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成长,只为教育梦——读李志欣《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有感


朱永新说,理想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当初青春焕发、激情满怀地走向工作分配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时光飞逝,掐指一算,我已在三尺讲台耕耘19个春秋。花开花落、寒来暑往,从中学到小学、从音乐教师到历史老师、又从历史老师到语文老师,从普通老师到中层管理人员。其间,有过欣喜、有过困惑,也有过迷茫。在李志欣老师《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一书我仿佛看到了自已挣扎的样子,看到了无数乡村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状态。然而,李老师的突围与成长,更让我看到了教育梦的美好与力量!

一、坚定信念,给学生适合的教育

时代在发展变化,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改革但又不能“立竿见影”。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所谓的改革轰轰烈烈一番然后涛声依旧。我曾历经过中学的“导学案”、 小学的“生本教育”。最后,还是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人说,在“分数为王”的评价机制前还想着其它的做法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做白日梦!

“一所学校好不好就看升学率,一位老师优秀不优秀就看学生考得好不好。”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考评机制。于是,我们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教师披星戴月地压学生搞“题海战术”。而学生则成了被灌的容器,他们没有自主权,甚至面对应接不暇的习题与试卷没法叹息!

一些老师的“敬业”自己也感到辛酸,为了考得好。居然连接中午的时间都在讲题。自习时间规定学生写他那一科的作业,还挤占大阅读时间背诵他的复习资料……学生的竞争,更是教师的竞争。当考试将教师学生沦为工具时,教育多么可悲!

教育是项良心活。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不是应试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你都不可能没有纪律或没有自由。但在浪漫阶段必须永远侧重于自由,让儿童独自去领会,独自去行动。我为身边不把学生当回事只想捞高分的现象痛心疾首。

李老师是从一所农村学校走向首都的。只有在农村学校工作过的人才会深有体会改革的艰辛。老师的不理解、不配合,家长的反对,上级的误会都让课改之路荆棘密布。而李老师正是心中有梦、为了学生的成长毅然决然地成功推行了“零作业”教学改革。

当我读到他的这段经历,内心百感交集。因为自己怀揣理想,被一些人佩服,更被一些人嘲笑“天真!别人都评优晋级了,你想这些有什么用?你能改变什么?”冷暖自知,我以前一样想争优秀,渐渐地,在教育异化的圈里疲倦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不开心,老师体验不到职业幸福。我发现离初衷远了,于是,淡然一笑,内心却坚定着。

二、走教科研幸福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教师走上幸福路就要进行教科研。李志欣老师说,教师的教科研兴趣与能力一定离不开读书与写作。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而今阅读调查中外差距甚远,身为文化人的教师不读书的比比皆是。其实,读书养成了一种习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夏日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我最初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惑正是在一本书里豁然开朗,我的许多做法也是模仿教育著作中而来。读书,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是充实了我的生活,让心灵不再荒芜。

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我会和同事们说说,有的会缠绕很久。如果及时请教名师、翻阅资料或用笔记录下来也许就是一笔好资源。常态的听课我会记下一发现,过后却没有整理,往往不了了之。比如,最近我在想为什么越到高年级的学生越懒得举手?低年级学生容易唱读与“齐读”方式有关吗?……在我主持的两次课题研究均感到坚持不够。虽然会花费不少时间精力,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会有“眼前一亮”的喜悦感。

李老师对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了如指掌。学校教研组的活动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两张皮,或是形式化。上面各种检查、各种资料,教师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管理学生。老师忙而无效、忙而不实,让时间白白浪费,却始终感觉不到成长的意味。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真心想办好教育,就该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繁琐检查、免除教师额外的工作,而应该关注教育教学工作。或是还教师一个宁静的空间安心工作、专注研究。

很羡慕李老师学校组建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团队中互相交流、携手共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让我倍感荣幸的是这学期我进入了吴春来老师组建的“春来咏语”教研团队。在这里,不仅可以直接向吴老师请教,还有我佩服不已的亚男老师、才思过人的苏苏老师、阳光干练的蒋杰老师、年轻有才的春勇老师、唐玲老师等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三、交良师益友、善于学习反思

李志欣老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与一个正能量充满阳光激情的人在一起,当然也需要自带光源,既照亮自己还可以照亮别人。“最终跟随蝴蝶走下去的人,看到的是芬芳的鲜花,而跟着苍蝇走下去的人,只能到达肮脏的沟渠。

我不擅交际,却有幸结识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怀的引路人。以诗意和阳光温暖师生心灵的省教科院贺彩云主任;以专业和严谨指引着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衡阳师范学院邓水平老师及以热情和信息技术给我们全新体验的凌云志老师。还有书上的:总是以一种特别的视角看待教育的吴非老师;开阔的视野及大胆进行走班实践的李希贵校长;幽默开朗提出“五重”教学的于永正老师。当然也有身边的:工作出色生活精彩的刘宇雁校长;坚持写教育随笔的钟垂安校长……生命中遇见如此多的贵人除了欣喜,更要不断学习。在他们的引领下会少走许多弯路。

记得一句话“任何直接的拿来主义都不一定适合”,《论语》中有说过“学而不思则惘”。如果我们不进行思考,大脑则成了别人精神的跑马场。我很喜欢听过邓水平老师说的一句话“批判式地吸引”。有思考、有批判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效运用。

《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作者李志欣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以肺腑之言给了我激励和启发。即便在农村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我们可以突破、成长,向着梦想的光亮那方前行!

(桥头铺中心小学 杨华秀)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围成长,只为教育梦——读李志欣《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