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馥:千载经行叹遗迹,丰功不愧史臣书

图片发自App


汉侯食邑古龙舒,

此是仁民第一渠。

千载经行叹遗迹,

丰功不愧史臣书。

        ——宋骥


诗中说的是安徽省舒县西南七门山下的水利工程,故称七门堰,于西汉初年舒城水而建。迄今有2000多年,现仍发挥着效益,要论治理七门堰水利工程的功劳,首推时任扬州刺史的刘馥(这里的扬州不是现在的扬州)。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江滩一带的地方官吏相互攻伐,造成一方残破不堪,为保江南,刘馥受命于曹操,单枪匹马来到安徽合肥空城,设立州治,其中七门堰水利工程因年久失修,几乎全废,这是州治之关键。《三国志•魏刘馥传》:“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堰,以灌溉稻田,官民有蓄。”据记载,七门堰引龙舒水灌溉下游平原,曾经是“好一派升平的田园风光!”但水利工程几经波折,没有合理治理,加上难免水灾,龙舒大地田舍尽毁,七门堰故道大多淤积,扬州刺史刘馥到任后,不仅疏浚了七门堰淤废的故道,还在龙舒水的两岸增修了三堰,形成了“七门三堰”。不仅扩大了七门堰的灌溉效能,而且还把引水灌溉、防洪排涝相结合。七八年下来,百姓蒙受其利,原来离乡漂泊在外的数以万计的百姓纷纷翻山过江来归顺他。


这让我想到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梁惠王,为什么呢?《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的时候也 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在自然灾害面前,梁惠王此举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只能应付一时,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从根本上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百姓乐其政,受其惠。否则只有像这位可笑的君王想得到的这般拙劣之策了。


古训说:“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亡,禹年以兴也。”在古代,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而当时百姓无国籍无移民的限制,哪里安定哪里富足,百姓就往哪去。民以食为天嘛!所以,发展好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重视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是很自然的大事,这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的岁月,也不能放弃对水利事业的建设。难得扬州刺史刘馥做了一件大实事!


“千载经行叹遗迹,丰功不愧史臣书”!经过对“七门三堰”的一番治理,做到了“官民有蓄”,这才是王道之始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馥:千载经行叹遗迹,丰功不愧史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