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那种,“OkR”(类似于目标管理)训练营比较感兴趣,一期“Okr”共108的天,费用应该是3999元左右不等,公众号里也经常有人开直播,以前我每次都是很积极的参与。
上个月的时候,考研复试通过,以我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是继续工作?还是去读研?我第一时间寻求了曾经很信赖的教练,如上图所示,通话+聊天时常,接近2个小时,我们沟通梳理后得出的结论是:放弃读研,继续上班。
巧的是,教练的老公跟我报的是同一个学校,只是她老公是非全,我是全日制。在接下来一个星期中,我那天和教练沟通达成的共识,完全被推倒,现实让我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我要去辞职读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怀疑,这种教练沟通寻求外来帮助获得选择是否有效。
一个小女生分手后想要回家乡发展,问一个心理咨询师,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在杭州?还是宁波?
他是这样回答的:
你好。选择杭州还是宁波,对你来说是一件难事,对我来说却不是。你问我该怎么选择,那我当然选择杭州了。人美景好,好吃的又多,最近几年经济发展也快,动机在杭州嘛。
「可是……」,也许你会问,「工作压力太大怎么办?」「房价太高怎么办?」「没有朋友、远离家人怎么办?」对不起,那就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了。毕竟这是你的人生,你在杭州生活可能会领受什么苦,我是半分也感觉不到的。
你看,我作为一个陌生人,能给你的信息就只有这么多了。一个人在为别人出主意,常常也是在夸耀自己的选择明智。我自己选择了杭州嘛,当然就觉得它是对的。如果你觉得我的这个建议不太负责任,在这件事上,我本来也没什么责任可负啊。
我有一个隐秘的常识,说出来可能会刷刷掉粉,可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那就是:「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关心你的选择和命运」。别误会,我这么说,并非厌倦你的问题和来信,或者对你本人有什么情绪。此刻,我好奇你的选择,可是等我写完这封信,我估计就会把这件事给忘了。而且我相信,你也有你隐秘的常识:你其实也并不会那么认真地听我的建议。这是对的,否则的话,你犹豫了这么久的人生选择,如果就等着我这个陌生人三言两语来决定,那也太草率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陌生人寻求建议呢?我觉得,这是因为你有些焦虑,人一焦虑,就会逃避选择。
据说现在这个社会,最流行的两种学问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相应的,我也把选择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选择」。你要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正如你正在比较选择不同城市的利弊得失。在这种决策模型下,你所想要的,其实是怎么能获得完备的信息,能帮你准确地预测未来。这种决策模型的弊端是:一来,谁也没有办法获得能够预测未来的足够完备的信息,毕竟没有这样的超级计算机,二来,你其实并没做什么选择,你只是计算和加工信息。这种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你的投入和产出做精确的计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和你一样的选择:这不过是比较数字的大小而已。
而另一种选择,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与财务选择的「向外求」不同,这个选择是「向内求」的,是你需要问自己的。因为它的选择依据,不是财务的投入产出,而是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而去哪个城市,会更符合你成为那个自己的标准。
是的,我们经常会忽略,去杭州、去宁波,或者在什么小城市发展,每个选项背后不仅有经济学的考量,每个选项背后,都有一个可能的自我。而你的选择,会让那个可能的自我,有机会变成现实。
我觉得「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所以很多人更倾向于用经济选择思考问题。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在做心理选择的时候,你的后面是没有人可以倚赖的。你的前面倒是有一些不同的、可能的自我。你就是那个决定拍板的人,那个签字画押的人,那个给出终审判决书的人。
所以在选择到哪个城市生活之前,你要先做一个选择,就是你要做的究竟是「财务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如果是后者,你就别问别人了,没有人有答案,除了你自己。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选择的全部依据。别去想将来的事业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人生偶尔是可以掷骰子的,谁都有走一步看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毕竟我当年也曾设想自己会流浪街头,现在却只能在温暖的空调房里望街兴叹了。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祝一切顺利!
直到我看到陈老师这段话,我才恍然大悟,我的那次心理疏导并不专业,因为教练也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她只是业余加入了某个团队,她只是在给我算【经济选择】,教练跟我虽然没有见过面,大概觉得那天的疏导是个失败,因为我后来选择了跟当天完全相反的路,教练也没有收费。
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坚定的,而那个关于【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选择,只能你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