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朱安,为何不能像胡适对江东秀,凌望超对张敏娴?

(凌子风全家照)

1


朱安不安。

每想起鲁迅的结发妻子朱安,就觉得这个女人实在太不幸。

如果她不嫁给鲁迅,不嫁给一位斗士,或许会很幸福。

也经常想,同为新派人物,新文化运动大将的胡适,也是旧式婚姻,母亲做主,他为什么就能与江冬秀相伴一生?

等再看到大导演凌子风,说他父母间的深情,就更增唏嘘。

凌子风的父亲凌望超,也是十足十的新派,当年曾把家里的灶王爷像扯下,神像摔碎,麻将扑克扔上屋顶,人家还是精通八国语言的先锋。

但他却跟母亲指定的妻子张敏娴,堪称璧人。

凌子风的祖父是清朝考官,慈禧太后当年还曾送他照片。凌子风的祖母很了不得,丈夫去世后,家里生活艰难,她立刻辞退佣人,带着孩子搬进小院。

那时的满族、贵族子弟倒驴不倒架子,大多坐吃山空,活得一塌糊涂,而这个女人,却孤身打理家业,不但还清外债,还日子越过越好,他人闲言混不管。

老太太不识字,但人豁达,见识不凡,处在新旧之间。

张敏娴是布店老板的独生女,本很娇惯,从小养在闺房,不是绣花、剪纸,就是跟小猫小狗玩,然而,老太太却一眼看好。

凌望超结婚时,老父亲还在,仍在做官,按照身份与观念,本该跟官宦人家结亲,但老太太却不管礼教规矩面子那一套,她果断做主,就说张敏娴贤惠,。

老太太这眼真正是巨眼,此后儿媳果然像她一般,而且还跟她儿子好的就像一个人。

新派人物凌望超也很奇怪,他反这反那,却就是不反对母亲给他安排的婚姻。

这大概就跟他的穿衣打扮一样,西洋式偏分,一副金丝眼镜,但一身长袍马褂,西装却不穿。脚上穿洋袜子,腿上却扎着裤眼。

中西结合,半土半洋,半传统半现代,整个像极了那个承上启下的大时代。

张敏娴不识字没关系,他可以教,像教小学生一样教。

从识字开始,逐渐算术、历史、地理,耐心得很。只除了他精通的外语,或许是因为用不上。

他还布置作业,让妻子练书法,每天一张大字,然后中楷、小楷。

后来,张敏娴就读书看报记账统统没问题,毛笔字也颇有些火候,儿子的作业,都是她来批。

凌子风小时候见到的父母,很温馨。

每天早上起来,是母亲给父亲梳头。

父亲收拾好上班,母亲会一直望着他出门。

她日日夜夜照顾父亲,父亲的什么事都管,比管孩子还多,还重要,家里家外,不是一般的贤惠。

父亲对母亲也好,两个人从来没吵过架,凌子风他们长大后才明白,人家那梳头,就因为那么好。

他们两个也从来都给孩子宽松的环境,那种爱,很现代。

凌望超自己是不看电影和戏的,但妻子可以看,孩子可以看,他每天回家就是看书,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

他做法官的同时,还曾出去贴广告,招了6个学生,教外语。这个英文,那个德文,一人一个文。星期天就带学生们玩,光赔钱。

那只是一种乐趣而已。

大家一个时代的人啊,还都是母亲做主,妻子不识字,鲁迅和凌望超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朱安)

2


朱安难道不好?

