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心理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最先发布于公众号【芹菜有汁】,此外,还有对《三体》的另类解读、旅行探店时的小惊喜等等,欢迎关注公众号【芹菜有汁】,了解更多内容~

聊到心理学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性格、情绪、认知、精神病、催眠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回答。但要你说出一位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你最先想到的会是谁呢?

可能80%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想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毕竟他的很多理论,如俄狄浦斯情结、梦的解析理论等,以及精神分析法的创建深深的影响了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弗洛伊德极大的影响了普通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理解,但同时也成为了大众对于心理学产生众多误解的“始作俑者”。

稍作了解便会发现,当代心理学家中,认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远远小于我们的预估。比如美国主要的心理学组织之一--美国心理学会(APA)--中,认同其精神分析的会员不超过10%;而美国心理协会(APS)中,这一比例竟不超过5% (Engel, 2008)。

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在于对其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质疑。比如弗洛伊德的研究从不设置控制对照;尽管拥有一定数据(个案研究和内省),但其理论的产生没有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上;以及在建立理论后认为个案足以证明其正确与否等等(Stanovich, 2015)。

为何研究方法如此重要以至于弗洛伊德倍受同行质疑呢?

因为他触碰到了心理学的底线--科学

当代心理学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础的,用科学方法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敲重点!

想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学,不妨就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1. 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早期的心理学是属于哲学范畴的,直至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得心理学理论得以被科学验证,并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理论结构,心理学才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由此可见,科学性这一特征对于心理学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科学又是什么呢?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是否应用了系统的实证主义

简单的说,就是基于可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纯粹的思考,并且该事实是可以被实验所证实或证伪的。“可证伪性”是验证一个理论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比如“研究发现,人的生命进程和他在家的出生次序有关”,老大作为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被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寄予的期望是最高的,即老大有最强烈的“期望上旋的动力”,将这种期望转化为自身种追求成功的动力,老大的发展会是家庭中最好的。然而如果老大过得穷困潦倒,则是由于对这种“期望上旋动力”的抵抗所导致的。发现了嘛,这一“期望上旋动力”理论是无法被证伪的,即怎么解释都可以说的通。这时你可能会想到四个字,心诚则灵。只要足够诚心祈福就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如果愿望没有得以实现,那就是你的心不够诚。没错,这也是一件不可证伪的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可证伪性“。他的理论几乎能解释一切心理过程和行为,但却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这就使得其理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是否产生了公共知识

这里的公共知识并不是指人人都能获取的知识,而是人人都可以进行重复实验去检验的知识。这就要求其实验内容是可量化,可重复的,能够接受同行评审,以确保特定的发现不是由于个别调查者的错误或误差所导致的。而当一项发现能够公开供他人检验时,该发现才能被称为是公共性的,意味着它能够被其他人获取、扩展、批评、甚至应用到其他领域等。

比如我们中学时都有做过的“单摆实验”,就经受了全世界教学人员几十年的重复实验的检验。所以说,真理是经得住检验的。而曾经轰动一时的韩春雨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就是由于同行的重复实验无法重现其结果,而引起了广泛质疑。

当然,很多公共的科学知识只是暂时性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有所更新,但新理论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要在解释旧理论所能解释的事实的同时,也能对其他事实做出合理解释。

3)在验证的是否为当代可解决的问题

科学针对的是具体的、可解决的问题,即在当下所掌握的经验技术条件下,可以得到验证的理论或者能得到答案的问题。比如“睡前5min冥想能否提高睡眠质量”就是一个科学的,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问题。但类似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不是一个可实证的问题,因此不属于科学领域,也就不属于当代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而“超感知”“超能力”之类的现象,尽管心理学家曾呕心沥血地进行观察和研究,但历经整个20世纪的研究之后,仍然无法在控制实验条件下重复验证任何超感知现象,而正式的心理学刊物上所发表的成果,也都无法证实超感知的存在 (Stanovich, 2015),这就使得当代心理学家对这一话题逐渐失去了兴趣。

