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乡土中国》&《万古江河》

这两本书读完有一段时间了,让我自己狭隘的认知被打开了更多,受益实多。但因鄙人的懒惰,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只是对着从kindle中导出的摘抄串联回忆,限于智识浅薄,记性捉急,文中必然有很多遗误之处,望见谅。

将《乡土中国》和《万古江河》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分享是因为我觉得它们是相互对应,彼此联系的——《乡土中国》讲的是中国至少在某一代或者某一段时间内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中国是知其然;而《万古江河》从石器时代开始讲起,直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这一长远的跨度内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的事情,把这片土地上人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的嬗变娓娓道来,对于中华文明是知其所以然



春节在家期间读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当时每每读到精妙之处会让自己许多年内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困惑豁然开朗,或者是让自己对某件事情又有了全新的认知。虽然现在的中国在短短一两代人的时间内高速城市化,但也正是因为变化太快,所以年轻人的新的城市的“理性思辨”的观念会与老一辈的传承的乡土的“感性经验”式的思想碰撞更为明显,双方互不理解。这是读这本书我所想到的,其实《万古江河》中也讲到了近代中国开始城市化年轻人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后再也回不到原本“乡土”的故乡,只能留在上海这种大城市,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与自己的家乡格格不入了。

在乡土中国,所谓礼教社会,从现在往前看的确是腐朽落后的。但是应该明白,之所以如此是受当时人们的认知及生产水平所限制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个人"的现代化,因为科技发展,经济分工细化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有发挥之处,可以完全不依靠他人;但古代不行,无论是开垦土地、穿衣织布、喝水打井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并且保有的,人不在一个团体中就容易受到外来的欺侮,所以必须组成一个整体。而维系一个团体最自然而然的方式是靠 血缘关系,一家人在一地定居并开枝散叶就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在这样村落之中的每个人因为互有关系,就很难用清晰明确的法律关系去约束管理,因为都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埋于斯的一辈辈人,每个人都彼此了解熟悉,如果一个人不遵礼教不守规矩就会被人排挤,所以每个人自觉的遵守“孝悌仁义”这些朴素的道德信条,推而广之在于熟悉的人打交道时就碍于面子口头承诺而无需签署合同——在之前的中国如果签合同立字据就会被认为“见外”,甚或上升到对人品的信任上。但缺少了走程序立字据的习惯使得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会让解决没有依据,这种时候的乡土中国选择根据传统朴素的“人治”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可以想象在乡土中国,通常是有一位德高望重老族长来处理决断家族或者是村落里面的大事,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有别又不可避免,让每个人都可以接受这样的决断也需要不断的教化。因为亲疏有别,所以便有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根据每个人标签的不同,最重要的比如说血缘关系、地域从属又形成了“社会圈子”。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以上这些是中国社会很多现象的本质原因,通过它可以理解很多中国人的行为。


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是回京之后隔离期十四天内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即大有深意,河是黄河,江是长江,黄河九曲、长江浩荡,江河同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分别东下最终汇入了太平洋,是在说中华儿女无论身处祖国南北甚或居于国外,都是同源子孙,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同时,世界文明最早都是发轫于大河周边,与中国文明同期出现甚至比中国更早的中东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都孕育发展出了璀璨文化,也许其他古文明完整的没有传承下来,但是其文化创造也影响了其他文明的发展,所有的大河最终都汇聚于海洋难分彼此,未来世界各个地方的人及其文明也会逐渐的交融汇合成为更伟大的人类文明。

读这本书最大的明悟就是现在的中华文明不是独立于世界其他文明埋头发展的,它是不断受到了其他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吸取其精华更为发展壮大,如同长江黄河东向之中不断接纳其他水系更增其规模——我们中国人永远都不应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科技与文明,海纳百川,这才是真正的大气

我们盼望,今日科技文明、工业生产为手段的市场经济,以及国族范围的民主政治,能纳入中国文化的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能纳入印度文化众生平等的观念,以矫正人类的妄自尊大;能纳入伊斯兰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以匡正人类浪费资源、毁坏环境的错误。这一重要的志业,有待全体人类的自觉与合作。人类过去彼此杀害的罪孽已经太多了。我们必须学会在互谅互信中,彼此扶助,相摛相将,完成人类文明另一次的重大突破。

在上古三代时期,华夏人从其他文明那里学会了马匹的驯服及马车制造、学会青铜冶炼并很快远超当时发展出青铜器文明;在战国秦汉之际学会了炼铁,有了更坚实耐用的金属,引入佛教发展了本土道教经过无数史记的发展终会与儒教一起三教合流形成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唐朝自不必说,万邦来朝,皇帝号“天可汗”,胡人可入朝为官,盛唐气象当为中华民族的最顶峰。

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 

自唐以后,因国势衰微,中华文明趋向保守,武力羸弱的宋朝强敌环伺,对于夷夏之辨十分看重,可以理解是为了保住自己文明的心气不缀,但也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从之后明清锁国政策错过了与世界发展交相辉映的机会,最后终于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开始了丧权辱国的百年。如果中华民族能有机会一直与世界其他文明保持紧密的联系,我相信一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必不至积弱至此。

·唐代帝国的华夷胡汉意识并不强烈,宋人则于夷夏之辨,十分认真;而民族意识于普世帝国理念,终究如圆凿方枘,不能相容!

·封闭的锁国政策,当然昧于实际的情势,不仅关不了已经长期进行的海上贸易,更逼迫中国海商与日本人合作,在沿海建立基地,进行不经官方许可的贸易。这些国际性的海上冒险集团,性质在商贩与海盗之间。中国称为“倭寇”的集团,当时人即指出不全为日本人,其中夹杂了许多沿海铤而走险的中国人。

·在西方列强角逐于风涛之间,强力建立殖民帝国时,明廷对于已在海外有基业的中国人,取缔防范!以致华人只能以非法手段,全仗民间财力物力,与西方诸国及日本抗争于海上。过了16世纪,中国遂不再有参加海上竞争的机会了。

·中国在康熙时代颇能知己知彼,以务实态度处理外交。乾隆则自大心态作祟,不能合理地面对外人。乾隆号为盛世,其实已衰败了。

许倬云先生并非大陆人士,是华人史学家,但其对中华历史的研究应是不输当世;费孝通先生一样,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开山始祖一般的人物,这样的大佬写的非专业能看懂的书感觉是对我们的照顾,让我们有机会一窥真知。

以上所叙,不知所云,若有偏误,烦请见谅。

我太困了,写不下去了,以后有机会再修改吧。

2020年3月30日 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分享——《乡土中国》&《万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