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不过河,人不越界:解决亲子冲突,从改变错误认知逻辑开始

有两个短语,小学生都认识,它们就是“你应该,我是为你好”。这两句话很稀松平常,我们的父辈会说,我们会说,我们的孩子也会说。

特别是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给孩子提建议,发自肺腑的为孩子好,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这简单的几个字,不但会伤害别人,还映射出我们内心错误的认知逻辑。

01 伤人的三个字:你应该

想起我上大学时热心给姐姐上课的情景。那时候姐姐生完孩子没多久,孩子会偶尔吐奶。我一口咬定是孩子吃多了,让姐姐定时间给孩子喂奶,还把我看过的“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新研究成果讲给姐姐听,告诉她不能娇惯孩子,要从小给她建立规则感。姐姐没说什么,还是自顾自的抱着哭泣的孩子,继续安抚。

后来我当了妈妈,啪啪打脸的时刻来了,我才不会定闹钟给孩子喂奶,他想吃,我就喂,我也不会看着他哭,他需要我,我就第一时间抱他。

有天闲聊,姐姐说起我教育她的事情。我才体会到我那时候是多么的二。

刚生产完的妈妈,身心俱疲,孩子哇哇哭,最难受的应该就是妈妈了。喂奶的人是妈妈自己,反倒有一堆的人指手画脚,教你做妈妈。而那些指手画脚的人,还有像我一样没有丝毫经验的。用看似中肯却毫无意义的建议,一遍遍告诉别人“你应该怎样怎样”,除了身体的累,还要被建议,被否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说到提建议,就值得提一下因为提荒诞建议而成名的晋惠帝。晋惠帝听说老百姓没饭吃,很多人都饿死了,晋惠帝开动脑筋,想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建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人不是机器,人有自我认知,有情绪,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在想说“你应该“之前,仔细斟酌,你的建议,是不是跟“何不食肉糜”一样荒诞可笑。

02 让人无奈的五个字:我是为你好

人们热衷于提建议,因为自认为出发点都是”我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听我的没错,我都是为你好。

朱雨辰应该算不上一线演员,他的妈妈却是个“一线”的妈妈,始终在朱雨辰生活的第一线。在综艺节目里,朱雨辰妈妈提到,她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做羹汤,无微不至的安排着朱雨辰的一切。

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朱雨辰和姐姐的身体应该都很健康吧。只是年逾四十的他们都是单身状态,妈妈的“无私”付出,让他们对婚姻,对家庭生活充满恐惧,姐姐坦言,她做不到妈妈这么样。

朱雨辰妈妈是“我都是为你好”的拥护者。她的出发点也很简单,梨汤对身体好,我做的一切是为孩子好。她不但说了,还做了。

因为我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应该这样做。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但这个闭环的逻辑是不能自洽的,很多的婆媳矛盾,亲子矛盾,都是在这样错误的逻辑下发生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3 错误的认知逻辑

为什么会忍不住要指点别人,我明明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还不高兴呢?

在棋盘的正中间,是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象棋的规则,将不得离开军营,相不能过“楚河汉界”。其实人生也是一盘棋,每个人都应该守好自己的棋局。

卡尔·荣格曾经说过,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内心恐惧的人,看周围的人会觉得他们很凶恶,心怀愤怒的人,只会看到别人的错处。

这个说法也适用于人的行为,你所作的每件事情,也是你内心世界的反映。我做这件事情,我说这些话,是因为我想这样做,这样做让我感觉更好。

阿姨家里有个35岁的女儿,至今没谈过男朋友。阿姨每天都在催婚,叹气,愁眉不展,因为女儿的单身,她不想去参加同学聚会,不想去和别人聊天,她觉得丢人。甚至说出“哪怕你结婚之后再离婚,别人也会觉得你是个正常人”。

在阿姨自己看来,她自然是为了女儿好,我不能说阿姨不爱她的女儿,但我不敢认同她的想法。她看重周围人的看法,多过女儿的幸福。

爱,可以掩盖很多自私的欲望,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尽管我的行为,是为了我自己,但我可以以爱之名,要求别人做很多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4 远离错误逻辑,顺利解决冲突

女儿就是不结婚,孩子出门磨蹭,考试成绩一团糟,工作不顺利,协调配合难度大,问题冲突接踵而来,怎么处理呢?按照下面的三个步骤,远离错误逻辑,解决冲突。

  • 守住自己的棋局

迈克·贝克特尔在《高难度对话》中指出,当我们试着去改变别人或者要求别人怎么做的时候,我们八成是在自讨苦吃。

无论你是用怎样的心态要求别人改变,你都是在“自讨苦吃”。期望别人按照你的想法来做,指点别人,当别人的行为符合你的期望,你就会开心,有成就感。当别人的反应和你的期望背道而驰,不虚心“纳谏”的时候,你会懊恼,会生气,会愤怒,会发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感慨。

控制好自己的棋局,守好自己的本分,有效交流才会出现。

  • “你应该”变成“我应该”

想说你应该的时候,调转话头,变成“我应该”。早晨送孩子去上学,孩子不停的磨蹭,你窜起一阵无名火,不停地催促孩子,甚至还吼几句。孩子却不为所动。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话,发着同样的火。你对孩子的催促,是在告诉孩子,你应该快点。

有阵子送孩子去幼儿园,我把时间计划得很精准,起床穿衣服洗漱背书包,基本都是无缝衔接,才能赶上幼儿园得早餐。每天早晨都在急匆匆中度过,孩子也被我一路催。我在妈妈群里和妈妈们一起吐槽孩子的磨蹭。

直到有一天晚上下雨,孩子跟我说,妈妈,明天你能早点叫我起床吗?我想去幼儿园的路上玩会儿水。我突然感觉到,如果我能把早上的时间提前10分钟,就会换另一种画风了吧。因为时间充裕,我可以不用催孩子,我心情会变好,孩子心情也会变好。去幼儿园的路上不用一路小跑,连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草的时间都没有,遇到下雨下雪,还能踩踩水玩玩雪。

换个思路,把你应该变成我应该,用自动的行动去影响别人,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 直面自己的需求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说,了解自己的期望及其背后的需求,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技巧。通常我们只停留在表面,希望别人做什么或改变什么,并把这一切都简单说成为你好,不会主动察觉自己深埋在潜意识里的需求。

只有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别人身上,你才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你想给指点孩子,热心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别人需要我,还是我自己需要通过这件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像迈克尔·杰克逊在《镜中人》里唱到,“我对镜中人说话,问他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风筝飞得再高,操控方向的线还是在你的手里,你的行动,才会决定风筝的方向。只有镜中的自己开始改变,看清楚镜中人的需要,自己先迈出那一步,才能影响到别人,让陷于僵局的关系破冰,让看起来无解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不过河,人不越界:解决亲子冲突,从改变错误认知逻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