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叩响“分享”之门—— 语言模板(夸、评、补、问、建、拓、总、转、聚)
主持人:明佳丽
参与者:吴晓妮、刘沛方、高丹、南亚琼、王霞、张亮、宋会佩、王莲珍(语文)
申亚娟、冯淑娜、董瑞云、朱美娟、邓华、赵敏、刘秀丽、任丽萍(数学)
宁甲婷、南艳琴、苏肖茹、李素芳、解梦君、王婧(英语)
胡娟妮、高月好、王蒙、贾晓琳、李亚障、令狐博慧、樊婵娟(艺术)
本次研修内容围绕“分享”这个大的主题,通过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引发讨论与交流!
一、解读分享九字语言模板
基于第六期课题教育中预留的课题组成员对“夸、评、补、问、建、拓、总、转、聚”九个分享关键字的解读期待,我们开启了此次课题组的研讨交流活动。
前因介绍:
因为这九个字的分享语言模板,大家最初认为是来自任景业教授的“学思书系”丛书中的内容,结果书拿回来后,发现其中并没有对其详细的解读,甚至连提都是一笔带过省略式的。没办法,主持人只能依据自己个人的理解,来对其进行解读。同时,为了给大家关于三本书有个基本交代,更为了明晰九字背后的思维背景,所以我就多赘述了几句,对“分享式教学”整体做了一个说明。
后果反思: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铺垫式的说明反而给大家造成了困扰,突然一个新的课堂形式的出现,没有渗透,没有整体说明,最初本源、铺垫、生长的想法并没有呈现出它应有的效果,反而导致多数成员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说实话真的很有挫败感。如果重新设计此次课题研讨的内容,我会将前面铺垫的内容去掉,直接切入九字主题,作为一名组织者的身份,引发大家探讨。而不是作为一名解读的身份。所以主持人一定要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
在进行九字解读和分享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期待能生发出新的解读思路。
语文组:关于“转”字,除了“我有新想法”这种解读外,也可以有“我有不同的想法”这种更能激发学生审辩能力提升的表达角度。
数学组:学生对其他的字理解都挺好,唯有“转”“聚”存在异议,我们觉得可能“转”除了有新思路,新想法的解读外,应该还有“转述”的意思。我们平时在课堂中,有些同学没有明确任务时,其余明白任务的同学就可以做“转述”。
学科组:日常课堂中可能最常用的就是“我夸夸他”“我来补充”“我有不同意见”“我有疑问”这几类语言模板,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着运用更多的角度进行课堂互动。
英语组:我们也是比较赞同主持人对九字的解读,也没有更加新奇的解读思路,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九字模板更有效地在常态课堂中加以运用。
主持人总结:
通过刚才的分享,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可能后面的内容出示的过早,限制了大家的思维,不过即便如此,还是生发出了新的思考,大家真的很棒!正如学科组和英语组所言,运用可能是我们大家最关注的问题。那么下面就以上次预留的两个问题来展开小组探究学习,期待在大家进行成果分享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运用上九字语言模板哦!我们先提前模拟一下九字落地的课堂状态。
二、两个核心问题的探讨活动
围绕上次教研中预留的 “小组内合作的形式”“小组外分享的形式”两个核心问题,以学科小组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次活动。
期待在此次小组学习探究的分享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九字语言模板,从教师自身开始实践,然后才能更好地在学生的交流分享实践中落地。
数学组:核心关键词“主人翁”,无论是小组内合作还是小组外分享,都要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每一个学习分享的环节中都是一名参与者,是一名见证者,是一名吸纳者,是一名成长者。教师通过明确责任分工,通过相机调整责任范围,让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如活水一般,流动起来,运转起来,这样的小组学习才是高效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英语组:小组面向全体分享的时候,分享人可以由其他组的成员根据天气情况、衣服颜色、星期几等多种方式进行随机抽查,以此促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来。
学科组:小组成员间要注重责任分工,由谁来转述学习任务,由谁来进行总结发言,都要责任到人,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都能找到参与感。
语文组:首先培养小组长,通过班级中的各种学习活动,不断去发现和培养具有组织能力的人才,然后有序自发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研讨学习。并建立一定的规则,确保待优生的参与度要高。
主持人总结:
根据大家交流分享的建议,我做以下梳理:
小组内合作的形式:
1. 教师参与,给小组成员编号。有意识将组长作为1号,待优生作为2号,其余两名不相上下的中等生为3号、4号,并制定每次探究讨论时,1号发言,组织小组活动,并有引领作用,2号紧跟其后发言,确保其参与活动,并有言可发;3号4号再做发言,期待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2.明确各小组责任分工。谁是学习任务的转述者?谁是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谁是参与讨论次数的记录者?谁是技术员?谁是发言人?谁是分析师?……
