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拾荒老人

        在城市里,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陈旧甚至有点破烂的衣服,身背蛇皮口袋,手里拿着棍子或钳子在路边的垃圾桶里不停拨弄,看到饮料瓶和纸板等各种可回收废品就把它捡起来。等这个垃圾桶没有可利用的东西,又往下一个点去找寻。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都会忍不住感到有些心酸,这么大年纪还要靠捡垃圾生活,每天换来的钱可能还买不了街边的一份快餐,不知道背后会有什么心酸的故事。直到近几年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才对这个群体有所了解。

        小区里捡垃圾的老人不少,其中一个是同事的父亲。同事一家的工资收入在这个城市来说不算低,老人捡垃圾的收入对这个家庭来说不值一提。老人来自农村,瘦小的身躯,佝偻着背,常年带着一顶帽子,每天背着袋子不停在本小区和隔壁小区之间穿梭。有时候天色很晚,天气也有点冷,他还在楼下的垃圾桶那里转悠。即便在家也会经常从窗户往楼下的垃圾桶望,一旦有人扔纸板什么的,就赶快坐电梯下来,生怕被小区里打扫卫生的阿姨抢先一步。废品积攒到一定数量,就用小板车拉着走上大约半小时到回收站卖。

        我岳母也是其中一员,在另一个城市带小孙女,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去固定的地点捡垃圾。她晚上一点多才回来,凌晨五点多又早早出去,这样可以比小区里其他老人捡得多一些。她对垃圾的处理非常精细,纸质的东西都弄得平平整整,叠好并用绳子捆扎起来,易拉罐踩扁了用纸盒装好。为了一点点差价,她宁愿走路去更远的回收点。

      她生活也非常节俭,牙膏舍不得多挤,更不会多花一分钱给自己买点吃的用的。爱人心疼自己妈妈,给她买件衣服买点吃的,结果只会换来一顿数落,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知道省钱,爱人又气的几天不跟自己妈说话。但就是这个省吃俭用的老人,每到过年给孙子辈的压岁钱却是所有人中最多的。在领小孙女的时候常常说:“奶奶攒钱给你买大别墅!”,让我们忍俊不禁。

      我们这些子女辈都要面子,劝了她很多次不要去捡垃圾,卖不了几个钱,需要钱的话会给她。她这时又会说:“我好手好脚的,要你们的钱干嘛?人家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在捡呢”。在无数次劝说无果后我们也只有默认这个事实,妥协带来的后果就是垃圾堆满了整个阳台。

      快递包装和建筑材料包装是小区垃圾桶中纸板的主要来源,大多数人都嫌麻烦或家里不方便放而自己不去攒着卖,加上纸板的收购价居高不下,运气好的话会收到不少,晚上就换到真金白银回来。

      城市化使很多农村老人变成了城里人,也失去了多年依赖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农村老人为了帮城里工作的子女带孙子,也来到了城市里。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提供生活来源,没有农活可以忙忙碌碌,也不会像城里退休老人一样去跳广场舞、下棋、唱戏什么的,生活上以及没有经济来源的焦虑促使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挣点小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很多老人把捡来的东西堆放在公共区域,影响公共卫生。

      不管怎么说,老人这么辛苦都是尽可能给子女减轻负担,苦日子过惯了,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适当锻炼其实是有好处。我们在遇到这样的老人时,请给予充分的理解,自己手里随手要扔的可回收垃圾可以主动提供给他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里的拾荒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