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张扬导演拍摄的藏族人朝圣的电影《冈仁波齐》,内心有一种深深的宁静。发觉相比那些情节波澜起伏的剧情片,自己更喜欢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表面上看上去进程缓慢甚至显得有点沉闷乏味的片子。
其实,我们毎个人都走在朝圣的路上,只是每个人朝的这个“圣”的含义不同罢了,金钱,权力、爱情、理想、宗教,爱等等,毎个人都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冈仁波齐……
在藏传佛教中,马年是释迦牟民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这一年里,诸神都会聚在冈仁波齐。平常年份,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而在马年转山一圈可增十二倍的功德。十一个藏民用一年时间,从芒康出发,磕两千五百公里的头,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影片一直在重复磕长头这个动作,藏民穿着羊皮围裙,将手中的木板置于头顶、胸前、腰下拍打,再置于地上进行滑行。叩首、起身,继续,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的动作如行云流水,熟练而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迟疑,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他们依然坚持用身体去丈量土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想,如果没有类似体验,仅凭头脑去臆断藏民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愚昧”,这是偏见。当然,我也不想鼓吹信仰是拯救现实世界的一剂良药,因为朝圣一路走来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确实会让很多人质疑,转山给藏民带来了幸福了吗?
是呀,苦难与心安哪个更现实,什么才是幸福?在这场用身体丈量的朝圣之旅中,我们到底看见什么……
01 朝圣之旅其实就是浓缩的人生百态和人生常态的真实写照。
这场朝圣之旅,导演用了近乎纪录片的叙述手方,客观而冷静,与我心目中那圣洁得几乎一尘不染的理想朝圣之旅非常不一样,但我认为这也许还原最常态,最真实的生活吧。有丰富的生活细节,有人间的烟火气,不装神弄鬼,非常接地气。
影片中导演用了许多中景和远景,总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部分地化解了许多人心目中对“朝圣”的猎奇,对西藏的神秘感,让我们意识到这场朝圣其实是生活的常态。正如导演张扬在电影花絮中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若干年后,人们仍可以从这部电影里,看到有一个民族还这样生活过。神山圣湖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这支十一人的朝圣队伍,有终生未走出大山,寄希望于来世的七十二岁的杨培老人。
有心怀忐忑的屠夫
有孕育新生命、生下孩子的母亲
有天真的9岁小女孩
导演张扬在开拍时说:“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类似于掌舵者身份的一个人,他会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
表面看是朝圣,其实又何尝不是浓缩的真实人生,这一支小小的朝圣队伍经历的人生所有的事情:受伤、新生命的诞生、死亡、遭遇车祸,每天不厌其烦地扎帐篷,不厌其烦地匍匐在地上磕长头,每天晩上例行的念经与聊天……日复一日,毎天都是这样,和我们的人生除了地点、场景、人物有差异,其实是大同小异。
02 朝圣之旅如何面对苦难?
如果将影片的朝圣之旅变成人生常态,好像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导演将“生活常态”搬上舞台,有人说亵渎了朝圣,不够圣洁。那么这场朝圣与我们普通人的“朝圣”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我的理解,恐怕区别就在“用身体丈量”背后的深深觉知,磕长头带来了有觉知的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待苦难的超越态度;没有觉知的生活就是用固有的模式下意识对待生活,被现实紧紧控制,不断与自我分裂。
我想起了余华的《活着》,他说“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影片中,藏民无论是对待生死,还是生活中的种种磨难都是坦然接受。通过磕长头、念经、转经筒等各种方式或许他们解决了自我和现实的紧张关系,用这个途径,去觉知、包容人生的美好、丑恶,还有苦难,虽然过程艰难。
我又想起,余华提到福克纳,说他找到一条温和的途途,他描写中间状态的事物。我也想到了福克纳的作品《我弥留之际》,借农妇弥留之际,要求丈夫将她的尸体运回娘家,用一趟返乡之旅寓意整个人类苦难重重的生活。小说最后一句话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结尾之一“他们在苦熬”。
如何面对人类无法逃脱的苦难,这的确是个问题。
03 朝圣之旅是用身体“丈量土地”的修心之旅。
朝圣者也是人,人有人的劣根性,比如经常犯懒。在影片中,屠夫正磕着头,感觉倦了,干脆就睡在路上,不愿起来。直到后面的小女孩说“加油”,他才爬起来。
到了晚上,老人会批评大家走的步子太多,头磕得不够深。大家对杨培老人的话心领神会。我一直在思考头磕得不够深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动作太快了,灵魂跟不上,灵魂与动作不合一,当然无法真正深入更深的“静”与“定”……
他们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拉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搭帐篷用的东西。快到拉萨的时候,他们的拖拉机被一辆面包车撞了,整个车头断了。当对方说车上有一位呼吸困难的病人,因为着急赶路,所以撞上了。他们没有任何争执,让对方走了,丢掉车头,由男人拉着车厢继续前进。
到快到拉萨时,有个人一直趴在地上不动,他一直在耐心地等待几只蚂蚁爬过去,他才拍打板子,继续……
无论下雨下雪,他们都不停止磕长头……
在这不断重复的叩首与匍行中,确实无法获得今世肉身上的物质幸福。生死病死一直在途中如影随行,前行不是为了抵达,而是扎根于对自我生命的不断完善,获得真正的内在安宁、喜悦,那才是终极幸福……
04 朝圣之旅就是放下期待,活在当下的看见之旅。
影片的最后冈仁波齐出现,遍布经幡与茫然白雪。坦率的说,我一直在期待一个“奇迹”的发生,我以为至少应该有一场盛大的仪式在等待着他们,可看到冈仁波齐似乎如此平凡时,我突然领悟,朝圣的最大的意义不就是放下期待,接纳生活所有的一切,安然幸福地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