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炽热的,是艰苦的,却也是丰收的月份,中考倒计时只剩二十多天。
从五月底开始,化学组为了实现“托底、壮腰工程”,给学生们个性化制定了两个辅导方案:中考加油包系列和中考加强版训练。
“加油包”主要针对40-60的孩子,训练基础知识,以化学与生活健康、仪器、物质化学变化、化合价、微观粒子、质量守恒定律为主;“加强版”主要针对60-70分孩子,强化微观模型、溶解度曲线、物质的鉴别除杂。
我们已经个性化辅导一周了,孩子们的热情高涨,每天都有部分孩子过来面批。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物质的微观模型图和物质鉴别题错误率比较高,看到孩子们在练习上的思考过程,发现他们考虑的注意事项没有优先顺序,导致错误。即知道怎么做,但哪个注意事项更为重要?优先考虑哪点?没有弄清楚,导致低效高错误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物质的鉴别除杂题属于高阶思维题,需要让学生自己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是把题目做完。正如蕙君老师说的“不着急去寻求题目的答案,而是用头脑不停地思考,努力让自己找到问题的思路”。
于是我决定在第二天的化学课中借助布鲁姆教育分类法,刻意设计教学环节,花些时间让孩子们找到物质鉴别除杂的思路。
课堂教学展示:
先说明,我事先并不知道到底哪种教学提问和教学设计能够真正有效实现实现目的。所以
第一节5班的课,我是按照我自己原先设计的“我以为”完美的教学流程。先让孩子们用反馈器选择出自己的答案,然后给3分钟时间,让他们两人一组讨论,说出原因,再随机挑人说理由。如图3,三道题目的正确率都很高,我还是重复了2次,花了快10分钟讨论出4、5题答案。然后再让学生自行总结物质除杂题的注意事项,写出关键词,再用反馈器选择出优先顺序,请学生上台组成临时辩论团队,说出理由,台下学生打分。
教学效果:
缺点:三道题目都是做过的,没有必要重复三次反馈器选择,而且有的孩子会询问比较好的学生答案,所以通过率通过率很高,讨论三次,浪费了比较多的讨论时间。
优点:孩子们总结物质的除杂注意事项效果还是不错,评价也有一定效果,后续介绍。
6班改进:
教师直接给出3道题目答案,让学生3分钟内进行讨论,有错误的同学可以向对方请求帮助,厘清错误原因,没有错的,要向对方说清选择的理由。改用抢权方式上台展示,优先挑选题目,并将理由说清,给小组加分(5班没有,6班临时加了分,课堂氛围显得更积极些)。依据每一道题目总结出除杂原则(对比5班,少了让学生自行思考总结的过程,因为我的目的是想让他们重点明白除杂原则的优先顺序),然后投票选择出优先顺序,再按选项挑人,请学生上台说理由。
教学效果:
优点:整体时间上有缩短,省下了三道题目逐一讨论的时间。
缺点:让学生自行总结除杂原则被省略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变少了,缺少了上台说理由继而评价的环节,学生无法直观明白上台如何正确展示。
还有一节课是下午的第一节4班,我重新做了调整,在进教室之前,我明白了我到底要做什么?即让孩子们重点讨论注意事项及优先顺序,如何指导课堂教学活动及获取学生数据,让学生真正思考,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接下来,我将重点展示4班教学过程:
环节一:微观模型示意图解题注意事项
如图3所示,这是孩子们昨天的校本作业,关于微粒个数比的判断,错误率很高,答案大部分为1:2。于是在课堂伊始,我便让孩子们自行总结出微观模型示意图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孩子们很快答道“标出化学符号”,是的,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特征,要学会书写化学符号。还有答道“消除左右两边长得一模一样的微粒”。我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写下这两种注意事项,让孩子做出选择,到底哪点是优先考虑的,要先完成的?
