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成长》第一章读后随笔

当拿到《优势成长》这本书时, 第一时间翻开看。 有一种真实的感受就是作者的写作角度和观点可以让大部分读者产生共鸣。看着看着大部分的人青春心酸奋斗史油然而生。书中所写所述是大部分人的耳熟能详的真实经历。但能像作者这样把大部分难以启齿, 刻苦铭心的含泪心酸奋斗史,且敢于直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不堪一击的过去,书写得这么有感染力, 这么积极向上,还能让读者也从自己不堪一击的过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这确实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凭借这一点作者就已经是少数人了。

既然是大部分人都可从这本书上翻过自己过去的心酸奋斗史。身为一名草根老师,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因为自己目前仍然属于大部分人中 不起眼的一员。其中自己与作者笔下以下几个观点产生共鸣:一 ,选择错峰的人生    二, 成为极少数的原则  三,前进的正确姿势

首先是选择错峰的人生,尤其是列举排队,错开上下班高峰期这两个例子时,感同身受。毫无疑问, 自己确实也有两段相关的刻苦铭心错峰的错峰经历。一段是长教训, 一段是教会别人错峰。

先谈谈职场小白高峰教训的经历:源于刚刚踏进社会时,自己也是俗人一枚。职业城市 选择的也是古往今来地球人都向往的理想城池(北京首都)。北京的拥堵大概也是家喻户晓的。在京城过的第一个国庆节。京城国庆氛围爆棚。 自己也是怀着十二分兴奋地规划。国庆当天决定去动物看动物世界。然而理想是丰满和美好的。现实是骨感和残酷的。出门登上地铁, 可谓人山人海,寸步难行。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后浪推,双腿压根不听使唤, 直接被推着向前迈进。半天时间过去了, 没走几站地,自己仍然在地铁里,思想合计以这样的前进速度到动物园只得看看星星月亮,看动物酣睡了。 最初的兴奋不知不觉转向莫名地失望, 甚至说绝望也不过分。于是当机立断, 决定不去动物远了,想回去。一回头发现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人, 转身那是梦想。后无退路, 前路不明。自己当时就像热锅上急得汗珠子都下来了。正在自己大脑飞速寻找出路时, 到了一个站, 门开了。 下意识的走出来了。来不及看是哪里了。总算逃离苦海了。如释重负。后来在附近随便找个安逸的书店打磨时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打这次撕心裂肺的高峰经历后,错峰认知简直就是一步越上了10级台阶。 从此往后不仅是国庆节,是所有节假日的画风不是向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宅风,就是各种人际罕见的小众景点风。也是打那开始get了一项吃喝玩乐新技能, 搜索各种交通便利无人问津的小众景点能力。美美看到圈内某某被挤成相片了,拍照还得P掉闲杂人头;自己不是拉仇恨来的,自己的画风放养过去都是美到极致的景色,随便街拍(虽然摄影技术很low)。

由于自己生来受家庭爹妈的影响, 没心没肺却乐善好施。有一次和一位女生同时参加一个培训, 第一天得知她的地点也很远,但是她真的很认真很好学。但是方向跟我一个方向。于是第二天结伴同行。早出高峰时期, 是没法错开, 最多就是早起,但是可以很好地利用高峰地铁碎片时间学习, 那时候,我就给她讲, 我们可以在地铁里练课的。然后每天早上都会在地铁里相互练课。

下午结束培训时间也是高峰期,我就是属于真的挤怕了,心理阴影一大片。所以小伙伴们都着急忙乎赶地铁时 , 自己每天都是悠哉悠哉地在附近美美吃个饭, 然后溜达溜达, 一天高强度培训的疲劳恢,身体大脑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 找个安静的地方,完成当日的任务。错开了高峰期回去。典型的生活享乐主义, 啥火都下去了。

第二天就把给这个着急回去的女生讲了这个时间效率和生活工作质量性价比问题。首先给她分析, 现在回去, 自己培训了一天, 累是肯定的,还要挤两个小时左右的地铁, 错过了饭点,又累又饿,身体大脑严重透支, 简直就是自我虐待。回去还得觅食,还得着急忙乎地完成当日任务, 写到凌晨。第二天又要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负重前行。整个就是恶性循环。

建议她加入我的队伍, 把挤地铁那两个小时用来好好按时吃顿便饭, 溜达溜达,完成任务, 而后启程回去。这样不用委屈虐待自己的胃也不用牺牲自己的睡眠, 更加不用在地铁里挤满嘴都是泡,看谁都火冒三丈。整个人简直就是愤怒小鸟的人类版在线。

大概她也是第一天被挤得怀疑人生了。于是经过自己的一番真情流露苦口婆心,她加入了我的队伍。最后她感觉太棒了。

错峰的人生,首先成不成为少数人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时间价值感要提升。时间价值感提升应该是成为少数人的必备条件之一。

