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爱弥尔》让·雅克·卢梭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 现代教育
  • 前言 Preface
  • 第一章 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 第二章 开发儿童的基本能力
  • 第三章 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 第四章 性教育与情感培养
  • 第五章 女孩的教育

现代教育

【我的书评】
卢梭果真是个疯子,疯到可以不管不顾的做自己,说想说的话,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珍贵的品质。他理想化、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问题吗?任何一个杰出人物都有时代局限性,他是个抛出观点和主张的人,对错优劣留给世人评说。

【我的书评】
卢梭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何其遥远,可拿他主要教育理论和现在的做比较就会发现,教育的精髓是万变不离其宗。

孩子哭了,不能靠吼来吓唬,也不能靠溺爱来哄,前者会使孩子变懦弱,后者会使孩子变骄纵。

能因地制宜的选用材料最好了,现在很多家庭为了一个孩子,买了大量的玩具和书籍,然而,幼儿的发展是十分快速的,很多东西发挥的作用很小。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真想找到那种可以长期使用,使用各个年龄段,还便宜实惠,制作简单的教具。对,其实孩子很简单,他们并不知道玩具的实际价值,来自自然的“玩具”和那些昂贵的玩具在他们眼里是一样的好玩,当然,这是在学会和别人攀比之前。

过去很多玩具在于外形的吸引人,颜色的炫目以求有孩子喜爱,如今,玩具其实除这些外,许多对双手协调,脑力开发,有很大作用的被大家喜欢。

不仅仅是说话,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急躁的想法。比如幼儿园的“小学化”,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说到底,是社会竞争带来的家长的焦虑,害怕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这种焦虑最大的伤害,是让孩子把知识功利化,从而丧失终身学习的动力。

一开始哭泣是因为无法表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哭泣往往伴随真实的眼泪。逐渐长大后,这种哭泣会“进化”:孩子并不会第一时间就涕泪满脸,他们会先假哭干嚎,当一段时间后需求依然没有被满足,才会眼泪汪汪。

长大后还是这样,只有当我们忍受不了了委屈或痛苦我们才会哭泣,那样歇斯底里。

每当孩子摔跤、头上撞个大包、鼻子出血、手指划伤时,你不要着急忙慌地去他身边,先安静地站在边上,过一小会儿再过去。伤痛已经发生,他就必须学会忍受。我们急切的样子,反而会让他更加惶恐,从而加剧了他对疼痛的感觉。确实是这样的。

【我的书评】
不得不佩服卢梭的观察细致入微,对“育儿心得”细节的描写,就如同替我们这些亲手辛苦哺育孩子的妈妈们,把那些深植记忆中的体会丝丝缕缕地整理出来,赋予科学而实际的道理,深刻而理性的思考。

体验生活从身边日常小事做起。我们常常忽视了眼前小事的意义,不去在意它给未来人生带来的价值,总想着发生了某种大事才要认真对待。可是世上哪有那么多你认为的大事呢。

现代很多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想法施加于孩子,觉得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他们正一步一步地成为家长的附庸。

如今的父母真不容易。既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学知识技能,在起跑线上尽量靠前,又要让他们身心愉悦,保护孩子天性…

我们这一生兜兜转转,总是要寻找平衡,如果从小就灌输给孩子自己的行为要与自己的能力想平衡,你的心灵便会得到一份平静。长大后的孩子也将是这样的寻找平衡,有很大可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寻找平衡。正值年轻力壮的时候,你能知道你的能力在哪一个水平线吗?试问你又如何去寻找平衡,难道是碌碌无为,与世无争? 青春意味着激情澎湃,潜藏着无数的可能。你不去扩大你的欲望,你又怎知“不自量力”? 人的一生只有不断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有可能到中老年是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尝试了才会恍然大悟。

【我的书评】
很有道理,从能力与欲求的相辅相成、相互刺激中来辩证分析欲求的作用。在《浮士德》中,梅菲斯特是恶的化身,但他起到了促进浮士德欲望与成就的作用。恶与欲望其实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但也应当把握它的度并将它保持在人类可控范围之内。如今的年轻人即如此,消费欲望太大,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造成痛苦。张爱玲壹句话“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要么我们就强迫他屈服于我们的奇怪想法——没有中庸之道,不是他战胜我们,就是我们战胜他。因此,他最开始接触的行为,就是权威和压迫。在不会说话前,他就开始支配别人了;在不会走路前,他就听别人的摆布了;有的时候,大人惩罚他,可他认识不到自己犯下的错,准确地说,他还没有犯错的能力。就这样,在他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把这些错误的行为灌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到了后来却推说那是天性。花了很大力气却把孩子教坏了,还抱怨他怎么变成那样。

一个孩子要这样跟大人生活六七年,然后就变成和大人一样任性乖张的牺牲品。我们用各种方式“教育”他,在他脑子里植入一些他听不懂的话或者无益他成长的事,用我们的诸多情绪扼杀他的天性,之后就把这样一个虚伪的人交给老师,继续发展他已经养成的人为的病态。老师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他,就是没教给他认识自我,没教给他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教给他如何生活以及追求自己的幸福。当这个集暴君和奴隶于一身的孩子,这个学识渊博但缺乏理性、身心脆弱的孩子走上社会,暴露出自己愚蠢、傲慢等种种陋习后,会在遭到挫折后感到悲恸。这个孩子是我们根据自己奇怪的想法养大的,我们肯定做错了,因为自然生长的人不会是这样的。

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如白纸一般可爱……慢慢地,他们被我们贴上了标签:漂亮的、聪明的、愚笨的、不听话的……是我们塑造了孩子、改变了孩子……还在最终会问:你怎么会变这样?

