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是什么?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处,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北青萝》


禅房花木深

对于“禅”的粗浅印象,总归玄妙、高深之感,但是将自己放在宇宙之中来理解,放在生死面前来考验,在禅理之中还是能寻找到心灵平静的“妙方”。

小时候,周边邻居有老人去世,总是要在葬礼上摆上一尊佛像,来往客人恭敬的鞠躬,插上香烛,摆上果品,家里的老人们在葬礼结束后,都会抢着去拿这些果品,他们相信这果品有神奇的魔力,可以保佑自己的后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帆风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的外公曾经给我带回一块沾着香灰的饼干,偷偷塞给我,小心贴在我耳朵边叮嘱道:“别让你妈妈看见,这饼干吃了可以帮助你学习。”果然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突飞猛进、有如神助,小学成绩基本上稳定在班级前2名。冥冥之中总有一种确信,当然这不是迷信,我知道好成绩的取得不是因为这块饼干,但是我在想起这块饼干的时候总会相信自己的成绩会变得更好,接下来努力和拼搏自然成为学习的主题。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的“确信”都来自于一个很确定的物体,就像这那块“饼干”,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禅理就是这类具体物象虚化的代表,它后面隐藏着关于生和死这类宏大命题的答案。今天来读一读李商隐《北青萝》,看看古人对于“禅理”的理解。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夕阳落入崦山中,我去探访以为独自居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落叶人何处,寒云路几层”树林落叶纷纷,不知僧人住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罄诵经,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我交谈。“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与恒呢?

“以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以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这是诗人在领悟禅理路上的心得。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结尾,途中不畏艰险,一心追求禅理,最终领悟到人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粒尘埃,知道了这个道理,纠结爱与憎实在是徒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