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经》——摘记(13)

庭燎

夜如何其[1]?夜未央[2]。庭燎之光[3]。君子至止,鸾声将将[4]。

夜如何其?夜未艾[5]。庭燎晣晣[6]。君子至止,鸾声哕哕[7]。

夜如何其?夜乡晨[8]。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9]。

【注释】

[1]其:语尾助词。[2]央:尽。[3]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立在地上的大烛,由苇薪制成。[4]鸾:铃。此为旂上的铃。将(qiāng)将:铃声。[5]艾:尽。[6]晣(zhé)晣:明亮。[7]哕(huì)哕:铃声。[8]夜乡晨 :天将亮。[9]旂(qí):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

【赏析】

这是一首记述宣王中兴的诗作,为问答体诗,每章前半部分,摹写宣王的问和夜人的答。宣王由于关心国事,牵挂上朝时间,夜不能寐,一遍一遍询问更时。此问彼答这一类型,极具特色,在《诗经》及后世的诗歌中都不多见。诗作每章后半部分笔锋转向,描写的是众臣子对上朝的重视和对国事的尽心,他们天不亮就纷纷驱车来朝,恭敬等候。如此君臣对照,两相呼应,展示了一种积极蓬勃的政治局面。

周宣王名曰姬静,他之前是无道的厉王,暴虐残忍,多为世人诟病,他之后是昏聩的幽王,“烽火戏诸侯”,最终葬送了西周。位于两者之间的宣王,可能是因为从小际遇非凡,心性得到磨炼和升华,成为了一个“中兴之主”。他勤勉于政事,在位四十多年,励精图治,内安百姓,外伐强敌,西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振兴。此诗描摹的,就是“宣王中兴”这一场面的形象诠释及其得以出现的原因。

在具体的组织行文中,作者别出心裁,没有描写大的局势,也没有人云亦云地说些歌颂的套话,而是从一个侧面入手,抓住了一个细微但极其典型的瞬间,反复渲染。宣王为政勤奋,他在接受朝见的前夕,认真准备,悉心思考,以致夜不能寐,因为生怕耽误早朝的时间,一夜中多次问夜人“夜如何其”。虽然话短意浅,并且在作者的加工之下,没有丝毫特别情感的表露,但由于反复出现,历时较长,显得意蕴深远,形象地描绘出了宣王迫切焦急并且唯恐延误上朝的心情,生动至极。

“夜未央”、“夜未艾”、“夜乡晨”三句,是对宣王反复询问的回答,答者是守候在宣王身边的“鸡人”,也就是当时的报时之官。鸡人掌管城中的鸡和其他牲畜,懂得观星,熟知各种计时器具,能够在黑夜中辨别时间,待到祭祀或上朝时,由他来司晨、叫醒百官。诗中,鸡人的回答,俭省而优雅,呈现出尽责的态度和谨严的职业操守,得体至极。一位普通的官员都能如此干练尽职,朝廷的有序和高效可想而知。这一描摹,也从侧面深化了诗作主旨,反映了宣王的治国之能。

鸡人是如何辨别时间的呢?宣王寝房外面又是什么样子?作者显然不满足于仅仅给出一个简短的对答。他像驾驭着一台摄像机一样,先在近处捕捉到一个近景特写,然后慢慢地转向窗外,将镜头渐渐伸长,把寝宫外面的情况摄入镜头之中,如此反复多次:首次为“庭燎之光”,庭中蜡烛光明亮堂,远处没有一点亮色,故而鸡人说“夜未央”;第二次“庭燎晣晣”,烛光不如原来的明亮,但依然清晰耀眼,可见天色将曙,夜幕渐稀,四周已有微光,夜未艾将艾;第三幅是“庭燎有辉”,天已微明,烛光暗淡,已经可以看到其上的烟气缭绕,即为“夜乡晨”。

如此三章,笔触划过来又划过去,在寝宫内外往返数次,“镜头”所摄之景悉数简练,但所含意蕴则深远浓郁,并且在相似的重复中将张力叠加,即使是在现在,亦显得非常经典。

诗作中并非只有极具动感和连贯性的画面,还有着非常巧妙的声音营造。在诗作每章的后半段,作者再从听觉入手,继续填充他营造出的纯美意境:首段“鸾声将将”,一阵依稀可闻的叮叮当当声,撕破幽暗的夜幕,远远传来,由于距离稍远,清脆稍减,悠扬骤增,锵锵不绝于耳,由此可以判断出奔来的车子还比较遥远,数目不多,渐闻渐止;第二章“鸾声哕哕”,则是规律而节奏的叮当之声,清脆悦耳,并且急促有力,欢快而慌乱,表明车子已近,人数渐多,另外,选“哕哕”而不用其他,急促中显出一丝节制之感,表明诸侯放慢了车速,既是对王宫禁地的敬重,也是体恤君王,避免嘈杂之声搅扰到其美梦。

诗作全篇,对于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并且在细微处的把握准确至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章中,臣子们都已悉数到达,在朝堂外毕恭等候,“言观其旂”,都慎重、平静地看着半空中渐渐升起的旗帜,做最后阶段的准备和等待。这里的旗帜,可以扩展开来,被理解为朝廷所有的纲要和政策。以及朝廷的威严。臣子目光悉数在此,反映出他们一心维护朝廷的权威,认真遵循君王的驱使,严格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显得有序、谨严、同心协力。另外,旗子的随风飞扬,也显示着宣王王朝的意气风发、如日中天,昭示了其美好前景。

此诗中,宣王勤于朝政,严肃纲纪,没有正面铺陈的臣子们,也被烘托得忠心耿耿、积极用心,显得形象高大光明,如此上下齐心,才有后来的国之中兴。这一点为后世历代的统治,提供了极高的政治借鉴和规劝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诗经》——摘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