那么现在看看成为少数人的原则,在这里只想谈及自己感触最大的一点,就是“不说话, 用作品说话。与其群聊, 不如利用同样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 为了不留给纸上谈兵的人, 未来只留给有作品的人。“这几句浅显人人皆知的话真的触动心弦。读到此处时, 重新审视了自己, 认真反思了。自己确实废话太多了。很多时候聊开了, 杀不住车了。加之心直口快, 没心没肺的性格,因话多,且不走心走肺不走脑只走嘴巴得罪人了, 自己都毫无不知情。言多必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点自己真的应该好好克制。不应该把大好的时间花费在聊天说话上, 不应该贪图口出狂言之快感上。就算要说话, 也应该对自己所说内容稍微过一下愚笨的脑子, 稍微分一类别, 别出口伤人还不自知。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饭可以乱吃, 话可不能乱说。

最后对作者笔下“前进的正确姿势”感同身受。作者提到的重复, 孤独, 内部动力以及专注。以上自己都一一经历过。时光回到刚刚踏入教育行业时, 因为自己并非教育专业科班出身, 教育方面真的是一张白纸。踏进教育唯一的优势就是亲和力很好, 天生招孩子喜欢, 当然自己也特别喜欢孩子。再者就是妈妈是老师。

身为一个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很一般),由于不喜欢商场上哪些弄虚作假, 尔虞我诈, 一味地利益至上的商业模式,最后在众多的行业中选择了和自己价值观最接近最心安的教育行业。当然很多人会说现在教育乱象很严重, 瞎忽悠乱收费。对此自己也心知肚明。 但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管不了别人, 起码可以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我自己可以用心对待自己手里的每一个孩子。比起五花八门的商业产品,自己无法保证质量, 有时候明知道东西不咋滴, 为了所谓的生产和业绩不得不去违背良心忽悠别人。自己的性格是真的忽悠不来的。全部写在自己的脸上了。

对于一个非科班出生的自己要涉足教育行业, 真的困难重重。尤其是进入美式的教育培训机构。就自己那点三脚猫英语水平, 讲老美的课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常常跟朋友提及自己入职培训的经历, 自己真的拿出来吃奶的力气,比高考还要拼的那种。高考如何有这么拼, 考不上清北, 考个复旦应该可以的。当然前提是自己很认可这套教育法, 很喜欢教育。入职培养期间, 一共是14天,每天晚上回来, 除了完成安排的任务教案之外。自己额外主动找邻居练课, 一直练到自己可以完整把流程顺下来才会睡觉的 。现在想想非常感谢邻居当时拨出宝贵的时间听我练课。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后自己被分到一个第二大校区。在那个十分成熟校区,拥有辉煌业绩的大校区, 很多资深的老师, 自己真的在那里成长了很多很多。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老一辈半个知识分子爹妈保护得过度了。什么人情世故啊, 人生目标啊, 职场道道真的一片空白。完全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傻呵呵的怀中满腔爱娃热情的小白职场形象。只知道好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别的根本是一片空白。连上级给颁发个荣誉奖, 都觉得很意外的那种。觉得自己没做什么特别的,怎么还有奖励。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抱怨公司不好, 很负面的时候。 自己永远都是孤独的。每天都是默默地去练课, 认真写自己的逐字教案, 上级批改还给教案评语:哪些话不用写的。自己觉得什么都不会, 写出来能理顺上课思路。每日默默地听老老师的课, 默默地去看很多教育相关的资料。特别像一个对教育如饥似渴的青蛙一族。这样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经书”节奏真的坚持了一整年。

结果也没有辜负自己的默默努力。家长各种锦旗,第一季度的公开课调查问卷, 自己手里所有的班级有一半以上填写打算续报下一年的。自己与家长的第一个季度的沟通缴费录音被调出来分享。因为家长太直白了,就冲我这个老师把费用给缴了(当时自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第二年带同样级别的班级时,真的很顺利了很省力了。因为第一年真的一刻不敢偷懒, 脚踏实地默默地耕耘。也非常感谢那段心无杂念特纯的默默耕耘的时光, 为自己现在的教学奠定了比较扎实的习惯和基础。自己虽然没有在职场了,现在还是坚持一直学习。去一般的机构, 很容易看出问题来, 且可以给出一些有效的改进建议。

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另类, 不合群。也可以理解为社交障碍患者。同事就给起了个绰号“小太阳”。还有鼓励我的“是金子都会发光的”。每日都这么积极向上。当时没有太把这些外界的评价当回事。只顾做自己眼前的事了。典型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的类型。

其实自己也会因为很多职场的不良的人际关系, 有一过一万个离职的念想。自己没有被这些不开心的人际纠纷绊倒了。其实也是擦边属于比较孤独, 专注的类型。

职场唯一的缺憾就是自己属于晚知晚熟的特别纯的那种类型, 只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没有任何的规划和目标, 所以当时很多职场的机会并没有把握住, 更加别提争取了,压根没有这根弦。所以没有大家那种辉煌脍炙人口的成就。就是一个默默无闻地螺丝钉角色。有过冬奥会双语小记者评委和全国优秀指导师的称号。但是自己觉得这种头衔太虚了,没什么含金量, 完全是看你跟活动策划人的关系如何。所以基本上不提这茬。个人比较务实, 务虚在娘胎里就没有学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谁也不知道会如何, 但是自己仍然会坚持脚踏实地地成长。不懂什么叫借助外力, 更不懂弯道超车。大概源于自己活着没什么野心有一点关系。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各异, 决定每个人可做的贡献不同。余生不求功成名就, 名利双收。 但求自己可以尽自己的一己之力帮助到身边的人,不危害社会就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势成长》第一章读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