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毛峙,了解渔村发展

    7月1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情系古村,渔我同行”大学生古渔村保护与发展调研团来到了舟山市定海区毛峙村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调研团通过采访村支部孙福琴书记与访问当地村民了解了毛峙村的渔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调研团与毛峙社区书记的合影

    队员们来到了小沙街道的毛峙村,毛峙村书记孙福琴书记向调研团介绍渔业的发展过程:在80年代时有45艘大船与30艘小船,而在90年代时由于国家转产,船只开始分配与个人,到了2000年只有6艘,现在只有1艘大船与2艘小船在进行渔业工作。从孙书记的介绍中,队员们了解到渔业正在不断的衰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渔业资源的减少与年轻人大量的外出打工,而西边的码头建设也在大量加速劳动力的流失与加深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现在毛峙村仍旧保持着大船的渔业生产,但发展很困难,只能勉强维持现状。

调研团与毛峙社区书记的谈话

    毛峙村作为一个纯渔业村,也拥有着当地特色。孙书记首先提出的就是娘娘庙,又名天后庙。该庙位于码头边,据说每次出渔之前渔民都会进行祭拜祈祷,是渔民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对研究中国古代沿海地区航海情况有一定价值。其次这里还有着南方少有的四合院,据实地考察一部分房子还保存完善。孙书记也提到了对虾场的发展从之前的黄土养殖到现如今的科学养殖,产品也出口海外,顺应了时代的变化。为了适应对虾场发展的需要,80年代开发了冰库,如今分配给了村民,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盐场的消失。

参观毛峙渔俗陈列管

    随后团队参观了毛峙村的渔俗馆与文化礼堂,鱼俗馆是14年建造的,馆内的展品都是由村民自愿捐赠的,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依稀想象当年渔民劳作的画面。文化礼堂在80年代建造08年翻修,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

    调研团在实地考察中同时访问了当地村民,村民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因为摆摊问题而导致销量不好,因为土地改革不能进行土地登记,儿女外出打工等。

    在为期半天的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毛峙村存在着渔业下滑,人口老龄化突出,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与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面临问题的同时毛峙村也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对虾场的成功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毛峙村正在努力改革转型以适应时代变化,如同一颗珍珠一样,只有在不断地打磨后才会绽放出耀人的光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毛峙,了解渔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