一个好的老师就如同给孩子的天性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可以飞得更高;一个一般的的老师只会抹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成为应试制度下的牺牲品。没有笨的孩子,只有不合适的教育。


前言 Preface

卢梭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自学成才。他先后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这期间,卢梭通过接触身边各色人等,一面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一面利用各种机会读书。

狄德罗邀请卢梭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起先,卢梭专攻音乐,后来在狄德罗的影响下,卢梭开始接触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工作,并对他日后的思想观点和著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那以后不久,卢梭与狄德罗的关系开始紧张,并最终分道扬镳。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公民的教育,只有先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由而独立的人,才能进行社会和公民的教育。所谓自然的教育就是智育、德育、体育和情感教育等一切教育都要遵循人类的本性,使人的身心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

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说明儿童每个时期的成长规律和该时期的教育重点,卢梭虚拟出一个男孩的形象——爱弥儿,并强调男孩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他的父母,尤其是父亲,而女孩最好的教育者是母亲。他认为,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应该是不同的,要分别培养,但都应该遵循孩子自然的成长规律。

儿童的精力有限,身心的发育还不完整,所以在一个年龄段只能进行一个方面的教育。例如,婴儿期主要是身体养护,儿童期则是感官发展,少年期才开始知识教育和理性的培养,最后青年期才开始品德教育与公民教育。


原序(节选)

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都趋向于毁坏,而不是建设。人们常常居高临下地提出问题,却用另一种态度提出建议。

对于儿童,我们完全不了解;要是他们形成错误的想法,就会误入歧途。睿智之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研究成年人之所知,而不考虑儿童之所学,他们对待儿童就像成人一样,毫不考虑他们还没有成年。


第一章 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偏见、威严、索求、经验和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抹杀他的本性,不会再增添任何东西。孩子的本性就如一棵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小树,被路人来回冲撞,扭扭折折,很快就会奄奄一息。

要取得成就,要变成独立自主、持之以恒的人,就一定要言而有信,坚持自己的想法,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下去,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下去。

应该教会他长大后如何保护自己,教会他怎样承受挫折,教会他不要把繁华和贫穷看在眼里,教会他在冰岛天寒地冻的雪地里,或者在马耳他烈日炎炎的岩石上,都能生活下去。

他们从小就在跟疾病和各种危险做斗争。通过这些关卡,孩子获得了力量。当他们可以掌握命运时,生命的本质就更加厚重。为什么要违背自然的法则呢?你想改变它,结果却把孩子毁了,阻碍了自然给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带来的功效。

让他们将来禁得起打击,就要训练他们,磨炼他们的体格,让他们能够忍受残酷的季节、天气和风暴,能够耐住疲惫和饥渴。

因为孩子的性情柔软可塑,他们可以忍受我们大人不能承受的变化,无须花费气力就能变成我们给他们塑造的样子;反观大人,性格都比较固执,只有用粗暴的方式才能做出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愈发宝贵。因为除了他自己的价值,还有别人为了抚养他而花去的精力;除了失去他的生命,还有我们因他死亡产生的悲伤。

刚出生时,婴儿都会啼哭。孩子的整个婴儿时期就是在苦恼中度过的:有的时候,大人为了安抚他,会轻轻摇一摇,夸奖几句;有的时候,大人为了让他安静,会吓唬他、打他;再或者,孩子喜欢怎么样我们就随他;抑或我们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摆布他。

如此残酷的束缚,怎么能不影响孩子的品格和脾气呢?他们最初的感觉就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他们觉察到每次想自由活动时都会受到阻挠,他们比那些戴着手铐脚镣的人还悲惨。他们白白地挣扎着,他们气愤,号啕大哭。

你们给他们最初的礼物便是枷锁,他们得到的最初的礼遇就是苦刑。除了声音外,什么都不自由,他们怎么会不用声音来表达他们所受的苦难呢?他们痛诉你们带来的痛苦;如果你们也被这样束缚着,没准哭得比他们更厉害。

母亲的责任无可置疑,但是她们忽视了这种责任,反而狡辩说,孩子吮吸谁的乳汁都一样。倒不如吃身体健康的保姆的乳汁,别吃自己娇滴滴的母亲的乳汁。

她将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像爱她一样爱另外一个女人,或者比爱她还多一些。她将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那种恭敬只是出于礼仪,对乳母的恭敬则出于一种感情。因为在乳母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操心劳神,难道她不应该接受一个孩子的依恋之情吗?

当保姆过来探望孩子时,她们就表现得极其冷漠,甚至拒绝保姆的探视。等过了几年,孩子见不到保姆,自然就不记得了。她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代替保姆,以为如此冷酷地对待保姆,就可以补偿自己的过错,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天性已被改变,她们怎么也不能把他们变成孝顺的孩子,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忘恩负义。她们教孩子瞧不起用乳汁哺育他们的保姆,日后孩子也会瞧不起自己的亲生母亲。

她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偶像,不想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柔弱,却把孩子培养得愈发柔弱。不希望孩子遭遇任何危害,想方设法让他远离各种痛苦,却没想到孩子少了一时之苦,避免不了将来的诸多灾害和积累的危险。这种小心翼翼的做法异常残酷,它让孩子从小适应了温床,长大后禁不住诸多的磨难。

对人类,他有传宗接代的责任;对社会,他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对国家,他有培育公民的责任。

他会怎么做呢?无非就是用钱雇别人来替他承担责任。爱财如命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再给孩子找个父亲吗?不要这么无知了,你雇来的那个人,连老师都称不上,也就是个奴隶。他过几年就会把你的孩子也培养成奴隶。

