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虽然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可它的格局很大,有阿富汗战争、种族歧视、阶级差异... ...每一个点都足以撼动人心。
哈桑是阿米尔心结所在,是让他良心难安的人。阿米尔无数次想忘记,可就是做不到。因为他面对的是对恶意毫无怨言,对他说出 “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哈桑。
01
哈桑名义上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其实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因为母亲是哈扎拉人,鲜明的等级制度从出生就限定了他的父亲只能是低等的仆人,不能与亲生父亲相认,终身伺候少爷起居。
每天早晨他会早早的起床,在阿米尔起来之前做好早餐、熨烫好他今天要穿的衣服、和父亲去市集采购事物,阿米尔有需要就陪他玩,不需要就干其他活。
有一种人他的生活不由自己决定,但他却比随心所欲的人活的开心,哈桑便是如此。阿米尔是他要照顾的人,他陪他玩游戏、听他讲书里的故事、鼓励他、帮他排忧解难、保护他,毫无怨言。
很多了解阿富汗的人都说:“阿富汗是没有希望的地方”。一方面是外敌入侵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国内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就像纳粹憎恨犹太人一样,阿富汗的普什图人仇恨着和自己信仰不同的哈扎拉人。因为是主体民族,所以普什图人不断打压哈扎拉人,看不起他们、鄙视他们、骨子里认为对方低贱,只配为奴供自己驱使。
长久的打压奴役,使得哈扎拉人不得不接受这不公平的现实,他们是一群坚定信仰到有些傻的人。每天晚上定时向真主安拉祈祷,尽心尽力为雇佣自己的人干活,受到侮辱也咬牙忍受。
哈桑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不会反抗,除非有人伤害阿米尔,他不懂拒绝,更不会记恨。他本应是那个最该反抗命运的人,可他却成了所有人里最知足的那个。
读这本书之前我从不认为世上会有这样的人存在,仁慈到近乎神话的地步,可他确实生活在世界的一角,至今仍生活在阿富汗的哈扎拉人就是证明。
02
如果没有意外,哈桑应该会像他父亲一样伺候少爷直到老去,改变哈桑命运的是12岁那年的风筝大赛。
风筝比赛是阿富汗的传统活动,无论是和平时期或是战火纷飞,他们都会放风筝、追风筝,这个活动像信仰一样长在了他们心里,只要活着便会继续。
阿米尔对所有体育活动都不擅长(在他父亲眼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除了放风筝。为了博得父亲的关注,他很渴望能夺冠。
比赛那天,阿米尔很紧张,哈桑想尽办法安慰他,两人协力割断了第二名的风筝线成为了冠军,如果此时再能追上第二名的风筝那就是最完美的胜利。
哈桑是追风筝的好手,傍晚时分,他带着追上的蓝风筝回家,路上被他用弹弓威胁过的阿塞夫三人挡住了,他们想要哈桑的风筝,哈桑不给,他知道不屈服的下场,可他想为阿米尔获得荣誉。
当阿塞夫讽刺他:“阿米尔只在没人在的时候和你玩,有客人的时候却从来不带你,你这样为他值得吗?”
哈桑怯怯的说:“阿米尔少爷和我是好朋友。”
为了阿米尔的胜利,他被强暴了,而此时他口中的朋友在街角看着他被伤害却不敢动一下。
哈桑没读过书,不识字,但他有一颗通透的心。明明他才是那个被伤害的人,却要为阿米尔的内疚买单。
当阿米尔把石榴打在他身上试图激怒他的时候,他将石榴抹在自己脸上,问他:这样你舒服点了吗?
当阿米尔为了逃避内心的不安污蔑他偷东西的时候,他哭着承认,收拾行囊和父亲离开。
战争爆发之后,阿米尔和父亲离开阿富汗去了美国避难,帮忙看家的拉辛汗身体不好,他找到了哈桑,哈桑听说昔日的老爷需要他照看房子,很快就搬了过去,住曾经的下人房,等昔日的少爷回家。
这期间他一个孩子夭折了,过了几年妻子终于平安生了个儿子,不久曾经抛弃他的母亲找到了他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了六年。
后来俄国人被赶走了,塔利班(普什图人里的极端种族歧视者)占据了喀布尔,他们大量屠杀哈扎拉人,哈桑为了守护房子被枪杀了,他妻子也被杀害,留下了年仅六岁的儿子索拉博。
03
哈桑的一生是很多处于战乱中阿富汗哈扎拉人的一个缩影。命运不由自己选择,生死掌握在当权者手里。战争来临,有钱有势的人可以去别国避难,满腔热血坚守下来保护国家的是这群备受欺凌的哈扎拉人。
虔诚信奉的真主给不了他们安全的环境,只种了一颗乐观的种子在信众心里。就像《冈仁波齐》里不惧艰难一步一拜的信徒,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通过跪拜获取内心的平静。
索拉博说自己的父亲哈桑:“他从没有针对过任何人,为什么别人要伤害他?”
有些残酷找不到理由,就像战争让阿富汗孩子没有童年和父亲。哈桑是不幸的,他一生付出太多承受太多,同时他也是幸运的,选择善良并且从未动摇,他能坚持善意对人无愧于心,虽然短暂,但也曾获得过全心的父爱、母爱,有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妻子。
我是lemon青柠檬,90后女程序员,感谢阅读,你的红心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