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传》谈创新之窘境

最近读了读吴晓波的《腾讯传》,姑且不论其是否客观公正,单从伟大公司的成长史来看,就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就如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虽有为自己洗白之嫌,但仍不失为一部深刻诠释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在腾讯独特的发展历程中,我所看到的是创新之不易,故蹭一本书之名,曰“创新之窘境”。说其独特,是因为腾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做起,逐渐成为垄断的巨头,却饱含着巨头的无奈,曾是全民公敌,如今又是人人都离不开,能做到这些,也颇具传奇色彩。

商业上的创新,无非两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先看技术创新。能做到技术创新,一是背靠全行业的技术发展,在摩尔定律等的作用下,行业大发展带来整体的技术进步;二是个人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依靠钻研取得新技术新发明。这些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例如电脑、手机、系统及软件的出现。但是这些技术创新存在很多壁垒和制约,专利和版权之争限制了技术创新必须是完全的创新,抄袭和复制只是画虎画皮难画骨,接触不到核心就难以借鉴,所以技术上的创新往往是很慢的,而在组织内部却是飞快。相比之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来的容易的多,一旦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跟随者就蜂拥而至,并且商业模式可没有法律保护。所以对初创业者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最安全且最容易的方式。腾讯便是这样起来的,当然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很多公司都是这么做的,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网易、百度、当当、搜狐,无不是借鉴外国的先进模式,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加以改动,抢占先机。厉害的是,中国人很聪明,模仿别人还能超过别人,外国的互联网巨头如谷歌、雅虎、Uber、eBay、MSN等都难以在国内立足。

既然大家都是模仿借鉴,并且都挺成功的,为什么只有腾讯被广为诟病,甚至成为全民公敌呢?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腾讯一开始模仿ICQ做OICQ时,是挺不容易的,后来渐渐发展了,腾讯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方向上,于是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后来我们就看到了腾讯在游戏、门户、搜索、第三方支付、团购、电子商务等几乎是互联网产业全业务的布局。要是腾讯老老实实自己创新创造也就罢了,但腾讯偏不这么干,看到什么商业模式能赚钱就去模仿,能不招人恨,能不成为全民公敌吗?就连美团刚刚出来不久也被模仿,这只是很小的一个市场,更别提其他了。所以现在创业找融资都会被问要是腾讯参与市场怎么办,让人哭笑不得。不过难能可贵的是,腾讯的模仿不是单纯的山寨,而是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细节处入手,重视用户体验,所以腾讯一直在模仿,总是能超越。然而树大招风,名大招祸,腾讯模仿的多了,自然树敌也多,可广大的吃瓜群众可不会关心你模仿后都改进了什么,他们只知道你就是“山寨”、“抄袭”,但就连乔布斯也说过:“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所以基于他人智慧之上的创新,总是有点不太光明,此窘境之一。

稍微聪明一点的模仿都知道不能只是生搬硬套,那么为什么腾讯的模仿总是很成功呢?这就不得不说腾讯的产品文化了。在腾讯有个著名的“千百十”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虽然方法挺原始,但是这一套流程下来,产品经理对用户的情况就很了解了。加上马化腾是是个“邮件狂人”,用几千封邮件跟进每一个项目,这样腾讯从上到下都对产品和用户十分重视,因此腾讯总是能发现用户隐藏的需求。就像史玉柱当年在网吧呆了几十个小时,访问了无数人,才研发出《征途》这样成功的网游。以前在工业时代,都是企业发明需求,做出了什么,用户就用什么。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就得从发明需求转为发现需求,这是思想、思维上的创新。不能说你开发了这个功能,用户就会去用;你安排这个入口,用户就会点进去看。如果企业不做出跟随时代变化和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那就很快会被竞品替代,被用户抛弃。现在很多企业都只注重技术上的创新,而忽略思维上的创新,此窘境之二。

那么企业做好了调研,了解了用户需求,就能做好产品了吗?也未必。很多时候连用户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需求是一直在变化的,这样企业就是想创新也不知道往哪里创新。但是好创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先做出最小可行产品,小步快跑,不断试错,逐渐适应市场的需求。腾讯的很多产品都是这样,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快速迭代修改,在试错中不断完善产品。反观传统的行业,立项一两年研发产品,等产品出来市场早就变天了;像乔布斯可以一秒钟变成小白,站在用户角度,在特定的情境去体验产品,思考产品问题,才能发现很多产品经理意想不到的细节问题,这样得出来的创新就是变化的、与时俱进的。这样的创新,往往一开始是毫无头绪,但是只有先开始做了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此窘境之三。

当然了,腾讯的成功还有很多因素,我今天只是在创新这点上稍作分析。即使腾讯现在已经是巨头了,也仍然保持着不断的模仿和创新,一旦企业止步不前,倾覆只在旦夕之间,诺基亚便是前车之鉴。对我们个人来说,保持思维的创新才是重中之重,唯如此,方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得以立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腾讯传》谈创新之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