孩子把父母当成孩提时的灾祸,父母把孩子当成累赘,暗暗希望早日卸下负担。他们心里都盼望着分开的时刻,因为他们对彼此从来都没有恋恋不舍的真心实意,因此,一边是漫不经心,一边是桀骜不驯。

这个人的时间本应该用来增加生命的厚度,而他却浪费在照顾一个没有作为的生命上。总有一天,孩子的母亲会悲痛欲绝地责怪他没有教育好孩子,事实上他已经为她的孩子拖延了很长时间的性命。

身体必须充满旺盛的精力,才能听从思想的指挥。我明白,放纵可以刺激欲望,但慢慢地它就戕害了身体;而绝食和少食,也可能因为相反的原因产生同样的后果。身体越娇弱,欲望越强烈;身体越结实,越能服从思想的指挥。一切感官的欲望都存在于孱弱的身体之中;它不但满足不了那些欲望,反而激发了那些欲望。

假如她既好吃懒做又形骸放浪,很快她的乳汁就会被破坏;假如她粗枝大叶,或者脾气火暴,那个还没有能力自保、又不会哭诉的可怜孩子,在她的照顾下,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无论何种事,邪恶的人都不能胜任。

人类繁衍的理由,可不是为了挤在一起虚度人生,而是要踏遍他所耕种的土地。人类聚集得越密,就会越腐化。过多的聚集只会让身体残疾,让心灵残缺。在所有动物中,人类是最不适宜群居的生物。

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能力,只是出生时懵懵懂懂,稀里糊涂。每一个人能进步多少,取决于他的天赋、兴趣、需求、才能、激情和他能抓住的机会。

人的灵魂低贱到无法激起这样的思想,有的时候竟然不敢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已经远远超过界限了!我还能攀上更高的山峰!“

孩子不要形成任何惯性:不要用固定的一只胳膊抱他们;不要让他们惯于伸某只手,或者只用某只手;不要固定某个时间让他们吃饭、睡觉和活动;不要不留给他们独自发呆的时间。让他们尽可能早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和自由,让他们养成顺其自然的习惯,让他们能自己约束自己,只要他们想做什么,就应该随他们去。

他们的脸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你可以从中看到微笑、欲望和恐惧,如闪电般出现,又如闪电般消失。这让你恍惚地觉得,你看到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人。他们面部的肌肉比大人还灵活。不过,他们的眼睛非常迟钝,没什么表情。在年纪尚小且有需要时,他们就这样表达:感觉表达在脸上,感情则表达在眼神里。

孩子哭泣时,他觉得很不舒服,不能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此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他到底需要什么,找出他的需求点并满足他。

我们就去哄他,企图让他安静一些,或者摇一摇他,或者唱首儿歌让他入睡。他继续哭的话,我们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吓唬。在那些讨厌的不断哭泣的孩子中,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就见过一个因为哭泣而被保姆打的。被打后,那个孩子立马就停止了哭泣,我觉得他是被吓住了。我心里想,他将来可能是一个软弱的人,只要一严厉对他,他就屈服了。可是我想错了,这个挨了打的孩子,满腔怒火,连呼吸也停止了。我看见他的脸都变青了。不一会儿,他就又哭了,而且比刚才声音还大。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一感到愤怒、委屈和失望,就会用高亢的哭声来表达。必须小心地对待孩子这种容易激动和愤怒的性格。

如果你不加以提防,哭就会变成一种命令。因为他们本身的娇弱,他们最开始想依赖别人,然后才是控制和命令别人。必须尽早养成他不对人发号施令的习惯,因为别人不是他的奴仆。

如果他们把周围的人看成工具,他们就会凡事依赖身边的人,利用这些人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弥补自己的缺点。就因为这样,他们才变得讨人厌、飞扬跋扈、傲慢自大、捣蛋和不服管教。

命令他人的欲望并没有因为力量的增强而消失。控制他人的心理会激发和助长一个人扭曲的自尊心,再加上过去的不良习惯加剧了这种自尊心,绝对不能理会他们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无缘无故的欲望。

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不让他们养成命令别人的习惯,多让他们动手,少越俎代庖,才是这些原则的灵魂所在。

假如你不能解除他的痛苦,就应该使他冷静下来,千万别想方设法让他停止哭泣。你的溺爱不能医好他的肚子疼,反而让他明白怎么得到你的宠爱。如果他知道你可以任他摆布,他就变成你的主人,这下就糟糕了。

发展到最后,他要得越来越多,你根本无力支付。这个时候,他哭一阵子达不到目的,就会使劲哭闹,直到筋疲力尽,哭死过去。孩子哭个没完没了的原因,不是受到了限制,也不是生病或者缺了什么东西,而是出于习惯或固执的脾气。

不知道要对孩子的哭哭啼啼有些耐心,结果就延长了他啼哭的时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任凭他哭闹,你不理睬。当然,还有一个办法,能够让他因胡闹或固执而哭泣时停止,即用一个漂亮、吸引人的东西让他分心,让他忘了哭。

我反对保姆没完没了地对他们讲废话,这会让他们头晕耳鸣,因为孩子只听得懂音调。我们应该少说几个简单的词,发音清晰。他们慢慢长大,就会自行纠正过来。用正确的语法和用词跟孩子讲话,他们就会觉得跟你说话非常开心。要相信,他们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使用成人的语言,所以完全不用费心纠正。操之过急会达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孩子可能说话更晚,说得更糟。

但假如由于你的存在使他们在说话时感到慌张、羞怯和嘶哑,你还一直批评他们的声调,指责他们的用词,因这样而出现的毛病是根本无法改正的。这种焦躁不已的做法,会使孩子说话没有次序。我们不要那么着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会说得非常完美的。

