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文章目录

  • 1、基本介绍
  • 2、包含角色
  • 3、场景推导
  • 4、责任链模式的优缺点
  • 5、使用场景

1、基本介绍

王二狗本来是干Android开发的,最近公司想让他把IOS的活也干了,但是Windows笔记本不能开发IOS,所以二狗提出买一台Mac笔记本电脑。这花钱的事需要领导审批,而每个领导权限不一样,能够审批的最大金额有限制。二狗首先肯定是向自己的小组leader提出,但是由于金额太大,超出了他的审批权限。于是小组领导就去找自己的领导,部门经理,但是部门经理也权限不够,最后到了老板那里…

王二狗遇到的情况就非常适合使用责任链模式。二狗这个预算申请的请求,事先不知道会由哪层领导处理,而各层领导的审批职责就好像铁链一样连接在一起,一个预算请求沿着这条链一直往上传…

责任链模式:
为了避免请求发送者与多个请求处理者耦合在一起,将所有请求的处理者通过前一对象记住其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而连成一条链;当有请求发生时,可将请求沿着这条链传递,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比较常见的springmvc中的拦截器,web开发中的filter过滤器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_第1张图片

2、包含角色

职责链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角色:

  • 抽象处理者(Handler)角色: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包含抽象处理方法和一个后继连接
  • 具体处理者(Concrete Handler)角色:实现抽象处理者的处理方法,判断能否处理本次请求,如果可以处理请求则处理,否则将该请求转给它的后继者。
  • 客户类(Client)角色:创建处理链,并向链头的具体处理者对象提交请求,它不关心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过程。

3、场景推导

现在有一个处理订单的操作,包含参数校验、填充订单数据、算价和落库。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_第2张图片

我们看一下类图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_第3张图片

看一下代码怎么实现的

抽象处理者:

/**
 * 抽象处理者
 */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otected Handler handler;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 handler) {
        this.handler = handler;
    }

    /**
     * 处理过程
     * 需要子类进行实现
     */
    public abstract void process(OrderInfo order);
}

订单信息类:

/**
 * 订单信息类
 */
@Data
public class OrderInfo {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private String userId;

    private BigDecimal amount;

}

具体处理者:

/**
 * 订单校验
 */
public class OrderValidition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Info order) {
        System.out.println("校验订单基本信息");
        //校验
        handler.process(order);
    }

}

/**
 * 补充订单信息
 */
public class OrderFill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Info order) {
        System.out.println("补充订单信息");
        handler.process(order);
    }

}

/**
 * 计算金额
 */
public class OrderAmountCalcuate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Info order) {
        System.out.println("计算金额-优惠券、VIP、活动打折");
        handler.process(order);
    }

}

/**
 * 订单入库
 */
public class OrderCreate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Info order) {
        System.out.println("订单入库");
    }
}

客户类: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检验订单
        Handler orderValidition = new OrderValidition();
        //补充订单信息
        Handler orderFill = new OrderFill();
        //订单算价
        Handler orderAmountCalcuate = new OrderAmountCalcuate();
        //订单落库
        Handler orderCreate = new OrderCreate();

        //设置责任链路
        orderValidition.setNext(orderFill);
        orderFill.setNext(orderAmountCalcuate);
        orderAmountCalcuate.setNext(orderCreate);

        //开始执行
        orderValidition.process(new OrderInfo());
    }
}

4、责任链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 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该模式降低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耦合度。

  • 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满足开闭原则。

  • 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当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可以动态地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修改它们的次序,也可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 责任链简化了对象之间的连接

    一个对象只需保持一个指向其后继者的引用,不需保持其他所有处理者的引用,这避免了使用众多的 if 或者 if···else 语句。

  • 责任分担

    每个类只需要处理自己该处理的工作,不能处理的传递给下一个对象完成,明确各类的责任范围,符合类的单一职责原则。

缺点:

  • 不能保证每个请求一定被处理。由于一个请求没有明确的接收者,所以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被处理,该请求可能一直传到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
  • 对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
  • 职责链建立的合理性要靠客户端来保证,增加了客户端的复杂性,可能会由于职责链的错误设置而导致系统出错,如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5、使用场景

  • 内容审核(视频、文章、课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订单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简易流程审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