如图3所示,数据出现了势均力敌的情况,我从选项B中挑到了38号何,他说“要标出化学符号,我才知道是什么物质”。比如这道题,他可以完成第一小题,但第二小题没有做对。
我又从选项A中挑到了23号品,他说“要先消除左右两边长得一样的微粒,否则会造成干扰,比如第二小题。左右两边各删除一个水分子后,才知道,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1:1。”
通过简单的对话,孩子们基本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出微粒模型图,如果出现左右两边一样的微粒,第一件事应该是“删除”,删除一模一样的微粒,以免造成干扰。
环节二:物质除杂题的解题注意事项
如图4所示,我直接在4班和6班,给出了三道物质鉴别除杂题目的答案,并倒计时3分钟,让孩子们讨论。这三分钟时间,可以向对方请教,帮助厘清错误原因,也可以说明自己的观点(选择的理由)。图4上方展示的是6班,下方展示的是4班,从课堂现场来看,大部分学生有做到参与讨论,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如图5所示,学生通过抢权方式获得上台解析题目的机会,以往都是我点名,今天用了抢权,孩子们很喜欢(不会的同学在3分钟内也向较好同学请教过,所以参与面会更广些,抢权不会只是学霸的特权。)
4班的鸿分析的是第4题,其中选项BD都属于物质除杂,他写出了化学符号,并用搭桥的方式,说明现象D为什么不行(碳酸钠虽然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可以通过过滤去除,但引入新杂质)。
6班的浩分析了第6题,CD中,除杂试剂都与被提纯物质反应,所以不选。
由此从题目中总结出,除杂的两个重要原则:①只与杂质反应,②不引入新杂质。
到底哪个原则更重要呢?是物质除杂题目中优先考虑的?
我让孩子用麻吉星反馈器做出选择,如图6所示,4班的数据再一次呈现势均力敌的情况,这次我没有从选项中挑人,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比微观模型示意图的注意事项更难理解,也更为重要,我需要给孩子们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所以倒计时3分钟,让孩子们互相交流选择的原因。
从图6的二次作答中,可以看到,选项A更多了,选项B少了。我从选项A中,挑选了36号何,他的理由是“物质之间要先反应,才知道有没有引入新杂质”。系统二次挑选,挑到了16号恒,她的理由是“如果与本身反应了,就成了新杂质,所以要先考虑有没有与被提纯物反应。”
我认为最为精彩的两种答案分别来自6班和5班。6班的浩支持②不引入新杂质的理由是:要把杂质去除,如果引入新杂质,后续还可以去除掉。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②更为重要的原因。
如图7,来自5班的昊,落落大方上台分享支持①只与杂质反应,他的理由是:如果与被提纯物反应了,接下来的除杂还有意义吗?
精彩的回答获得全班热烈的掌声!是的,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有意义,物质提纯,是要提纯物质,去除杂质。如果被提纯物都没有了,提纯就失去了意义。
经过投票选择,分享支持的理由,再听听对方的观点,逐步让孩子们进入深度思考。最终明白物质提纯的原则:①只与杂质反应;②不引入新杂质。
总结规律,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答题的正确率。这如果只是由教师直接板书或总结给学生,吸收效果甚微;但如果是经过独立思考、讨论、辩论,从原来的知识平衡,被打破,重新调整到新的知识平衡,才能使学生真正发生!深度思考,才能引发学习思考的思维碰撞,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品质。
5班精彩课堂记录:
如图8所示,展示的是5班学生自己总结物质除杂注意事项,孩子们先独立思考1分钟写下关键词,再两人讨论,补充。从图8来看,他们是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除杂的注意事项,教师只要进行归类就能得出除杂原则。
如图9所示,我先展示了辩论的要求,即除杂原则优先顺序支持的理由,然后让台下学生分别评价。学生们更倾向于落落大方,声音洪亮的昊(3.9分),而叶(2.2分)虽然说得也很精彩,但是声音小,还带着口罩,并未完全面向观众,而被扣分。
通过评价分数的对比,孩子们能够明白以后上台分享应该要声音大声,面向观众。而后面的4班和6班我的教学策略落到了“除杂原则优先顺序的辨析”,没有评价,学生的展示明显就差了些,要我在旁边提醒“声音大,面向观众”比较被动。
纵观今天的三节的常态课,虽有瑕疵和遗憾,但也很充实,收获满满。
我从平时的日常辅导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借助布鲁姆教育分类法刻意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将常态课的教学,进行了改进,依据学生学情不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给出不同的教学指令,收集课堂数据,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