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关系力1.3 让对方多说-20200603

【精时力学习日志·小可爱版】
本训练营:阅读营·关系力
学习书籍:《人性的弱点》
学习日期:2020年6月3日
学习主题:1-3 让对方多说

1 [我学]在课程中的收获:

1.1 温故

(1)用不同方式对待朋友、客户和家人
①@晴朗:对待朋友和客户会比较为对方考虑,但对家人会直言不讳地指出“你就是错了!”。通过课程学习,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意识到让对方舒服地接受更重要,不能因为家人是最亲密的人,就不考虑说话的艺术性。
②崔律就与家人相处这件事,分享了自己的妹妹刚毕业时的例子,并且分享了在这件事上自己与妹妹的对话。在这里我截取几个关键的对话。
崔律:你在公司里面对你的同事、对你的领导,也是这样脾气非常的不顺吗?
妹妹:当然不能够啊。
崔律:为什么家里人对你来说是最重要和最亲密的人,你却把脸色给家里人看?对外人你反而要和颜悦色,对他们要考虑用语和用词呢?
妹妹:难道我在家里还要去掩盖我的情绪吗?家里人都是最亲密的人,难道不应该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吗?
崔律:对呀,你可以有情绪,你可能对工作有各种不满意,有各种不顺心,各种不如意,各种暴躁。当你有这样的情绪的时候,我请你对外面的人发泄。但是我们是家人,我们是自己人,反而不能把这些坏脾气带给我们的家人,因为你伤害的是自己家里的人。
【我思】昨天在跟流水和映琼聊天时,我也提到了这种情况,对同事、朋友、学生我会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甩脸色给他们看,但是对家人,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摆出一副臭脸。比如,今天早晨上海中雨,不能去外面散步,于是我在客厅里跟妈妈语音聊天,前面还好一点,说要挂掉的时候,我妈又问我有没有打电话给我完全没印象、一点不熟悉、现在在上海打工的表侄儿,我突然就爆发了,我说“我都快忙死了,你还”后面的话没说完,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爆发,直接跟我妈说“不说了,我挂掉了”,然后就结束了通话。打完电话的第一反应是这几天冷静一下,暂时不给妈妈打电话了。打电话次数多,我的情绪压力积累越多,无处释放,总有一次会爆发。
虽然在学习关系力,虽然想提升跟家人的关系力,但是实际做的时候就完全忘记这一点,完全被情绪控制了。对此,感觉有一些沮丧。原生家庭,呵呵。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践行、践行,直到真正将关系力融入骨髓。
昨天在跟朋友打羽毛球时,也聊到相关话题,我告诉朋友家人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我的工作、社群、学习、朋友,甚至连我的休闲娱乐都比家人更重要。有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冷血动物,怎么着都养不熟、养不热。找男朋友在我的年目标上出现了好多年,但是每次都是先预估其他目标的时间,然后排好之后就发现时间不够用,找男朋友这件事就从年目标删除了,年年如此,到现在已经不再往年目标列了,感觉自己的单身一辈子的节奏……
写在纸上是情绪的一种发泄,但是有一点越写越沮丧,越写越觉得自己可怜。好久没有出现这种熟悉的情绪了,好久不见,我的坏情绪,你还好吗?
(2)我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弱的人呢?
@大梦儿提到以前总是被别人告诉应该怎么做。别人的话语、说话时的语气、眼神等都在无形中伤害了自己的情感,影响了自己的智力、判断力、骄傲和自尊。并且指出这也许是自己非常不自信的原因。
【我思】跟大梦儿有同感。我想不出在大学之前我做过什么比较大的决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默认是爸妈工作的学校,高考报志愿,不管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是爸妈帮忙填的,甚至最后我被录取的专业还是爸爸听了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的党委书记到我们学校的宣传后,连夜去教育局修改的……
大概在大学期间做过的最大的选择就是放弃转专业和放弃保本校吧。虽然自己很想去外语学院,但是害怕去陌生的环境,害怕又要与新的人群交往,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最后连转专业的申请都没有写。决定保送清华的时候,其实还想着万一没被接收还可以把山大的内保当作退路。即使参加完面试,即使表现还不错,在山大要求写下“我放弃学校的内保名额”时,我还是觉得很恐怖,担心万一没有被清华接收,那我就真的无处可去了。当时貌似在现场哭得稀里哗啦的,哎,爱哭鬼幻雪。
读博期间,妈妈也总在跟我说毕业后去高校当老师,安稳,很适合女孩子。虽然有想过、也面试过两三家日本公司,想要摆脱控制和期待,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后来找研究所的工作,结果因为研究方向不吻合,好多家连简历都不收;再之后毕业论文交上去了,还是没有着落,开始按照家人的期待投高校的简历。因为不太自信,也的确没有做出特别显著的成果,所以什么都不挑,还去了没有我的专业的二本院校面试……
近几年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无声告白》,在看到那本书的时候,我放佛看到了很多个自己。当我还在使用纸质的梦想笔记本时,我把作者伍绮诗的话写在笔记本的首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句话点醒了我自己,或者说点醒了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自己。前几年大量阅读,不管是时间管理、心灵成长、成功励志,还是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在发现自己、视图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这两年,没怎么看书,但是有跟着崔律听课、写日志、实践,有精进目标管理,也是在不断地成长,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
好久没有去想这些事情了,甚至《无声告白》都已经久久未再复读了,我想在周末给自己一点时间,慢下来,再仔细读一遍这本书,说不定会有新的感触。