3.小组内自发组织,每位成员都是参与者,都是主人翁。这种方式大概需要更多的练习和配合才能达到自发的默契。
小组面对全体成员分享的形式:
1.个体代表分享研讨成果。这种形式下,代表发言的人选可以通过小组推选、随机抽查、成员轮流或者抽签等多种方式产生。
2.小组集体共同参与分享过程。这种形式下,小组可以通过任务分工的方式汇报,可以通过主要发言人+补充辅助人的方式汇报,可以通过内容丰富的展演方式汇报等。
三、关于小组面向全体分享的案例
独学活动:请大家认真阅读案例,然后结合上面小组讨论的成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南彦琴:在小组建设探索中,小组分工不可忽略,“合而不作”“作而不合”会严重阻碍小组互助学习,所以组内参与者角色定位一定要精准-合适、适合。其次,组内所有成员必须做到全员出动,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核心者,一定要做到人人有话说。
苏肖茹:让学生真正走进,进入,将课堂情境还给学生,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思维的对象。课堂上出现分歧是好现象,而老师做的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让他们自己发现,学会解决,学会询问。组内成员间要会合作,敢质疑,勇发言,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
解梦君:在分享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中央,让学生能够静下来,激发思维碰撞,这就是一种课堂向前的推动,是我们向往的课堂。本案例中,无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都能面向全体,不是单向互动,让思维可视化。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是安全的,是自信的!
王婧:通过观看案例,让子弹飞这不仅会让教师教的轻松,还会让学生的思维转动的很快,并很快乐!如果,学生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我感觉我们还是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再进行思考。
李素芳: 一、学生角度: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确保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二、老师角度:做好课堂的“隐形人”,静静倾听、静静观察。发现学生未能发现的错误,要学会等待,给予学生发现问题的时间,并非直接指正错误。
宁甲婷:小组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人人都是参与者。老师从头到尾都是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答案抛给他们,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正做到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任丽萍:这个案例看完后,让我联想到了今天共读的苏格拉底的“产婆式倾听”,他通过大量的问题、分享、交流、追问,反复进行诘难与思辩,并在此对话与倾听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逐渐加以引导启发,澄清先前模糊的概念及观点,最终得出正确合理结论。
高月好:“教育更应该唤起学生的平等意识、共生意识和对话意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平等、和谐地与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处。”在上面案例中,小组合作成员是平等的,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刘沛方:课堂对话中,老师发言仅两次,一是抛问题,生遇到问题后师并不急于解决,而是继续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解决;一是转述,把学生的语言重复了一遍。学生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小组分工明确,各有职责,对于小组的分享,其他同学交流的角度就比较多了,有补充、有疑问、有解答、有总结、有建议……这样的课堂就是自主的课堂,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倾听与表达的课堂。
高丹: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学生小组汇报时各负其责,训练有素。我们的小组合作也应该有意识地明确组员职责,比如一号负责组织,二号三号负责汇报,四号负责板书(或总结)。组组交流时第一规则是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前提下进行补充,质疑,答疑,总结或建议。如果组组交流时不能从这几方面发言,那么就取消该组的分享资格。长此以往,或许学生慢慢就能训练出来。
王霞:小组合作从优生抓起,锻炼优生的组织能力,让优生可以对老师提出的课堂任务进行分工,根据每位组员的特点进行发言,优生是组织者,他的作用只是补充或总结。小组合作需要在课堂中常期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南亚琼:案例中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每个人各司其职、都主动参与。可以看出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很强,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宋会佩:案例中呈现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工明确,这样的分工,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体现“主人翁”意识,老师的适实引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