我希望人们让他养成看新事物的习惯,多看看丑陋和讨厌的动物,多看看千奇百怪的事物,先让他在远处观察,慢慢地让他习惯这些东西,然后看到别人碰触这些东西,自己也敢伸手去碰触。一个在小时候不怕蟾蜍、蛇和大海虾的孩子,长大后无论看到什么动物都不会害怕;一个人每天都接触恐怖的东西,他不会觉得它们有多可怕。


第二章 开发儿童的基本能力

小孩子学会说话后,他们啼哭的次数就减少了很多。一种语言代替了另一种语言,这是一种

大人把孩子围起来,唯恐他受到什么伤害,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当他长大后,一遇到痛苦,他便不能处理,缺乏经验和勇气,稍稍一痛就要死要活,一见到自己流血便昏过去。

在草坪上,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和玩耍,即使每天跌倒一百次也没关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很快学会自己站起来。在自由的环境下得到的益处,足以弥补许多的伤害。我的爱弥儿可能天天挂彩,但他心里是快乐的;你的孩子可能受伤不多,不过他心里压抑,十分不自在,满是忧愁,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要把他们弄得可怜兮兮呢?即便是教育目标合理,可每当我看到一些可怜的孩子被置于牢笼之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仿佛服苦役的囚犯一样,我如何能保持平静,如何能不断定这种做法于他们毫无益处?本来快乐的年纪,他们都在哭泣、惩罚、威胁和苦役中度过。你们美其名曰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好,所以来折磨他;殊不知你们带来了死亡,在阴郁的环境里夺走了他的快乐。

在历经各种灾难之后,孩子能获得的唯一益处就是,因为在自己的一生中遇到的净是磨难,所以他们在死亡时也不会为自己悲惨的命运惋惜。

维持他们可爱的本性。有谁不留恋天真烂漫的童年呢?为什么不让孩子享受这短暂的童年时光,为什么要夺去他们无比宝贵的财富呢?他们的童年,跟你们的童年一样,都是稍纵即逝的,为什么你们要让短暂的时光充满愁闷和痛苦呢?

不要忘记适应环境,不要追逐幻想。万物皆有序,人类也有其位置;在生命的秩序中,童年也有自己的位置。把大人和小孩区别看待,安排每个人的位置,并让他归属于那个位置,依照人性来处理欲求,为了人类的幸福,我们只能做这些了。

当一个人能力越小,愿望越多时,他就深陷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它并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求,倘若欲求减少了,能力也就相应闲置下来,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自身的存在。应该减少我们负担不起的欲求,让能力和欲求之间得到平衡。当所有的能力都能派上用场时,心灵才能得到平静,我们的生活才能井井有条。

大自然总是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它也这么安排人类。一开始,它只给予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欲求,以及相应的能力。它把其他能力都放到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只有当需要时才能显现。当潜在的能力开始发挥作用时,在所有能力中最为活跃的想象力最先苏醒,进而发展。现实是有界限的,而想象则无边无界。正是由于这两个世界的差别,才让我们产生了种种的烦恼。

但凡能力小于欲求的,即便是大象或者狮子,英雄或者神,也是很弱小的。一个不顾自己的天性而随意蛮干的天使,远比一个认识自己天性而生活平静的凡人弱小。

明确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像蜘蛛一样,只待在自己织的网的中央,如此我们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才不会抱怨自己的弱小,因为我们压根儿就不觉得自己弱小。

我曾遇见一个这样的人,满面红光、身心快乐,无论他去哪里,都能让人愉悦。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光芒。

接到一封邮局送来的信,打开一看,瞬间脸色变得苍白,并晕倒在地。当他苏醒时,他激动得大哭起来,扯自己的头发,发出震天的号叫,就好像突然痉挛一样。

每个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她也深信这一点。她们会把说话机灵、行为粗鲁和天真活泼等常见特点当成特殊表现。

一个天才,有时他的思想活跃,像泉水一样,清澈得可以看到天上的云朵,有时他的思想呆滞,像一片浓郁的烟雾。

很快,他连呼吸都要听大人的话了。要是大人凡事都为他考虑了,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想呢?既然有人可以依靠,他为什么要事先考虑呢?他知道大人在照顾他的人生和幸福,他会觉得自己不用操心了。他根据大人的判断来做出判断,大人不禁止的事,他就放手去做,他知道做之后也不会出问题。他明白大人会替他观测天气,告诉他晴天还是下雨。他懂得,大人不会让他错过吃饭的时间,他为什么自己还要计划散步的时间呢?只要你不反对,他就一直吃;你一反对,他就不吃;他不听自己胃的话,反而听你的话。因此,你让他的身体变得懒惰,脑子也灵活不起来。他仅剩的一点儿理解力,用到了对他无益的东西上,这会损害他的理智的发展。他看不到理智的好处,就会认为它毫无用处。

在冬天的时候,我不同意爱弥儿在温暖的火炉旁边运动,我希望他到户外去,到田野里、到冰雪中锻炼。

睡眠弥补了精力的消耗。

要避免过于严格或过于放任。放任孩子不管,会让他们的生命和健康遇上危险,遭受苦难;过分关心孩子,一点儿苦都不让他们受,则会让他们过于软弱和多愁善感,将来可能会遭受更大的苦难。

他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性情会更加乖戾,对所有人都充满敌意,对别人的照料不仅不感谢,还稍不随自己的意就火冒三丈。
像这样暴躁、乖戾的孩子,我怎么能认为他充满快乐呢?他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最卑贱的奴隶,更是我们当中最可怜的人。

平时看惯了别人的低眉顺眼,一进入社会,他们就会感觉所有人都在跟自己作对。原来以为可以支配的世界现在居然要支配自己了,这个时候,他们会多么吃惊!他们自大的态度和幼稚的虚荣心,肯定会招来许多欺辱、蔑视和讥讽。他们受到欺负时,只能忍气吞声,很快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地位,看到这残酷的事实。

