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核心 理解价值 把握原则 发展数感――读《数与代数教学概述》有感

      “数与代数”的内容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数与代数教学概述”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核心词和内容主线,教育价值和教育原则等进行了阐述,这是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在此领域的具体体现。       

      文中张老师以“认识百及百以内数”为例,通过四个不同层次的“数一数”活动,为我们再现了如何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的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深深折服。通过这次阅读我明白了:数感就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虽然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但发展学生的数感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内化。在认数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

      比如:在“0”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会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也设计了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一个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

      如:在教学“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例如:《租车问题》,星期天,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大船每条限坐6人,租金40元,小船每条限坐4人,租金30元,全班45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1条小船最省划算。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应用等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数感,从而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让数学跟着感觉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抓住核心 理解价值 把握原则 发展数感――读《数与代数教学概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