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九章至第十一章: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解析: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孔子又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因宰予的表现而改变了对人的态度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
如果您是跟着我一起读《论语》到这里,应该也发现了《公冶长篇》中多是评价人的文字。
生活中,不在特定的情况下,我都是一个不太喜欢去品评别人的人。虽然,我会通过自己静静的观察和感受去总结出对一个人的看法,但是真的要让我毫无因由的去谈论别人的言行,实在是一件让我觉得为难的事。
因为,我觉得自己怎么看待人和事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带着自己的观感和认知。但是别人怎么对待,那是别人的自由,没有必要因为我的想法去影响了别人。只要不是那种品行特别恶劣,坏到极点,且所有恶行都已被证实的人,都不需要太过主观的去左右别人的看法。有那个精神不如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毕竟古人有云:静坐常思自己过,闲来莫论他人非。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情况,必须要对他人做一番品评。比如在人才选拔、职位调整、工作评估的这些时候,是必须要对一些人的细想言行给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甚至要做出决断。
这个时候,准确公允的态度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因为,但凡是必须要对某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客观和公正,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就会给他人带来不能预计的后果。如果是好,尚可庆幸,如果是坏,很有可能就难以弥补了。所以,为了避免不该有的遗憾,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慎之又慎的对待这样的事。
绕了这么一大圈,可能会有人觉得很莫名其妙,这些跟《论语》有关系吗?不管您觉得有没有,我觉得有。
今天,我一次性的看了三章,都是在评人,且评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所以就一起讲了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这三章,一章是赞美人,一章是批评人,还有一章是分析人,怎么能说评的方式是一样的呢?
孔子问子贡,让子贡对比颜回,并说出谁强一些。子贡清楚的说,因为颜回能以一推十,而子贡自己仅仅只能以一推二,当然颜回强过自己。孔子附议,并称自己也与子贡一样比不上颜回。
这里,有一个很清晰的对比线索,“以一推十”对比“以一推二”,有了这样的标准之后,谁也不难看出,肯定是那个“以一推十”的要强很多。
因为有数据的比较,所以这个对比的品评结果大家都没有异议。
宰予大白天睡觉,把夫子气急了,一顿批评,留下了“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的千古名句。因为贪睡,被老师批评而千古留名,这应该是宰予始料不及的。
前面谈子路时,我还为夫子开脱过,夫子不会用那么粗暴伤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今天一看这篇,不仅有点哑然。直到看完之后,方有些释然。
相传孔子的弟子宰予,口才了得,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一开始,孔子非常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会很有出息。谁知道,不久,宰子便暴露出了懒惰的毛病。
一天,孔子来讲课,却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于是就派弟子去找。 过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之后非常失望的说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也许世人都认为,孔子对宰予的这番批评非常的狠辣,以朽木粪土来形容一个人,该多么的令人难堪。可是有谁能够体会到孔子内心的失落和难过呢?
一个人要对另一个人绝望到什么程度才会说出很决绝的话呢?四个字可以形容“心灰意冷”。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怎么会如此痛心疾首,失了分寸。
孔子后面说的:“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因为宰予的言行不一,令到孔子连对人的态度都改变了,我也不得不脑补一下,这位宰予是用多少花言巧语哄骗过孔子,以至于让孔子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他,继而一次又一次的因为被欺骗而失望神伤,以至于最后都不能再轻易的相信别人了。
这里,或者各位看官也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如果有一个人整天对着你信誓旦旦的说尽了好听的话,结果一句也没有兑现,天长日久,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孔子后面的这句话,陈述的就是自己经历过的事,不是出言不逊的无礼伤人,实在是宰予的行为已经严重的戳穿了孔子的底线了。
这也告诉我们,真的是要去否定一个人的时候,你必须有大量的事实证据,不能因为一次半次的个别现象,或者是只言片语中的不当,就全盘否定,除非是像夫子这样不断的受到欺骗和违逆,否则还是不能轻易否定人的。
再下面,孔子论申枨:“枨也欲,焉得刚。”我翻查了一下资料,对于申枨的记载很少,只有一些资料中稍微的提了一下,申枨早年随孔子学习,每次和别人辩论,从不轻易让步。
史料记载少,没法了解一个人的生平,想客观全面的去评价的确有点困难。
回头咀嚼了全文,再对照那个唯一找到的资料,恍惚间,我仿佛也能理解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源自于何了。
如资料所说,申枨每次和别人辩论,从不轻易让步。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不轻易让步,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个很刚强的人。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为大众所明白的。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服输,该是多么强势的一个转态啊。
不能输,不愿输,不服输,固然有他积极向上的一面,然而,这种输不得的背后潜藏着什么呢?一股欲望,征服人的欲望。
人为什么会时刻都想要征服别人呢?或许他的内心有太多的渴望了。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崇拜,渴望权利,渴望享受一种可以掌控他人的感觉。试想一下,一个人的内心有如此多的渴望,却又不被满足,内心该有多大的躁动和浮躁呢?
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没有欲望,就没有弱点,没有了弱点,自然就没有可以给人攻击的点,心怀坦荡,做什么事都不会,这种心态便是最难得的。 一旦有了偏好,那别人就能投其所好,对准你的欲望来攻克你。这个方法不行,换个方法再来,这个时机不好,就等下一个时机,反正就是有各种方法可想,总有一个方法可以用得上。
如果,你想要破解一个假象,必须要养成一个可以合理分析的能力,而这些分析必须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之乎者也”告诉我们,不管出于哪一种需要,我们要对别人做出评价,都必须要有客观的事实存在。有数据,有证据,用事实去说话才是最能让人信服的。
夸人好要有好的依据,有数量、有质量、能体现出贡献和价值,能拿出来跟别人做清楚的对比,令人心服口服。
批评人也要有批评的原因,有事实的存在,最好是可见的,大家都知道的。虽然空穴来分未必无因,但是没有足够能说服人的理由,让人心服口服,批评了别人也是会被质疑的。
当我们要推翻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更加需要证据的辅助了。要扭转一个大家都已经认可的事实,假如你不能清晰的找准关键点,作为自己论述的依据,恐怕很难站得住立场。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