自己没有一丝能力。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多的障碍,以及这么多轻视的目光,他们慢慢变得怯懦和畏缩起来,之前把自己看得过于高贵,现在又把自己看得过于卑贱。

自然希望孩子在长大之前都有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好吃,很快就会烂掉:我们造就了一些年纪尚小的博士和像个小老头的孩子。

当你想说服孩子服从你时,你的说服中已经夹带了威胁和暴力,或许还夹杂了奉承和许诺。他或被利益所诱,或畏于暴力,假装被说服。他很快就能看出,服从对他有利,反抗反而有害。你以为他是被道理说服的,其实他是厌烦了你的说辞,害怕你。会让他揭竿而起,反抗你的专制,让他不爱你,让他为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而欺上瞒下、撒谎。

“不”字一旦说出口,就要像铁打的墙壁,他碰个五六次就会筋疲力尽,再也不会碰。

因为他的心灵还处于混沌状态。你即使给他的心灵一把火炬,他也视而不见,在广阔的思想的原野上,他还找不到理性指引的道路。那条路是那么隐蔽。

目的不在教给孩子道德和真理,而是防止他的心灵被污染,防止他的思想误入歧途。

当你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的时候,你以为他们全都正确领会了吗?你以为他们不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评论你杂乱无序的讲解吗?你以为他们不会从中寻找论据来支撑自己的东西,以后有机会时便用来反驳你吗?

要是你过于激动,在跟他说话时,不够冷静,那就别遮掩自己的情绪。你还可以温柔地责怪他:“我的朋友,你让我难过极了!”

我们原始的情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有的本能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得到幸福。

他会坦荡地做他自己。你可以慢慢地观察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来培养他,让他不至于反感你的教育。

并不是他们具有顽劣的天性,而是他们想要打破家长的权威。他们不喜欢你强加的束缚,所以想要努力摆脱。

问题不在于如何用蛮力让他活动,应该让他产生欲望,这样才能让他产生活动欲望。

让孩子产生兴趣,甚至热爱,又不会让他们滋生空虚、竞争和嫉妒的心理。他们的活泼开朗,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是他们乐天的性格,可以让他们做到这一点。同时也能把自己的心锻炼得无比坚毅。他的身体就是盔甲,能抵挡射向他的所有的箭。

我们的眼睛才锻炼得准确和犀利。

我们能够根据闪电和雷声间隔的时间来判断那霹雳声是从多远的地方传过来的。

他们的脑子再灵光也无法绘声绘色地讲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事情,或者神采飞扬地抒发他们从未体会过的情感。


第三章 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这样简短的一句话会在他的脑海中产生怎样的波澜啊!让人心旷神怡的闲情逸致很快就不见了。他思考、他沉默、他估算、他心神不宁,这个孩子独自在那儿用哲学的态度思考问题,好奇心驱使他想赶紧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个已经破产的富人,一想到人们对穷人的那种蔑视,就认为自己已成为人类最卑微的人,这不是很糟糕吗?前者只能去当流氓和骗子,后者只能去当卑躬屈膝的奴才,逢人便说一句好听的话:“我得活下去呀。”

生活在社会边缘、与世隔绝的人,不欠任何人的债,因此他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但是,在社会中,他一定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下去,他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付生活费。

遇到重要的人物,你不用畏畏缩缩不敢走上前去说一句话;遇到坏人,你也不用俯首称臣任凭摆布。

谨记,人之所以会误入歧途,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他自以为自己知道一切。

小孩子无非很好动,后来就演变成好奇。只要能将这种好奇心因势利导,它就可以成为小孩子探寻知识的动力。

但是一天之中也只有这个时候的歌声是最柔美动听的,从睡梦中甜蜜醒来的困意随着歌声流淌出来。所有的这些情景交融,给我们带来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感。在这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俩都对大自然心驰神往。面对这样美轮美奂的景色,没有人可以无动于衷。

如果他从未在干燥的原野上奔跑,如果他的双脚从未被滚烫的沙石烫伤过,如果他从未感受过被阳光照射的岩石反射出的让人窒息的热气,他又怎么会觉得那美丽的清晨特有的空气是如此清新呢?花儿的芳香、叶子的美、露珠的湿润、在草地上柔软地行走,所有这一切怎么会让他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呢?如果他从未有过甜蜜的爱情和享受,小鸟的歌声又怎么会让他陶醉其中呢?

绝对不能对一个孩子讲他听不懂的话。不要去描绘和形容,不要去激辩,不要咬文嚼字,不要引经据典,现在还不是谈论感情和风趣的时候。

要让一个孩子逐渐养成对一个事物持久关注的习惯,但这种关注的产生不是因为我们强迫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有那样的兴趣或愿望。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这个加重他的负担,以至于让他厌烦。因此,要时刻注意,无论如何,当他快要感到困倦时,停下一切事情。因为问题不是让他学多少东西,而是别让他做违背自己意志的事情。

我之所以不喜欢那些毫无趣味性可言的职业,是因为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普遍没有上进心,几乎像机器人一样,双手只会做那一种活。让一个聪明人去织布、织袜子、磨石头有什么好处?做这些工作的人,无异于使用另一种机器的机器而已。

悄无声息地培养他喜欢反复思考的性格,从而可以消除他因为漠视别人讲的话和因为自己心绪的怠惰而出现的不用心的样子。他一定要像农民那样去劳动,像哲学家那样去思考,才不会像愚昧无知的人那样过日子。


第四章 性教育与情感培养

遮挡他们眼睛的各种各样的神秘面纱,反过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年轻人的精力很早就消耗殆尽了,所以长大以后,他们也是又矮又小、身体柔弱、发育迟缓。