她相貌中等,性情温和厚道,懂礼数,很孝顺,顺从安静。

新婚之后,她虽然自始至终只担了个名份,比窦娥还冤,但她却很少有怨言。

鲁迅是很早就剪了辫子的人,当年在绍兴是稀奇事,结婚那天,很多人来看,鲁迅装了根假辫子。

母亲的话他是肯听的,他从来不把决绝用到亲人身上,绝不肯伤害她们,他的斗一般不涉及个人,他是现象派。

他是被母亲骗回国结的婚,但结了也就不离,他说那样朱安会被世俗杀死。可朱安因此也成了活寡妇。

朱安结婚那天,为了丈夫不喜欢小脚,曾特意穿了一双大鞋,里面塞了棉花,不料下轿子时一只鞋子掉了,大庭广众之下,还是露出了三寸金莲。

这就像一个预兆一般。

结婚第二天,鲁迅没有按照规矩去祠堂,第三天,他就又回了日本,朱安从此就成了一个符号,那夜漫漫,好长好长。

鲁迅回国后,他们在一起,倒曾生活过一段时间,但那依旧是分居。

那年,鲁迅兄弟反目,鲁迅搬出,问她是回娘家,还是继续跟他,大概意思是想结束,但朱安毫不犹豫地说,我跟你。

两个人一天只有三两句日常,就连东西都要分开放,就像沾上都是罪。但朱安依旧爱着丈夫,照顾婆婆,做家务,洗衣做饭,忠诚、贤惠。

她还经常说,大先生对我很好,那么容易满足。

鲁迅除了做丈夫的义务,大概对朱安也真的很好,至少尊重是有的。他买东西,总是先给母亲,再给朱安,最后才是自己。

朱安后来对许广平也很好,她不嫉妒,那时候她只有一句悲凉:大先生连话也很少跟我说,哪里会有孩子啊。

许广平怀孕之初,朱安当然也曾非常绝望,这是人之常情,但后来也就接受、释然。

她甚至还爱起了海婴,说大先生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不会让我做孤魂野鬼。

她是那么善良单纯忍耐有爱。

朱安与婆婆一起生活了13年,鲁迅去世后,她们的生活主要由许广平、周作人等供养,后来婆婆去世,许广平也给她寄钱。

周作人那时偶尔也会寄,但她不肯要。因为大先生跟他不好。

她也因为骨气。

当年,很多人知道鲁迅发妻生活困难后,曾主动捐款相助,但她一一拒绝,据说一分钱都没拿。

她在最苦的时候,也拒绝出售鲁迅遗作。

她后来放出出售鲁迅遗作的消息,与许广平有的那场著名纷争,其实是一种无奈,一种不满,一种策略。

许广平有一段时间不寄钱,她活不下去,也觉得人们把她遗忘了,她需要存在感。

那年,当上海来人劝阻、说合时,她第一次有了悲愤: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为什么不好好保存我!

许广平那时其实也很困难,她还曾被日本人关进监狱一段时间,朱安一听到这些,立刻就为许广平担心,急着问她及海婴,现在怎么样了。

她善良、心宽,对人无敌意,总能记着别人的好,跟许广平其实也感情很深。

她去世之前,除了要求葬在鲁迅身边,就只剩下一个心事。想许广平和海婴,挂念他们。

大先生的亲人,就是她的亲人!

朱安的遭遇和性情,足以令人心酸飙泪,她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是这种命运?

鲁迅为什么就不能像胡适对江冬秀,凌望超对张敏娴那样,对朱安?


(胡适夫妇)

3


“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夫人亦随之。”

胡适与江东秀的婚姻,在民国被视为一大奇事,足见人们对这种婚姻的观感。这也因为江冬秀,是奇观。

人们经常说,江冬秀是乡村小脚老太太,这话其实是胡说。

江冬秀虽然缠过脚、不识字,但出身官宦之家,当地望族,只是身上带着旧家庭的印记而已。人家后来在美国,不懂英文,也敢上街买菜。

江冬秀跟朱安一样,也订婚挺早,结婚却晚,是个老姑娘。

胡适的母亲也算奇人,那时的风俗虽然认为女大一,很不好,但她却依旧认定了这门婚事。

胡适当年回来结婚,跟鲁迅还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也有传言说,胡适已在国外结婚生子,这弄得家里人很着急。

但是江东秀跟朱安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当年鲁迅写信让朱安进学堂,放脚,朱家一概不听,而江东秀却曾主动放脚。这让胡适听到,大加赞赏。

胡适结婚那年27岁,曾经写过二副婚联,一副是“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一副是“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那天是阳历的年三十。

