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飞翎 | 图卡笔记06 | 好讲师之认知负荷

今日主题词是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首先提出来的,它以Miller等人早期的研究为基础。认知负荷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诸多研究。

认知负荷指一个事例中智力活动强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总数。在既定的任务环境下,影响认知负荷大小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主要指工作记忆,所能承受加工任务数量的多少。

作为品牌宣传或者产品设计,我们需要借助认知负荷理论去知道我们实现项目效果的呈现必须符合「减少认知过载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好的用户体验是不会让用户注意到并毫无察觉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不需要太复杂的思考研究就能轻松完成。举个例子,就像苹果手机小朋友也能轻松操作,HOME键简化了所有复杂步骤,让即使是小孩和老人都能操作完成。

这样是不是就不需要精心设计呢?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表面上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上设计师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设计思考。用户越少的去思考界面,用户就越能专注他们要完成的目标。在浏览页面时,用户的注意力不应该停留在界面和设计上,他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达成他们的目的。所以作为设计师的首要工作就是通过事先清除障碍,为用户提供直达目标的途径。

从学习者或者未来讲师的讲读去思考,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内容是否可以帮助学员减少在自学啃书过程中的障碍,能够让其轻松学到你想要传授的内容。传递的内容是否进行知识信息的打包处理,是否能够有让学员方便接受的诠释模式呢。

关于这一点,我真的非常崇拜洋葱阅读六哥,洋葱阅读中关于阅读的大脑的讲解,最开始是“爬虫脑--老虎脑---爱因斯坦脑”三类非常形象的比喻,即使是这样依旧是很蒙圈的,新一期的洋葱六哥已经简化成大象与骑象人。所以,在课程中,我们不需要抛书包,而是需要把书包简化,让学员都能轻松接受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樱飞翎 | 图卡笔记06 | 好讲师之认知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