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零”上线,电影监管将实现“触手可及”

综合摘编丨木木

电影壹壹零上线了!

近日,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电影市场违约大众举报平台“电影壹壹零”小程序悄然上线,影迷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实现对于电影票房的监督。通过将证据照片和相关信息上传至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就可以实现对于偷瞒票房行为的举报。

电影票房生态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重点,偷票房、票补乱象、包场刷票等现象在近年不断出现,电影行业的正本清源迫在眉睫。

电影行业乱象频现

近些年电影行业并不平静,被称为“制片、发行、院线的权利游戏”的电影票房造假事件频频出现,对于大众而言也不再新鲜。

国产电影的票房造假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动画电影《阿童木》的票房注水事件,《阿童木》于2009年10月23日在内地上映,随后发行方光线影业放出了“《阿童木》首映3日票房过4000万元”的消息,不过《中国电影报》之后公布这个电影首映三日的票房却仅有1700万左右,跟发行方公布的票房数据相差甚远。之后经过部分媒体的调查,存在着票房造假的现象,同期上映的《特工008》《倔强的萝卜》也同样存在虚报票房的情况。

之后,票房造假的事件并未得到遏制。2010年《赵氏孤儿》被曝出存在“偷票房”行为,观众在影院购买的《大笑江湖》的电影票被影院偷换给《赵氏孤儿》。2013年《盲探》上线后某影城被曝出以“零食优惠套餐”的名义售卖手写电影票。2014年《魁拔3》被怀疑通过自购票房的方式进行票房造假,2015年的《捉妖记》被曝午夜时分的场次场场爆满,上座率竟然达到108%。

之后几年间,《港囧》《叶问3》《哆啦A梦》《大鱼海棠》《傲慢与偏见》等多部电影均被曝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票房造假行为,《港囧》的“幽灵场票房造假”事件也一度引发大众热议。去年《最后的我们》被曝光退票数量达到38万张,涉及票房量高达1300万,在国产电影票房造假史中再次留下了一笔。

在票房造假之外,各家电影发行方和不同网络售票平台之间存在的“票补”战争也在不断将电影行业生态推向恶化的状态。持久且大范围的低价影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影迷走进影院观影,而一旦票补退潮,因低价而走进影院的观众不再成为市场增量。

与高额票补相伴的“锁场”、“刷单”、“强行搭售”等行为,也对电影生态起到负作用在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粉丝自行“锁场”,用每场只买一两张票的方式来保住该部影片的“高排片”,最终招致一片骂声。

政策出台重构行业生态

电影市场乱象频出,呼唤行业监管加以规范。

早在2005年,电影局就颁发了“关于转发《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该细则主要对票务软件管理、电影院票务软件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硬件方面,国家电影资金办也发布了《关于规范影院票务系统硬件配置工作的通知》,对影院票务系统硬件设备的审核验收、升级更新等工作进行了规范。

之后的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对2013年出现的“偷票房”造假事件重拳出击。

在2016年广电总局推出的《关于开展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中,26种违规行为被详细列出,并且广电总局要求影院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6年3月20日期间进行自查,若院线存在偷漏瞒报情况,则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票务软件商如果被查实软件产品留有篡改数据的技术漏洞、配合影院篡改票务数据的,软件商的准入资格就要被重新设定。

进入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实施,通过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把实践中已经推行的改革举措写入,如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等,其中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这项法律也将进一步推动电影行业生态健康发展。

2018年,“票补新规”也成为当年电影行业的关键规定。发行方、制片方、院线方不允许进行网络售票平台补贴投放,电影票的销售价不能高于结算价也不能低于最低票价,同时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其中系统服务商收取1元,网络售票平台收取1元,院线以及影片的投资方都不能参与分配。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于“票补乱象”的治理可谓大有裨益。

而在今年开年,春节档热播电影盗版成为了电影行业的焦点现象,相应的“治理盗版电影”也再次被提上日程。在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微信对公众平台中存在的未经授权、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行为进行了处理,覆盖《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飞驰人生》等院线电影的盗版内容。处理行为还对涉及盗版版权电影的文章进行删除,同时对于侵权严重的公众号进行注销账号。

结语

电影市场中屡屡出现的数据造假现象和侵权现象,终究难逃一个“利”字。无论是制片方、发行方还是院线方,三方之间的利益纠葛和不完善的监管使得行业乱象不断滋生。

针对偷漏瞒报票房、版权偷盗、不公平竞争等电影行业乱象,精准出击解决问题,维持电影市场的良性运行,多方应该共同发力,从而维护电影市场合理的运作机制。

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陈鹏曾经指出,当前对于电影的管控非常艰难:“行业成长的速度太快了,叠加因素过多,结构压力过大,资本盲目过渡,系统研究过少”。但是,对于电影行业的乱象治理仍然不能放松。

从法律方面来看,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规章政策以及法规,实现制度上的正本清源。同时在行业方面,实现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自净,仍然需要行业在相对混乱的生态中不断努力。

另外,大众也不能袖手旁观,观众同样需要对电影行业的生态进行主动维护,避免发生恶意包场刷票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监督,从而督促电影行业秩序日益规范。

通过三方协同,形成良好的电影行业生态环境,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观影习惯,在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资料来源:北京商报、新浪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壹壹零”上线,电影监管将实现“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