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我怎么就服输了?

秦始皇腐烂的尸体与臭鲍鱼一起同行。

聪明一世的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身受重恩的中车令赵高竟然是个野心家,阴谋家,竟然违背他的遗愿,颠覆他的帝国。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胡亥在自己的尸体旁会违背自己遗愿,成为一个叛臣逆子。他也不会想到在他尸骨未寒之时,忠心耿耿的李斯,也会与他们同流合污。

他还是太自信了,低估了人性,才毫无防备。

01.

李斯同意了,胡亥登基这事完成了一半,因为皇长子扶苏仍然有较大的竞争力。

首先扶苏是皇长子,其次扶苏与蒙恬手里可有长城军团啊,兵力达到三十万,这个让赵高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在扶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阴谋小组伪造了一个专门对付扶苏的秦始皇诏书,这个诏书的核心是赐死扶苏与蒙恬。

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呢?

诏书借着秦始皇的口吻说:“我巡视天下,向各处名山的神灵祈祷以求延长寿命。现在,扶苏和蒙恬带领几十万大军驻守边境,已有十多年了,不能继续拓展国土,士兵伤亡却很多,没有点滴功劳。(这是说手握重兵,守边无功)

反而屡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作所为。(这是说以下议上,诽谤朝政)

因为不能解除监兵职务回来做太子。(这是说私心太重,谋立太子)

你就日夜怨恨我,扶苏做儿子不孝顺。(这是说怨恨已久,为人不孝)

现在,我赐剑让你自刎!(这是对扶苏处理结果,自行了断)

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在外,不能纠正扶苏的过失,应该知道他的阴谋,蒙恬做人臣不忠。(这是说蒙恬知情不报,为臣不忠)

赐死,把军队交给副将军王离统率。”(这是蒙恬的处理结果,移交军队,自行了断)

李斯封好书信并加盖上皇帝的玺印,派遣胡亥的门客送信到上郡,交给扶苏。

02.

这几条罪行,乍一听好像挺有理,但是稍微一想,实则荒唐。

扶苏去当监军的任务是什么?就是防御游牧民族入侵,而非主动出击去消灭一个没有固定住处的游牧民族。

修建万里长城的意义何在?它是防御进攻的一道屏障,就是一种防御手段,也代表着当时的防御策略。

由此看来,“守边无功”只不过是一个杀人的借口而已。

扶苏为什么要上书进谏秦始皇?尤其是“坑术士”,还导致自己离开了当时的都城,离开了政治中心,不还是为了大秦帝国的长远利益,为了秦始皇的历史声名。

可见,诽谤朝政乃是借口。

如果扶苏真想谋立太子会怎么做?那就大力支持父亲秦始皇,或者缄口不言、韬光养晦,默默地发展势力,那他就不会提相反政见,还导致被贬,因为远离政治了中心。

可见,谋立太子也是借口。

扶苏为人不孝不孝?孝,甚至有点愚孝。扶苏看到诏书后坚持自杀,这恰好证明了扶苏恪守孝道,非常听父亲的话。

当然了,扶苏的罪名不成立,那么蒙恬的罪名也是子虚乌有了。

03.

扶苏接到诏书后,如晴天霹雳,大哭不止,转身回到帐中就要自杀。

蒙恬就劝他,祖龙在外面巡游那,还未立太子,我统重兵,你为监军,我们身负重任不能轻易自杀。

再者说,一个使者的话,怎能轻信?怎知没有阴谋?这份诏书是不是假的?蒙恬建议他再请示一下秦始皇,确认以后,再自杀也不迟。

但扶苏的表现是对秦始皇的异常忠诚,对这封假遗诏深信不疑,而且,扶苏说了一句:“父亲让儿子自杀,再请示还有什么意义呢?”随即自杀。

拥有长城军团的皇长子公子扶苏,就服输了,历史简直不可思议。

此事可见一斑,扶苏这个政治素养和经验有些欠缺,作为皇子,他单纯的既可怕又可悲。

但是,武将蒙恬可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人,他比扶苏有政治经验。蒙恬坚持不自杀,要再请示秦始皇。

后来,赵高和胡亥的人只好将蒙恬先行关押。

我原来还是相信公子扶苏继位,可以力挽狂澜。但是,我现在对这个想法有所动摇,认为他也无力回天。

综合来看,扶苏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可能也无法力挽狂澜!

蒙恬虽然比扶苏有政治经验,但是,蒙恬没有想到的是秦始皇病死巡游途中,不知道诏书是胡亥、赵高、李斯伪造的,而且他们已经背叛了秦始皇,蒙恬的任何请示都是白费的。

使者回报:扶苏自杀、蒙恬被关。李斯、赵高、胡亥三人听后都极为兴奋。阴谋小组最担心的是皇长子扶苏的生死,如果扶苏要求见秦始皇,他们这场惊天的阴谋可能就会失败。

此时,游行的车队已经到达了大秦帝国最北边的九原郡治所(今内蒙古包头),阴谋小组见最担心的障碍已除,就命令大队人马从直道快速赶回咸阳。

巡游队伍回到都城后,才向天下宣告圣驾已崩,办理丧事。

胡亥继位,为秦二世。


秦始皇(第三十二篇),参考资料:《王立群读史记》、《蒙恬列传》、《李斯列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子扶苏:我怎么就服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