后一联胡适写了上句一时续不下去,还是他一个本家哥哥补上的。

胡适当时接受新思潮,本来也不大喜欢妻子,但他同样接受了安排。有意思的是,江冬秀在婚前,很守旧,很娇羞,但婚后立刻变了模样。

她果断泼辣,绝不像朱安那样顺从,绝对属虎。

她一发现胡适有外遇,立马发飙,大吵大闹不算,还动剪刀,这让胡适赶紧悬崖勒马,收了浪心。

她就是别人的婚姻也要干涉。

梁忠岱要跟妻子离婚,她立刻把梁忠岱妻子接到家中,出谋划策,陪她上庭。梁忠岱那阵子被她弄得灰头土脸,真正上火。

我的地盘我做主,女人的地盘谁也别想随便介入,她的寸土不让,刀枪剑戟,到底把胡适降服。

胡适的怕老婆在民国是出了名的,就是做官,有时候也得老婆做主。

胡适温和、妥协、好面子,江冬秀看清了他这一点,这算是一物降一物。

这么说,鲁迅的婚姻,首先是因为自己与胡适不同,然后是因为朱安与江冬秀不同。

有些男人肯定是不能惯的,但鲁迅这种,怕是招惹不得。如果江冬秀遇到鲁迅,那就是遇到了对头,朱安幸亏是那种性格,这才能在周家待下去。

虽然只有名分,却还能得到鲁迅照拂。

鲁迅其实也是苦的,他当年很少跟人提起他的婚姻,只有一次曾跟朋友袒露心扉。

那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那是我母亲送我的礼物,我只负有赡养的义务,爱情我是不知道的。

朱安不上学,不放脚,太守旧,两个人在思想文化上的距离,就像隔着条天河。

或许,她的顺从恰恰也是一个问题。

鲁迅常常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鸣,如果朱安婚后能有些新意,大概也会不同。

母老虎、狮子吼这类,未必降得住鲁迅,但上进有活力,却可能对他有吸引,婚姻最怕的是安于现状,一湾死水。

他当年到底曾写信让朱安上学,那就是打算认可的。

然而,鲁迅不是最肯于教育人,提携后进的吗?他当年在年轻人身上不是最肯付出时间、心血、财力的吗?他难道不可像凌望超带张敏娴那样玩?

一句话,他的确不爱,实在爱不起来。

鲁迅当年的结婚现场,很多人回忆说,他像个木偶,很机械地接受一切,人家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以他这种性格,这是很难为的,差不多就代表心死。

还有人说,第二天,曾见到鲁迅脸上留着被子的颜色,应该是哭过。

反驳者说那是夏天,不会盖被子,不可能,这显然是思想狭窄,脑袋瓜子像芦苇。一个痛苦哭泣的男人,怕人看到,不只是可能捂在被子里。

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于不爱的人、外人,也会关注、指导,但对于一个不爱的妻子,却就不一定。

距离太近,与我有关,见到就是痛苦,太关切反而会让对方更加贴近,生成误会,那就只有疏离、排斥。

更何况朱安跟学生们不同,她本身没有那种向上趋新的诉求。

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爱的悲剧而已,朱安不幸,张敏娴大幸,鲁迅也不幸,这种事,无法以道德要求。

在那个时代里,江冬秀那种捍卫,所捍卫的其实也是名分,她要的不是爱,而是爱人。

她用雌威将胡适降服,却一生都在为胡适忙活,很少有她自己。

但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传统女性的伟大,你不但要佩服她的牺牲,也不能不服她的活泼生命力,她为了自己权利的争取。

既然社会是这样,观念是这样,大家都是这样,那我就不能做委屈小媳妇,任人揉捏,任人抛弃。

你可以不爱,我也可以对你好,但我不能什么都牺牲,什么都由着你,至少,你这个人得是我的。

旧时代里,这也是一种抗争,一种大气,甚至是一种先进。去他的三从四德,礼教人言,这种情况下,母老虎很了不得,江冬秀很了不得。

这世上有无数夫妻没有爱情,但他们过着过着,就有了亲情。

很妥协,很文人气的胡适,在这样一位有担当,有性格光芒,一生为他的妻子手里,到最后,一定也是陷在她构筑的小窝里爬不出的吧?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谁知道?心这玩意儿,变化多端,谁也没法捉摸,胡适如果跟曹佩声过,什么结果,照样难说。

一辈子很短,不想入非非,求全责备,其实都好。太平盛世,不需要去做什么斗士,家里的斗士,更加做不得。

张敏娴挺好,朱安挺好,江冬秀挺好,找对就好,适合就好,既然结了,磨磨就可能好,现在若还有悲剧,那肯定都是自己找。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发于公众号:九鸦人物,敬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对朱安,为何不能像胡适对江东秀,凌望超对张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