2. 以数据作为基础

这里的数据指的是观察的结果。或许是不同文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人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或许是心理活动、感官体验、行为现象等等。

而在真正的实验数据采集中,很多情况下,为了避免其他条件的干扰,实验所收集的数据是经过严格条件控制下的,在完全非自然的环境中产生的。比如众所周知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狗的真实遭遇其实是这样的:

Ref: startuplive2.wordpress.com  

首先,为了确保实验不受外部噪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巴普洛夫专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并将狗用套具固定在一定区间。狗狗的唾液经过导流管引入用于测量的容器中,从而判断其对食物的反应程度,而不是像大众所描述的“观察到流口水”,为了使得唾液得以采集,狗狗的唇部需要做手术开个小口用以连接采集装置。而刺激装置也不是什么随便的手摇铃铛,而是蜂鸣器、节拍器等可量化的仪器。

所以说,心理学理论的产生基于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控制对照,将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配,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找到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乃至因果关系的同时,要避免虚假相关的干扰。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还需要更正理论,重新假设,反复实验...这时又得“批评”一下我们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了,尽管他的假设是基于大量个案研究和内省,但并没有设置控制对照,也就无法对其理论的实用性进行评估。

3. 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行为是获得普遍认同的心理学研究目的。我们进行多项观察、实验、进行假设、建立理论的主要目的,除了解释行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对其研究,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行为,从而对心理活动及行为的产生进行预测乃至控制,从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尽管能够解释人的几乎一切行为,但却无法进行预测,这就使得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毫无用处”。

这里提到的对行为的研究其实包含了三个层面:神经生理层面行为和心理过程层面,以及社会文化层面,这几个分析视角是相互补充的。比如我为什么会在公众演讲时感到紧张?或许在认知上无法处理到面对如此多人的应该做出的反应,而一系列神经、激素等生理上的变化导致了我紧张情绪的产生,又由于社会文化要求一个演讲者言行得体,又使得我多了一份压力,变得更加不安。

总而言之,心理学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下面附上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供你梳理思路~

说了这么多弗洛伊德的坏话,也并不能磨灭他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尽管其研究方法被人诟病,但其基于强大的自我分析和坦诚的内省所构建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绝对空前的壮举,该有多么疯狂的想象力和强大表达能力才能构建出这样一个新奇的理论啊。而其精神分析理论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完善后,现代的心理动力学派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则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最后让我们再来唠一唠学习心理学需要配置的装备吧,也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批判性思维和概率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这已经成为了众多高校培养学生的重点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检验假设、区分观点、评价证据以及鉴定结论等过程(Myers, 2013)。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不断的提出问题,比如理论的来源是什么?这个结论是出于本能直觉还是科学证据?数据能说明因果关系嘛?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拥有批判性思维习惯,才能对我们的常识、直觉等进行质疑和挑战,从而应用科学的方法,去伪存真,不断成长。

概率性思维则是心理学研究者不同于自然科学家的一种思考方式。心理学从业者更愿意相信人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也就是说,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其他随机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实人类的很多学科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天体物理、经济学、生物进化等,都不可能准确的预测每个研究对象的具体活动,但却能对对象整体的活动规律进行很好的描述和预测。只是心理学家更愿意承认并强调自己的概率性而已。所以,当以后发现隔壁老王的情况与心理学研究的结论不符时,不要因此就断然否定结论的真实性哦。

最后,让我们高举“批判性思维”和“概率性思维”两大法宝,在心理学的奇妙世界里任意穿梭吧~

左手批判性思维,右手概率性思维,获得心理学加持的我简直太帅了


Reference:

Engel, J. (2008). American Therapy. New York: Gotham Books.

Myers, D. G. (2013). Psychology (《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九版

Stanovich, Keith. E. (2015).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这才是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谈论「心理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