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直至生命终结整个过程中,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指的是发展是从低阶段向高阶段的方向进展
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
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自我处于人格结构中中间的层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层次,从自我中分化而来。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本能。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口唇期是指0-1岁。
太早或太突然的断奶都会使孩子将来对配偶过分依恋或过度依赖
口唇期较后阶段受挫,成年后以撕咬的形式表现出来,喜欢争论并刻薄地挖苦人,疑心很重,甚至喜欢盘剥他人,描述的是口唇期攻击型人格
在肛门期,有意识的排尿和排便成为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前生殖器期”所指年龄段是3-6岁
埃里克森将孩子看作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生物冲动的奴隶。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人的一生可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某种危机或冲突。 (2)这些危机在每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是每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是在青年期
在做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试验时,斯金纳为自己女儿设计了育婴箱
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
婴儿掌握客体永久性是在9-12个月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
能够“去中心化”,是在心理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环境与教育只能促进或延缓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胎龄的计算是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通常以40孕周为孕期新生儿体重的均重为3kg
胎儿期(8-40周)是孕期发育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发育过程中最长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会出现一个重要的发育特征,被表现为胎动和反射活动两种类型。这个发育特征就是胎儿动作
胎动最活跃的时期是在28-30周
影响胎儿发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基因的控制,基因的错误或变异均可导致遗传病变”是指遗传因素。
“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南南是个刚出生的婴儿,妈妈发现她时不时地就会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胸前,作搂抱状。南南的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惊跳反射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婴儿成长到6、7个月的时候,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了
人们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
婴儿动作发展最先发展的是头部,然后俯撑、翻身、坐、爬、站、走,遵循的顺序是自上而下。
手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
颜色视觉出生后即发生,4个月时达到成人水平,此时喜欢纯正的颜色。
婴儿很早就可以判断出母亲的声音,一般是在8-10天的时候。
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在妊娠末期。
言语的获得就是建立条件反射,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婴儿的言语准备期(即言语前期)是在0-1岁
1个月的婴儿就能区别辅音的清浊:\[ba\]和\[pa\]
沐沐最近有了新的爱好,经常拉着妈妈的手往门的方向走,边走边说“看挖掘机”,“看挖掘机” 。根据沐沐的语言特点,他可能的年龄是1.5岁—2岁
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
天天3岁了,和妈妈、爸爸、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用普通话交流,奶奶习惯了用四川方言交流,每天在有方言的环境中生活的天天,语言系统受到的影响是有利于大脑对语音信息知觉,有利于大脑对语义信息的理解。
气质 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糖宝是个8个月大的婴儿,妈妈说她的生活习惯没有规律可循,抚养她的过程很辛苦困难,如果她哭了,就会特别难以安抚好。按照妈妈的描述,糖宝属于困难型的婴儿。
婴儿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自我再认,通过“红点实验”就可以很好地证明孩子是否发展出了自我意识。
儿童早期自控能力的典型表现是能遵从成人的指示
儿童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
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这叫做延迟满足
婴儿的情绪表达有助于他们与看护者进行交流并建立起情感纽带。婴儿和父母交往时最明显的情绪表达是哭和笑,这也是婴儿情绪交流的最初形式。
要看婴儿是否患有孤独症,我们通常用社会性微笑来辨别。
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6~8个月婴儿不同程度的焦虑。
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这被称为分离焦虑。
2-3岁的婴儿可以用语言简单的表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
1岁的婴儿,用摇晃身体、用嘴咬东西等策略来回避引起不愉快的人和事物。
婴儿出生后,在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同时,也逐渐发展出与人的社会关系,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
依恋是指婴儿和养育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长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婴儿与养育者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间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依托。
依恋遭到破坏后,会带来情感上的痛苦。
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其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婴儿依恋的类型包括:安全型、回避型、抗拒型和紊乱型
在婴儿中占比达到65%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
3岁到6、7岁这一时期,这是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被称为幼儿期,这也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
幼儿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3)记忆容量和再认能力不断提高 (4)逐渐学会使用记忆策略来改善记忆的效果
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以词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这被称为思维。
掌握以词语为标志的概念是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
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是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对空间概念的掌握,基本的发展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推理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逻辑思维主要通过它进行。
转导推理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
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是在儿童期
心理理论是一种心理能力,而非理论。
幼儿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性别保持不变,是性别概念的性别稳定性特性。
分辨理解是非、善恶属于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