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引乡思

教到《乡愁》这一课。

九上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诗歌。要鉴赏诗歌,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感知感情基调,找出意象,感受画面或者意境,把握思想感情。在弄清楚什么是感情基调,什么是意象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乡愁》的学习。

《乡愁》这首诗是余光中的经典之作,表达的是对大陆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这首诗在形式上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每一小节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诗人将乡愁这无形的思绪寄托于有形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也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上。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上面四个方面来欣赏这首诗。很明显,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愁和思念。而这虚无缥缈的情感融合在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之上。诗人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面临着不同的别离。这乡愁贯穿了作者的整个人生。我请学生关注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我问学生,诗人的乡愁是浓郁的,但为什么意象前面的修饰语都是淡淡的呢?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我想,这小小的邮票阻隔的是诗人和母亲的团聚,这窄窄的船票阻隔的是诗人和妻子的相守,这矮矮的坟墓是阴阳两隔,这浅浅的海峡是诗人与故乡的别离。这些渺小的修饰语却隐藏着更加深沉的痛。这里面包含着诗人的无奈,诗人难以言说的痛苦吧。

接着,我们结合修饰语和意象,想象了画面,感受到诗人这份浓郁的乡愁。最后,我们通过反复地诵读,感受了诗歌语言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特点,感受了诗歌的格律美和音韵美。诵读,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

教完《乡愁》这一课,我以为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的是,有一位学生的心因他而触动了。

他是一名转校生,刚从温州转到我们学校来。带他来报名的是他的舅舅。父母在温州务工,他之前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次因初三,不得不转回原户籍读书。

下一节课是科学。泮老师让学生来找我,说学生的事让我去处理一下。我来到教师的时候,他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似乎是在哭。我将他带到教室外面,询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开始不愿告诉我。我便尝试着去问:是不是同学之间闹矛盾了?是不是老师责备你了?是不是想家了?问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点了头。我灵光一现,问:是不是因为《乡愁》这首诗?他点点头。我哭笑不得,原来是产生了共鸣啊。

我安慰他,表达对他的关心,也很为他高兴。他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其实,我们学习文学,就是从文学中看到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这些在几千年、几百年前就存在的情感,不会消逝,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血脉,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学生也许阅历不够,但他们拥有很好的感受力,他们能感受到各种丰富的情感,获得不同的体验。

后来,我从他的日记中看到,他在来的那一天,妈妈送他到车站。他自己却先坐上了有空调的车,让妈妈在太阳底下等了一个多小时。他感到羞愧,感到对不起妈妈,他甚至不敢给妈妈打电话。我安慰他,没有任何一位母亲会埋怨自己的孩子,她反而会因为儿子的体谅而高兴。当这个少年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人,回到自己很少住的故乡,他体会到了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这种情感的共鸣,难能可贵。

我想,以后我在教学的时候,不妨问问学生,谁有过类似的体验?也许,会有更多的学生注意到自己的情感,并与文学产生共鸣。也许,这就是语文本身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愁》引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