只要一丁点儿火花就能点燃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感官也会因此加速运转起来。

正是这样简单直白的话语可以将孩子危险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中。

轻佻的话语为不检点的行为留下隐患,不知廉耻的人让孩子也变得放荡。

自然的进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

血液慢慢沸腾起来,心思也日趋敏锐,性格逐渐形成。在最初的欲求出现之前,会有一段很长的焦躁时期,长期的懵懂无知掩盖了孩子充满欲求的心。他有所希冀,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东西。血液沸腾得更加猛烈,旺盛的生命力需要释放。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不停地观察着其他的人,并开始对周围的人产生兴趣,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来就要孤独生活的。

一个很早就开始自甘堕落、贪恋酒色的年轻人是非常残忍的。性情中的残暴因素让他焦躁、易怒和想要报复,为了达到他想象的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没有慈悲和怜悯之心,为了片刻的欢愉,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父母甚至整个世界。相反,一个在纯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因为自然的作用势必会养成温厚和重情义的性格。他的赤诚之心让他不忍心看到有人痛苦,否则就会深受触动。

当他发现自己不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时,他会感到羞愧。当他发现自己冒犯了他人,会觉得非常抱歉。如果沸腾的血液让他变得焦躁和愤怒,过一会儿,你会从他愧疚的神情中了解到他善良的本性。

他的骄傲会被谦卑所取代。要是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他,只需要在他最生气的时候道个歉,就能让他怒气全消。他可以真诚地弥补自己的过错,也可以诚恳地接受别人的错误,并且原谅他们。

对别人产生依赖,说明自身力量不足。

怜悯之心会让人感觉甜蜜,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地为那个遭受苦难的人考虑时,我们因为自己没有遭遇那样的痛苦感到庆幸不已。忌妒之心会让人痛苦,因为羡慕他的人不仅不能从他快乐的面孔中分享到幸福,而且会因为自己不能那样快乐而感到心痛。

当人死的时候,他不会假惺惺地哭泣,因为他还不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他的心中没有某种感觉,态度上就不会体现。

如果我们无法忘掉自己的躯体,把自己同那个遭遇痛苦的动物等同,设身处地地为它着想,我们怎么会有恻隐之心呢?

有些印象的获得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且只有内心敏感的人才能够获得,这些印象的产生是因为精神上的折磨,以及内在的忧伤、郁闷、烦恼和悲伤的情绪。

让人高兴的事情接踵而至,每天他都会爱上新鲜事物,他对一切都兴致勃勃,你对此也很感兴趣。你看他是如此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和充满好奇。

谁会不想打压一下这个纨绔子弟的骄傲气焰?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严肃的人会不安地打量着他,爱嘲讽的人会用话语来揶揄他,就算当时只有一个人看不起他,但是一个人的轻蔑会让其他人的喝彩充满恶意。

他被虚荣占领,无法遏制的欲望之火燃烧着他稚嫩的心,而且因为有了欲望,猜疑和仇恨也接踵而至,所有能将人腐蚀的欲求都充斥在他心中。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中,他被这些欲求搅扰得心神不宁,每晚回到家中他都充满了不安,对自己感到不满。

他辗转反侧做着一些打算,各种千奇百怪的思绪让他寝食难安。在梦中,他的一颗骄傲的心向他展示了自己穷其一生都孜孜以求,却又无法得到的虚无缥缈的财富。

这样便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因为如果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变成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你让他细致入微地去窥探别人的行为,有可能会让他养成爱说三道四、冷嘲热讽和经常爱武断地评价别人的习惯。

通过了解历史,他不用学哲学也能够洞悉人心;通过了解历史,他可以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和情绪地做一个普通观众,以裁判而不是以同伙或者控诉人的身份对他们进行评判。

他在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所以在他眼中,最大的罪恶就是奴役。他对那些可怜的国王充满了同情,认为他们是所有服从于他们的人的奴隶;他对那些被虚名所束缚的自作聪明的人充满同情,认为他们是浮华生活的牺牲品;他可怜那些表面上自鸣得意的酒鬼,他们为了让别人觉得他们是快乐的,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此生。他甚至可怜那些对他做过坏事的敌人,因为他看出了他们恶劣行径中隐藏的痛苦。

如果有谁胡作非为让他去做一些胆大妄为的事情,我会让他自己去遭受的;如果谁诱骗他去赌博,我会让他去上当的,我会让他们对他阿谀奉承、欺骗他,把他的财物洗劫一空,并且当他荷包里的钱被他们骗光,他们在他那里寻开心时,我甚至还要当面向他们致谢,感谢他们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但是绝对不能夸张,也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可装模作样地故弄玄虚,尤其不能把你的意见当作命令对待,让他必须服从,还有就是,说话的语气绝对不能武断。全都这样做了之后,如果他还是像以往一样执拗,非要去做,这该怎么办呢?那就什么也别说,任由他去做就好了。你仿照他的样子去做,而且要满心欢喜、坦坦荡荡地做,如果有可能,也和他一样尽情地欢愉。

他的过失正好成为你手中制约他的缰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约束他一下。

当你看到他因为没有听取你的意见而羞愧难当时,你要用温和的话语将他的羞愧一笔带过。

我们不能让孩子因为无知或欲求的蒙蔽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他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着快乐,他就会感到高兴,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展露笑容时,他也会因此觉得开心。

但这并不是因为爱弥儿很呆板。他的年纪、脾气或兴趣爱好是不允许他这样的。他既活跃又稳重的性格让他沉浸于热情之中,让他的血液被洗涤,从而给他天真无邪的心灵注入一股暖流。他的双眼不仅因此闪烁着这股暖流带来的光芒。

