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学习笔记 0.序言部分

一、
作者,从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的数学描述公式出发,

引出 整体性 机构化 中心化 果决性

异音同果性 异速生长

稳态 层次结构 同型性

等一系列概念。

想找到适用于各种系统的 模式、原则、和规律。

他把 一般系统论 在 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范畴论 上的应用作了探讨。

作者,把一般系统论看做是 逻辑和数学 性质的学科 ,

现代 科学思维正由 机械论 的范式,转变为 一般系统论 的范式。

作者认为:一般系统论,具有“科学之后”(meta science)的意义。

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将使科学走向大一统,

不像过去的“物理学之后”(meta physics)那样把一切学科还原为物理学的模型与规律,而是统一于系统论的模型和规律上。

二、
冯。贝塔朗菲:

1.可以按照 不同的 研究对象 和
反映 中心概念 的不同方面
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和展开系统概念。

2.这个领域有两种可能的入门方式,

A.一种可能的方式:径直接受某一个个何用的系统模型和定义,严密的推导出相
应理论。
B.另一种方法即本书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各种 不同学科 所出现的问题出发,说明系统观点的必要性,并且精选一些例证做或详或略的发挥。
这种做法没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而且所用的例子也可以替换。

3.系统论的含义和范围,作者是在广义上采用“一般系统论”这个术语的。

广义的说,可以指出三个主要领域,它们在内容上不可分割,而在意向上有所区别。

①、第一个领域:“系统科学”,即各门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
中的“系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理论,以及适用于所有系统(进一步抽象)
(或确定的支级系统)的原理性学说——一般系统论。

要理解一个事物,不仅要知道它的要素,而且还要知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细胞中各种酶的相互作用,许多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等等)
这就需要在我们的可观察宇宙中,探索各种系统的本来面目和特性。
原来,“系统”有共同的一般方面,对应性和同型性。
这恰恰是 “一般系统论”(沙迦(在各种系统中提炼出来的基本规律或者啥))(高维度) 的领域,在其他方面完全不同的许多“系统”(低维度)呈现出(有时是惊人的)相似性和同型性。

②、第二个领域是“系统技术”,现代的技术和社会已变得十分复杂,以至于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不再满足需要,而整体论的方法或系统的方法和 一般性 或 跨学科 性则成为必要的东西。

A.许多系统层次都需要科学的控制:生态系统(污染),正规组织(官僚机构,
教育机构或军队),社会经济系统中(国际政治关系核威慑关系)。

B、虽然还存在着
科学理解(与承认文化和历史事件的非理性大不相同)能够到什么范围的问题,

存在着
科学控制 的可行性和满意性能够到什么范围的问题。

但可以毫无疑问的说,这些都是“系统”问题,即 众多变量 的相互关系问题。

C、技术上的要求,导致新概念和新学科的出现,其中一部分有很大的独创性并采
用新的基本观念,如控制和信息理论(对策论、决策论、线路理论和排队论)

一般的特征在于,这些学科都是加以模型化、概念化、原理化的技术中特定和具体的问题。但这些抽象出来的模型、概念、原理远远超出专业的界限而且带有跨学科的性质。

③第三个领域:系统哲学,
A、由于引进“系统”这个新的科学范式而产生的思想和世界观的重新定向。
(“经典科学”是分析的、机械的、单向因果的范式)
一般系统论 也有它的“科学之后的”方面,即哲学的方面。

“系统”概念构成了——“新的自然哲学”。它是机体论的观点:“世界是一个
庞大的组织。”
(大大不同于机械世界观所说的“自然界的盲目规律”)

B、系统哲学分为三个基本部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人和世界的关系价值)

a、系统本体论——什么是“系统”,系统是怎样体现在可观察世界的各个不同层次上的。
什么东西可以定义和描述为系统?
一方面是,“真实的系统”(星系、细胞、原子、狗)
另一方面,还有“概念的系统”,如逻辑、数学、(音乐)它们基本上是符号结 构。
在就是“抽象系统”(科学),它们是“概念的系统”的亚类,即与实在相符合
的概念的系统。

b、然而,区别决不表现得那样分明。

例如:生态系统 和 社会系统 是十分“真实的” 。但是它们不是知觉的
对象和直接观察的对象,而是概念结构。

这样的对象,会被 格式塔动力学(心理学)和学习过程、语言文化
等一系列“心理”因素所翻译(带有主观性了),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我们实际上“看到”或察觉得东西。

所以,“真实的”对象(客观存在) 和 由观察与“概念的”结构体系
所给出的(经过主观信息加工过的)系统之间的区别不能用常识来描绘。

这就引出了“系统认识论”。

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是由物理主义、原子论的思想和知识的“摄影理论”所决定的。

生物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和思想模式,与物理主义和还原论背道而驰
(我觉得不是而弛呢,至少差了一个量子物理吧,而且物理是物质结构层面吧,跟社会学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把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做对比,不知道在逻辑上叫啥,)

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一个是物质构成的结构,一个是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联系我倒是想到一条,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基础,精神第二性的),作者预先假设这两者是对立的,可是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咋能对立呢?我认为没有可比性)(说白了,自然科学需要理论和实验验证,社会科学有时候可以张嘴就来啊。)

我们把“科学”(偷换概念,扩大了社会科学的外延)看做一种透视,人带着他的生物的、文化的、语言的才能,创造性地去处理他所“投入”的宇宙,确切的说,是他适应了属于进化和历史的宇宙。
(这句话从后面的描述往前推,“科学”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集合,而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

c、系统哲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或是哲学用语中叫做“价值”的那个东西。
如果 实在 是有组织整体的层次系统,人的表象就不同于把受随机 事件支配的物理粒子作为终极的和唯一的“真正” 实在 的世界。
确切的说,符号、价值、社会实体和文化的世界是很“真实的”东西。
它嵌入宇宙的层次系统中,就便于为
(科学和人性)(技术和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假设桥梁

(作者要是早点知道唯物辩证法,也许就不会说是单纯对立的了,起码也是对立统一的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学习笔记 0.序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