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今天看了《让幸福来敲门》,整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带着5岁的儿子小克经过6个月的艰苦万分的奋斗最后走向成功的故事。短短6个月的时间,倒霉的事,不幸的事一件接一件降临在克里斯的头上。他工作不定,做推销员,却业绩不佳以致生活每况愈下,妻子最终无法忍受这种艰难生活离开他和儿子去了纽约。为了改变生活,改变现状,他决定去证券交易所应聘“实习生”,待遇是6个月没有薪水,6个月内为公司做出业绩最大者,且通过考核合格者才能成为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员工。

从这部影片可以看出很多内容,比如幸福,比如希望,比如坚持,比如乐观,比如窘迫和无奈,最令我感动和钦佩的是克里斯·加德纳超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没有钱付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没有钱住旅馆,大堆衣物被老板丢在了紧锁的门口,小克却天真地嚷着,“用钥匙开门就可以进去啊……”。看到这里是很心酸了,可以体会到克里斯此刻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被遗弃,被冷落,自卑还是愤怒?或许都有,但克里斯没有表现出来,他很平静,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提着坏损的骨质密度扫描仪,儿子紧跟在旁,漫无目的在大街上走着。

无法忘记地铁里,父子都很沮丧,第一次无家可归,爸爸把卖不出去的机器说成时间机器,对儿子说我们回到了恐龙时代,我们被恐龙袭击,啊,我们找到一个洞口。小时候我就老幻想这样的场面,希望能在某处找到安全的庇护。父子俩人展开了那样有趣的对话,那一瞬间,苦难成了游戏,孩子躺在父亲的臂弯里睡着了,可是听着门外一声又一声的敲门声,克里斯·加德纳只能在厕所里反锁大门,抱着孩子无声地哭泣。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坚持梦想和尽责的男人,克里斯此时心里肯定有诸多的矛盾和苦闷,妻子的背叛令他痛苦,生活的拮据不顺令他苦闷,为什么所有的糟糕和不幸都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而且是一件接一件?5岁的儿子此时本应该在温馨的家里,听着妈妈的呢喃进入梦乡的,可事实不是这样,或许小克现在很倦很饿了,迫于无奈跟爸爸流浪在街头。

残酷的现实面前,克里斯·加德纳纵使再无奈,再急躁,再挫败,在孩子面前,始终是平静而积极的,耐心地为孩子解答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和孩子沟通,和孩子游戏,即使在窘迫地连一席之地都找不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为孩子编织出恐龙世界的童话,他小心地呵护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再多的苦难,自己一个人承受,丝毫不让这些阴霾影响到孩子,更不会让自己情绪失控,发泄到孩子身上。他为孩子撑起了一方蓝天。

可是想想身边很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能做到吗?在孩子面前一直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吗?顺利的时候,事情少的时候,一切OK,可是等到事情多自己疲惫不堪的时候还会如此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像这位受到批评的父亲一样,将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有另外一种现象“灯下黑”,身边人越是亲近,越要承担我们的坏脾气、坏情绪,正因为亲近,所以我们会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伴侣,还有孩子。尤其是那些生活不如意的部分父母,更会将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动辄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父母,本该是孩子最该信赖和依靠的人,却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孩子的噩梦。试想如果克里斯·加德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不如意的时候,想想克里斯·加德纳吧,你所遭遇的凄惨,还能惨过他吗?

想发脾气的时候,想想克里斯·加德纳吧,他都能控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控制呢?

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请记住,作为父母,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愿以此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幸福来敲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