他说话时的语调已经变得抑扬顿挫,并且有时还言辞激烈。他的灵感被高贵的情操激发,他精力充沛,心灵高尚。他的心中饱含对人类的爱,因此在言谈举止中也展现了他这种内心活动。他坦白的言辞比别人的花言巧语还动听。

高贵的情操让那些小小的欲求的萌芽无法在他心中生长。因为他节操高尚,他的经验让自己能够把伟大灵魂的欲求控制在一个严格的可能性里。


第五章 女孩的教育

假如女性是专为取悦男性和附属于男性而生的,女性就应该让男性感觉自己天真可爱,而不应该惹恼男性。男性之所以对女性动心,正是因为女性自身的魅力可以打动他。女性应该运用自己的优势,让男性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潜能。

它们没有女性束缚欲望的羞耻心,会不会荒淫无度?

上帝让男性充满欲望,又给予男性理智,用来克制自己的欲望;他让女性春心荡漾,却又给予女性羞耻心。

女性在怀孕时需要精心的照料,生产后也需要休息;哺乳时需要宽松而安逸的氛围;为了照顾孩子,女性性情温和,忍耐力强,她应该充满热情和爱意,不会被任何事物打败;她是孩子与父亲之间的桥梁。

如果一个不忠实于妻子的男性在妻子完成生育的责任后,胆敢剥夺她唯一的享受,那这个男性就是个无耻的野蛮人。反过来说,如果妻子红杏出墙,后果更加糟糕,一个家庭就会分崩离析。

女性虽有时牢骚不断,埋怨我们把她们培养成只会撒娇谄媚的花瓶,埋怨我们总拿小玩意儿来讨她们的欢心,从而达到控制她们的目的。

假如她们嫣然一笑,因此诱惑了我们;假如她们使用从你那里学会的技巧,令我们神魂颠倒;假如她们打扮得体,让我们心醉。

男孩喜欢运动和喧嚣,喜欢敲鼓、打陀螺和推车子;女孩喜欢漂亮的和可以用来化妆的东西,比如镜子、珠子、饰边,特别喜欢布娃娃。

她们会染上轻佻不羁、喜怒无常这样的缺点。

不要让女孩玩物丧志,只知玩乐,不愿工作。

因为它是一些恶习的根源,比如任性和着迷。一个女孩如果染上这些恶习,那么她在今天喜欢某件东西喜欢得不行,到了第二天,她可能看都不想看它一眼了。对她们来讲,喜怒无常和做事极端一样。

一个妻子如果凶悍泼辣的话,只会加剧自己的痛苦,加深丈夫的错误行为;要是想征服男人,就不能使用这种方式。上天可不是为了让女人吵闹才给她们能言善辩的。

不是为了让她们飞扬跋扈才给她们纤弱的外表;也不是为了让她们骂人才给她们美妙的声音;更不是为了让她们勃然大怒才给她们漂亮的脸蛋。

我们不能为了让一个女孩变得乖巧就折磨她,也不能为了让她守规矩就粗暴地对待她。

赋予男女交往的魅力,不知道它能遏制暴力的孩子和粗鲁的丈夫,也不知道它能使家庭生活井然有序。如果没有这种智慧,一个家庭就会混乱不堪。

如果她认识到用了化妆品就相当于默认她必须涂抹上这些东西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那么她不但不会为自己的穿着感到骄傲,相反,她会觉得脸红。

女人过分地修饰自己,并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爱慕虚荣,她们只是人云亦云。想要打扮得娇艳欲滴,有时也得花心思研究一番,但是完全不需要奢侈品。

穿戴得珠光宝气的女人正好说明那个女人很丑,用这些装饰品来打扮自己,是非常傻的事情。一个年轻的女孩如果懂得审美,舍弃时髦,那么就算你没有给她珠宝、彩缎和饰边,只给她一些丝带、罗纱、细布和绣花,她做出来的衣服也比其他女人用绫罗绸缎做出来的衣服要好看很多倍。

女孩们之所以酷爱打扮,是由于生活枯燥乏味,而不是人们认为的爱慕虚荣。然而她却可以消磨许多无聊的时光,总比虚度光阴要强。

她们就自然不会装扮得花枝招展了,反而会淡妆轻抹、着装典雅。

她们无法把自己打扮得婀娜多姿,也不能很快就长得亭亭玉立,但是她们可以做到举止优雅、声音动听、步履轻盈、谈吐大方,并且处处展示她们的优越性。只要她们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双臂饱满、行动矫健,无论她们如何打扮,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怕这些人的胡言乱语以及轻浮举止会让女孩走入歧途,我也怕女孩学得一身浮夸的才艺。

是否可以捏女学生白嫩的小手,是否可以让女学生掀起裙子,是否可以让女学生抬起眼来看自己,是否可以让她张开臂膀,用丰满的胸部挨近自己的身体。

男人说话需要储备知识,而女人说话只需要幽默感;男人说话的目的在于讲事实,而女人说话的目的在于如何把事情讲得生动活泼。

在与人交往中,男人的礼仪表现在乐于助人上,而女人的礼仪则表现在细心体贴上。

倘若一个男人声称把你的利益看得比他自己的还重时,无论他如何巧言令色,我都能看穿他的谎言。

女人之间冷若冰霜,别别扭扭,彼此形同陌路,而且都不愿掩饰这种关系,也不装腔作势地伪装一下,反而显得非常真实。不过有时候,年轻女孩之间也存在真正的友谊。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快乐活泼的心情如同善良的天性一样。

