最后张良出场善后,送礼,致歉。项羽又无可无不可,倒是范增,当着项羽面敲碎玉斗,还叹说“竖子不足与谋”。还谋士呢,连“既往不咎”都没学会。你不给项羽面子,后面项羽果然也没给你面子啊。

总结下来,刘邦一开始错误决策,闭关。被敲打后抓住唯一救命稻草,第二天又做足戏份,成功过关。其中加上张良的谋划,樊哙的勇武,整体看来,是很典型的刘邦式成功。

反观项羽一侧,一开始生气,而后被不义捆住,后来又被不义捆住,最后被范增数落。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是关键,关键是脑子不清楚,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只知道荣华富贵,充其量是个猛将,甚至不是帅才。

范增,存在感很强,上蹿下跳,殊不知俗话说,会咬人的狗都不叫。一开始的劝谏无非是添油加醋,不说项羽也要打。第二天显示逼迫上级,不成又越级指挥,最后还口出怨言,丢人现眼。

项伯,该报恩报恩,该变节变节。报恩就报到底,敢说帮你顶住;变节就变到底,敢在席间护你周全。这是简单的一根筋吗?我不这么看,我更认为是项伯对项羽有着更透彻的了解,比范增透彻太多。几句话就改变了项羽的决定,第二天也完全是在做项羽不好直接下令的事。所以才在开篇讲,如果非说是交响乐,指挥一定是项伯~

你可能感兴趣的:(鸿门宴最大的BOSS,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