张亮:案例中小组长很棒,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个组员都能主动参与。老师抓住课堂上学生的疑难点起到引导作用。我们一年级计划从小组长选拔开始,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朱美娟:这样的课堂对倾听能力的要求特别高,案例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倾听每一位发言人的表达,我们的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用语言模板表达外,先创设安静的课堂的氛围,进入情境后,在交流中渐入佳境。
冯淑娜:抽丝剥茧般的分享,从知识的壳到知识的心,这样的分享方式说明小组合作有深度,这正是小组合作的价值所在,要让小组合作的深度到此程度,首先上课要给予小组合作更多的探讨时间,其次老师要管住自己的嘴,给时间,给信心,老师再有意去培养,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也可以这样的有看头。
董瑞云:看完案例后,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能享受到他们这样的上课状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想法,人人敢说敢问,直言不讳……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吴晓妮:这是小组所有成员面向大家分享的一个案例。
思考一:在分享之前这个小组成员做了什么?
个人见解:①每个人都对老师抛出的任务进行了思考-②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思考,或观点,或疑惑,分享给同伴-③观点讨论直至认同,疑惑讨论直至解决-④一起将信息汇总、梳理-⑤指明具体发言者。(为什么有这个角度的思考?因为往往最珍贵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恰恰也是我们要沉浸的,只有沉浸,才能有训练孩子的具体支架,现在,课题组的每个人,乃至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都知道小组合作这个词,且认同小组合作很重要,然后呢?因为突破不了,所以放之任之,结果自然可知,所以,知道和做着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就如早上的研修课,就自己的观课情况,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小组内合作,“说什么”孩子们明白,可怎么说?谁先说?依旧没有突破,这是我们每个课题研修人的责任,故,思考,在课堂上实践,反思,改进,课课如此,节节如此,相信时间,更相信大家!)
思考二:寻找每个发言者的思维方式。
s1:管理型思维。假以时日,领导型人才。
s2s3:这个分享内容应该是本节课的关键,两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达,s2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s3从目的地到达出发地,一来回,说明已内化。若从培养学生的“闭环思维”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让一名学生来说,如此,能还原分数变换的完整性。
s4:从板书来看,这名同学属于知识的搬运工,还未达到融会贯通;但从之后的修改来看,他通了。从他身上,能想到教室里的一个个类似的个体,这些个体需要助推,比如,这节课的目标是5,这名同学在未修改板书前达到了4,就是后面几位同学的交流助推他达到了5。那么,助推是如何产生的呢?来源于s1的这句话“这就是我们组的想法,大家有什么想和我们交流的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吗?”这句话就像一根纽带,链接起了这组和其余学生的思维,从而将大家的思考推向深水区。
s5:“评+总”思维。
s6 :“补”思维。
s7:“问”思维。
s8:闭环思维。回答了s7的疑问,又回到了板书。他应是在脑海里搭建分数意义的知识框架,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才有了如此之说。
思维也是可以训练的,案例中这些分享者呈现出的不同思考角度正是节节课、科科课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故,将“夸、评、补、问、拓、建、总、聚、转”9个思考角度内化,转化成学生们熟悉的语言支架,落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此,课堂上类似的风景才会越来越多!
虽然大家的感受各不相同,但都指向课堂,指向期待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尤其是吴晓妮同学的感受,更应该引发大家的深入思考!相信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断探究、实践,终会建立符合我们师生实际,切实可行的组建小组学习的可复制方式,以此促进课堂上深度学习的发生,达成老师们心中那种生生自学、互学的美好愿景。
最后,让我们期待下一期董瑞云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