就算在男孩的面前,她们也热烈地拥抱和亲吻,虽然她们明白男孩会嫉妒这种亲密的关系,不过她们还是以此引发男孩的羡慕而自豪。

谈话要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要合理地安排谈话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女孩们觉得有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向她们灌输人生最基本和最有用的道德教育。

花费时间去研究那些荒诞无味的教义,不仅会徒劳无功,还会使研究之人忽视道德修养,最后不但没成为好人,反而都成了疯子。

轻浮放荡要是过了火,会引起所有人的反感。应该巧妙地掩饰自己的轻浮,这样才能牢牢地控制住别人。

一个厚脸皮又诡计多端的女人,只会用撒娇、耍赖的方式去勾引情人,只会用笼统的方法去保住情人,所以只能在一些寻常小事上将她的情人当奴隶使,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她就无法驾驭他了。

平常寡言少语、笑容很少、端庄持重的女性,一句话就能赢得男人的尊重和爱戴,一个手势就能呼风唤雨,让他们去到她想让他们去的地方浴血奋战,去争得荣誉,去献出生命。

对事物的观察是十分正确的,但不够深刻;她内心娴静,但是不平衡;她长相普通,但是惹人喜爱。她让你一见到就喜欢,但是不会让你神魂颠倒;她让你一见到就怦然心动,可是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她有极高的审美能力,总是打扮得很得体。但是,她非常讨厌华丽的服饰,她的衣服简单素雅,不喜欢花里胡哨的衣服。

她只是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和着节拍歌唱,用灵巧的双脚轻松活泼地走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无拘无束,落落大方地对人家行礼。

但是因为她性格温柔,即便在发脾气的时候也不会让别人感到难堪。

态度诚恳而开朗,你也因此无法对她怀有恶意。即便你在仆人面前责备她,她也会虚心接受,没有任何难堪的样子。当你宽恕她时,你能从她高兴的脸上看出她的心中如释重负。总而言之,对于别人的错误,她可以耐心接受,但是对于自己的错误,她会虚心改正。

她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了,也不会如从前那般天真地玩耍;她不但不害怕独处的枯燥乏味,反而很享受孤独的生活。

她特别不喜欢闪烁其词。对于别人的关心,以及别人的尊敬,她也以礼相待。

她喜欢听发自内心的表扬;谄媚的话语,她一听就反感;苏菲生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怎么也学不会小丑的本事。

虚假的隐瞒并不能维持长久。然而,虽然你判断力不错,能够看出他们的人品,但你缺乏经验,不知道别人伪装得惟妙惟肖。一个狡诈的男人会研究你的爱好,想方设法来诱惑你,对你吹嘘自己的美德,等到你发现错误已为时过晚。感官给我们设置的陷阱最危险,就连我们的理智都很难判断。如果你不幸落入陷阱,你看到的都是幻象,眼睛会受到迷惑,判断力也失去作用,意志会瓦解,甚至你会觉得这个错误让世人羡慕。

我们会考虑你是否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的。我们无须考虑这个人的出身、财富、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你要选一个真诚的男人,人品好,你也喜欢,性格也要和你适合;无论他是什么人,我们都愿意让他来做我们的女婿。只要他能干活儿,人品好,能爱家顾家,这些就算是他的财产了。如果他能凭借自己的美德,获得别人的尊重,那么他也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来指责我们,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考虑的并不是别人的理解,而是你的幸福。

只有那些肤浅的人才会认为稀里糊涂地混日子是幸福的。

要是问题只在于寻找一个年轻的同伴,那苏菲马上就能找到人;然而,要选择一个终生的伴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更何况,双方需要互相选择,因此要学会等待,在找到一个终身伴侣之前,我们会浪费许多时光。苏菲的情况就是这样,她需要一个情人,这个人必须配得上她;如果要让她满意,找个情人和丈夫都同样困难。那些英俊的青年,年纪与苏菲相仿,其他方面就差太多了;他们总是浮躁肤浅、爱慕虚荣、胡言乱语,而且没有礼貌,互相攀比,还总是装腔作势,所以她不喜欢他们。

或者把孩子培养成飞扬跋扈的人,或者把孩子培养成胆小懦弱的人,或者把孩子培养成仿效大人的猴子,或者把孩子培养成调皮捣蛋的人,总之不会培养出聪明伶俐的孩子。

某些论述教育的著作端着一副呆板的姿态,啰里啰唆地讲着所谓孩子的本能,满腹空话,却完全忽视了对教育工作中最关键和最艰难的部分——从童年到成年这一阶段。

通过她这种漫不经心的穿着,我也看出了她那羞羞答答的小心思。苏菲明白,浓妆艳抹是追求爱情的一种方式,但她不懂过分随便也是一种方式。这意味着她不愿意用装扮来获得对方的欢心。

她知道自己性情刚烈,所以连最小的火花都尽量避免。她之所以如此自制,并不是她高不可攀,而是她为人谦恭。

已经通过羞答答的方式点燃了爱弥儿心中的欲火,却不满足,还想让他着急上火,从而激起他的情欲。

不是一个脾气暴躁、喜欢猜忌的人,相反他温柔敏感、害羞腼腆。

闲适的生活消磨了他的意志,竟让自己被女人控制。他整天都在思考如何讨得她的欢心,把她的意志当作法律。

他会郁郁寡欢。假如突然让他去过清闲自得的静态生活,就相当于把他关进了监狱,并且用铁链拴起来,让他缩手缩脚、不得自由。

欲望产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然而欲望能否得到控制,就由我们决定了。

你既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也可以肆无忌惮地结束生命。

宁愿让这对新人自己去体会乐趣、激动和沉醉,也不愿意别人来打扰他们,说些空洞无物的好话,让他们困扰,再或者讲些粗俗不堪的笑话,让他们尴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爱弥尔》让·雅克·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