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集 | 不设限,不局限。


前段时间,同事被指标化优化掉了,领导给出的理由是同事的可取代性相较最强。

最近,同事在寻找新工作的过程中,也处处碰壁。


至于碰壁的原因,总结来总结去,无外乎是同事此前的工作内容太过于局限,而在当下经济大环境整体不太好的情况下,相关强适配岗位的HC少之又少。


客观环境如此,难以改变,也确属无奈。所以,同事也有去尝试换一个求职方向试一试。只是,因为没有除此前工作内容外其他领域的经验及知识储备,这一方面的尝试依旧无疾而终。


对同事的经历表示同情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在思考,这种情况的出现究竟根源于何,又是否能给自己提供一些经验教训,避免之后自己也出现类似的情况。毕竟,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要说造成同事当下处境的根源,倒也挺显而易见的——缺乏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准备。


社会分工本已细化,且将进一步细化的当下,绝大部分职场个体,特别是工作在体系制度完善的大公司里的职场个体,就如同螺丝钉一般的存在。而螺丝钉定位的背后,其实亦是一种“温水煮青蛙”。毕竟,螺丝钉嘛,当利用价值下降时,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替换掉。


对于螺丝钉本钉而言,很多时候受诸于主观或客观的影响,也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设定,未曾去想过,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被替换掉了,应该怎么办。


知乎大V古典有本书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私以为,要解决“缺乏对不确定性的应对准备“这一已知问题,第一步就是要拆掉自己思维里的墙。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就一定会去正视它,再然后就一定会去想办法解决它。毕竟认知是行动的第一步。


转到实际话题——如何去拆掉自己思维里的墙?我个人的观点就如文题所言:不设限,不局限。展开来论述,就是不要去给自己螺丝钉的定位,不要觉得自己做文案就只要专文案,做新媒体运营就只要懂新媒体运营就好,要有意识地去接触并储备更多的领域,提升自己的能力边界。


举一个经济领域的例子,韩国的三星集团整合了手机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包括上游芯片的制造研发,中游的组装生产及下游的销售等,其整体的生产成本较之竞品少了不少,而与之对应的是其利润率高于竞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当遇到类似美国打压华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其的抗风险能力也相应地较高。(p.s.当然,华为的抗风险能力也挺强的。)


而在职场方面,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就是要主动地去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虽说市场分工已足够细化,但在细化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对职场个体的要求也越来越朝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不信,不妨任意打开一个招聘类app,再随机打开一个岗位的JD查看其中的要求,很显而易见的。


虽说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能保证你一定不会被残酷地优化掉的,但是它会降低各方面风险的,毋庸置疑。


当然,提升自己能力边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通过深度阅读相关领域书籍形成积累;比如,在本职工作中有意识地跳出固有思考路径,加入更多其他方向的思考因子;比如,在工作之外,找机会做一些实际尝试……


不设限,才会不局限,才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还是那句话——

就是干!


p.s.

应对不确定性,除了能力的准备外,还需要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攒钱,一定要攒钱,一定要攒钱。


另外,能力拓展上,在拓展的同时也需要时不时检验拓展的成效。而检验成效的方法,个人觉得相对较优,较客观的就是去隔一段时间就去投递一下简历,面试一下。在和面试官的交谈过程中,你就会很直观看见自己待提升的地方还有哪些,进而在后续有针对性提升。毕竟,以人为鉴,真的可以明得失。


当然,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真正nice的好机会,那就更好不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感悟集 | 不设限,不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