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友

刚准备去厂里的时候,江辉发来了个微信:

晚上有空约饭不?

那肯定有空。

立马答应下来,紧接着我开始联系南理工的大高个子,一起晚饭。

巧了,都有空。

搁平时,三人都挺忙的,我要稍微好点,不算太忙。

大高个子马上博二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断的被剥削,什么是剥削?不断的压榨你的时间,而且还是普遍现象,有苦难言。

江辉呢,年初的时候换了一家新单位,平时的工作也挺忙,加班是常态。这不,上次和他喝酒已是半年前的事情了,转眼又是半年。

我根据三人的位置,快速检索出了一家饭馆:胖鱼头,这家饭馆在南京还有点名气,恰好离我们都挺近,在明故宫旁边。

我先从家出发,然后走南理工带上大高个子,最后再一起去饭馆。

这两天我在家读了一本书,书里面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一个人如何才能在一座城市生活下来?

身份、单位、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

房子、车子倒是次要的。

这一点在南京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南京相对来说还是一个体制型城市,你在社交场合上遇到的绝大多数人,基本上不是教师就是公务员,或者就是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做生意的和创业的相对来说很少。

这个时候呢,就不是物以稀为贵了,而是一种孤独了。

因为你在这个城市找不到可以说说话的人,或者说,就是找不到一种存在感,它不像深圳,到处都是创业者,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活力。

这一点我算是体会蛮深的,因为我们就是,我们几家亲戚都是做生意的,如果不出差基本就是宅在家里,然后抱团取暖,我还好一点,没事可以联系联系同学和朋友,不然联系谁呢?不然谁又会联系你呢?

如果你是老师,你没事可以联系联系同事,或者领导,为了进阶。同时呢,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会主动联系你,因为职责所在。

如果你是哪哪部门的,只要你还能做点事,都会有人主动联系你,同时只要你想往上爬,都会有想联系的人。

所以在一座城市,你需要个身份,需要个单位。

而至于关系呢?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没关系你能干啥?

当然,这些法则只适用于普罗大众,不适用于那些真正有个性的人。

点了一个鱼头汤,几样小菜,晚饭开始。

突然想起,还有酒。

吃饭哪能离得了酒呢?

就像在社会上缺不了关系一样。

于是我又从车上拿了一瓶酒。

三人都是校友,而且曾经都是数理学院的,住在一栋宿舍楼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彼此都有些许印象,那么很自然的就聊开了。

席间,谈到最多的莫过于在数理学院的一些时光,其次就是一些班花、院花们,这是男人之间少不了的话题。

江辉对着大高个子说,其实我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闭塞,不愿意联系其他人,所以我和宇杰之间的交往,很大部分都是他的主动,每次主动联系我,大一过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了,之后的几年貌似就没见过面,再见面就是在新疆的时候,宇杰过去旅行,在乌鲁木齐聚了一下。

我说,其实大学一年级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最珍贵的,因为都是第一次从懵懂的高中跨进陌生的大学校园,在那一年会对所有的人、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新鲜感。就像我现在,相对于工大本部,还更怀念工大东区一样。那么同样,也会珍惜在那一年所认识的同学,或者朋友。

说毕,三人一起碰了一杯。

想一想曾经呢,现在的确挺难得。

九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在一座城市一起喝杯酒。

聊一聊,笑一笑。

挺好。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