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它以憨态可掬的形象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大熊猫常见的是黑白相间的体色,其实也有白色和棕白色的大熊猫,数量也是及其稀少。
白色大熊猫
秦岭南坡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保护区之一,在该保护区多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相关资料记载,据介绍,在该地区发现白色大熊猫较早的一次是1990年11月22日,当时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查时发现的,这只大熊猫身体大约高0.7米,除眼圈、四肢的端部外,身体其它部位均为白色。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
在2019年5月25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世界上第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是在4月中旬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摄录下一张大熊猫影像,影像中清晰显示熊猫全身毛发呈白色、眼睛为红色,正在穿过茂密的阔叶林。科研人员根据这只熊猫的外部特征和体型判断,这是一只青年熊猫,年龄大概在1-2岁。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
据相关专家介绍,卧龙拍摄到的大熊猫,表明在卧龙区域大熊猫区种群中,存有“白化”突变基因。这种白化突变对熊猫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棕色大熊猫
棕白色大熊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截止2019年,有科学记载以来世界上一共仅发现过六只棕色大熊猫,发现地点均为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陕西秦岭山脉核心地区。
第一只棕白色大熊猫
1985年3月26日汉中佛坪县岳坝乡当地村民发现一只棕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一个海拔大概1200米的河谷中,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很快就康复了,然后被送到西安动物园生活,并取名叫“丹丹”,丹丹的名字也是潘教授所取——“丹”与“单”谐音,第一个“丹”,代表 “红色” ,因为它毛是棕色还有点泛红;第二个“丹”取“单独、唯一”之意。当时丹丹的年龄是13岁,体重有60多公斤。
熊猫专家潘文石说:这只雌性大熊猫棕色和白色相间,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世界上唯一一只棕色大熊猫,在世界动物史上竖起了棕白色大熊猫的里程碑。
1986年9月13日“丹丹”产下2个幼仔,一只生下便水肿死亡,另外一只也在两天后死去。1989年8月31日“丹丹”又产下一只健康的雌性幼仔,并取名“秦秦”,“秦秦”身体颜色和普通熊猫一样,也是黑白相间,并没有遗传妈妈的棕白色毛发。
雌性熊猫“丹丹”于2000年9月7日上午10时35分在西安动物园死亡,死亡时“丹丹”已经29岁(相当于人类80高龄的老人), “丹丹”的标本现在还保存在佛坪自然保护区。
第二只棕白色大熊猫
在1990年2月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发现一只成年的棕白色大熊猫,但当工作人员试图再靠近观察时,它跑进了茂密的竹林,并且再也没有出现。
第三只棕白色大熊猫
1991年6月,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梁启慧在保护区海拔2600多米的南坡松花竹林中发现的,同时发现了一只黑白色和一只棕白色大熊猫。黑白色大熊猫大约75公斤,棕白色大熊猫大约15公斤,它们一前一后在竹林中活动,经工作人员判断它们应该是母子关系。
第四只棕白色大熊猫
第四只棕白色大熊猫是1992年在佛坪周边的长青保护区发现的,名叫“棕宝宝”。
第五只棕白色大熊猫
2009年11月1日,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例行巡山,在竹丛中发现这只幼仔,在这只幼仔的周围,还发现了一直在觅食和监护它的妈妈,幼仔身上虽然是棕白色的,大熊猫妈妈身上却是黑白相间的。这是有科学记载以来世界上第五只棕白色大熊猫,也是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第四只棕色大熊猫。这只棕白色大熊猫被起名叫七仔。
在之前发现的棕白色熊猫知只是毛发呈棕白色, 七仔不但拥有棕色毛发,它还有完全棕褐色皮肤,这是格外罕见的。
第六只棕白色大熊猫
2018年3月,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观测位点拍摄到一只健康的成年野生棕白色大熊猫个体,共拍摄到3张照片和1段时长10秒钟的视频。
棕白色的体毛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很多动物的一种原始性状的表现,那么在秦岭发现的体色为棕白色大熊猫很可能是它的一种返祖现象,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关,当地的土壤和水源可能对熊猫的毛色也有影响。
无论白色和棕白色大熊猫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