1.2 新知·让对方多说

(1)贵人语迟:某些小孩子开口说话比较晚;谨言慎行,说话比较晚,跟对方相比,让对方先说话,让对方先把话说完。
(2)原因:
①对方有很强的的倾诉欲望,如果自己的话没说完,不管我们想跟他说什么,他都无法注意我们说了什么。
如果只是闲聊,对方听不到我们说的话,影响还不大。但是如果想要说服对方的话,对方没有心思听我们讲,就没有效果了。所以,一定要让对方先说,先说完。很好的做法是向对方提出关于他们自己的问题,一方面满足对方的倾诉的欲望,另一方面对方能告诉我们很多他们的信息。作为听者,我们要耐心听,放下自己,打开心灵,真诚地听,鼓励对方把话说完。
②人们总喜欢聊自己,比如朋友和同事更想讲述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听我们分享自己的成就。

2.1[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亮点:

有长期听妈妈讲电话的经验,几乎没有说过自己的事情。等妈妈说完她想说的话,估计至少二十分钟,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脑子里只有一件事:结束通话吧。

2.2[我省]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

(1)因为平时都是一个人,没什么开口说话的机会,所以遇到要好的朋友-QY、GY等,可能会说很多自己的事情。
(2)刚开始在朋友圈中发慢跑的成就记录时,还有很多人点赞或者评论,发的次数多了,点赞和评论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是否是让朋友圈的人感觉不太好的一种表现。
(3)听别人(包括朋友)说话时,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太好(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的记忆),偶尔想要问什么问题,总想着立即发问。如果当时有电脑或者手头有纸笔还好一些,会先记录下来,等对方说完再问。如果手头没有纸笔等记录工具,可能会打断小伙伴的发言去询问。

3.1 [我行]行动作业:听对方说15min

小可爱:武小茉
视频聊天平台:瞩目
视频聊天时间:18:54-19:48
是否录屏:已录屏

3.2 [我观]行动中的发现:

今天晚上和武小茉聊了54分钟,感觉很放松。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
(1)小茉是我参加的4月早起营第4组的组长,有在一起团建过。小茉还每天点评我的4月早起营的日志,印象非常深刻。
(2)我们的话题都是跟自己相关的事情,又由于大家都是女生,聊得比较随意和轻松。
(3)大家都是单身,还就晓风的“用拆书告别单身”进行了交流,很有意思。

今天践行有以下发现:
(1)如果对方说的内容比较长,我会有想要提问或插话的冲动,不是很习惯听大段的说话。有几次自己意识到的时候,立即将有些前倾的身体往后拉,控制住了自己的这种想法。可能也有无意识地打断对方,提问或插话的情形。
(2)虽然都自称自己是内向的人,但是武小茉和我在跟朋友的交流方式上有很多不同。比如她经常跟朋友交流,以前多用文字,现在受精时力影响,多用语音和视频;我很少在微信上跟朋友闲聊,偶尔的闲聊只采用文字,语音让我紧张,视频从来不用,连跟家人都没用过视频。对待过量的群消息,她会选择闲暇时间刷群信息,不积累太多,感兴趣的内容会收集下来;多次发现关系力阅读营的群消息是几百条,我看到这个数字就已经超级难受,完全不想看,感觉看了大脑会爆炸,会有瞬间清空群消息的冲动。相对来说,武小茉更加主动,更加愿意跟朋友发展关系力,也愿意投入时间。
(3)在购物方面我们也有不同的处事方式。睡眠课学了很多轮,我都没有买暖光灯,看到网络上的各种购物信息,我眼花缭乱,选择不看不买。武小茉会先去了解想要买的东西的参数,看测评、看推荐,然后再根据、品牌、功能、参数、颜值等去筛选,对自己要用的东西会精挑细选,投入时间和精力,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东西。

4 [我思]提问+自答:

【自问】为什么自己写的“过去在这方面的亮点”读起来有些别扭?
【自答】当然别扭,题目是亮点,写的内容前半部分看起来是亮点,但加上后半部分后明显是带着反讽语气的不足。真亏自己敢放在亮点的位置。

5 [我说]任何想说的话:

最近情绪有些波动,急需一个出口。我期待周六和周日是大晴天,我想参加微旅行,出去走走,散散心,或者去哪里闲坐会儿,享受夏日的阳光,或者跟朋友一起度过。总之,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我想放假,我想休息。

6 [我预]两个片段:名字+问句

(1)记住对方的名字,是一种最简单最显而易见且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不管是罗斯福还是拿破仑三世,都非常擅长记住见过的人的名字。拿破仑三世是怎么做到记住见过的每个人的名字的呢?
①如果没听清楚就会直接问:“对不起,我没听清楚你的名字”。而不像一般人即使没听清楚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如果对方的名字比较少见,还会问“怎么写?”。
②在跟对方见面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对方的名字,并且在脑海中将名字和对方的外在形象相联系。
③对很重要的人,拿破仑三世还会在独自一人时将这个名字写在纸上,仔细端详,刻在脑海里。
(2)原则:不要直接下命令,而要用问句。
一般人想让别人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对下属、学生、子女时,会直接下命令。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要多用问句,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为什么要用问句,而不是直接下命令呢?因为用问句能让命令更容易被接受,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能提高对方的执行力,能给人留出更多自由做事的空间,能促进合作。
具体怎么做?多使用“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件事”或“你觉得那么做会不会有效?”代替“你去做XX吧”或者“不要做XX”。指导助手或学生时,可以使用“假如我们这样改改措辞会不会更好呢?”等问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关系力1.3 让对方多说-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