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早上一起,就看到了快乐老师思考链接组现状与对策的文。触动我的并不是他所反应的问题(这个我已经思考过了),而是他敢于发声的态度。方法稍有点欠妥,但态度值得肯定。又恰好看到思源发的关于群体效应的文。
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属性。而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在一点一滴改变着这个群体。(非原文)
反思自己,虽然也很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但最终因为判定事不可为,加上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自己本来能做的。
我觉得5队的伙伴认可我,我有归属感,就想着我只在5队发挥我的影响力就好了。现在心里是有点羞愧的。
并不是说生活非有这个社群不可,但我从中看到了自己值得改进的处事态度与还可以提升的公众责任感。
除了我自己的链接组5队,我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负责任地谈一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问题一 目前发生了什么事?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特别是让自己不那么开心的事时,先试着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迅速冷静下来,客观看待。
我的概括:链接组活动收效不大甚至还有些反作用。普通队员大部分潜水很深,管理团队有苦难言,但也有少部分队员有所提升,少部分队伍可以提供归属感。
再试着去理解不同的人所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问题二 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状况?
✍队员
作为一名队员,我对链接组的状况也深有感触。
首先,我是“半被迫”地成为链接组队员的。因为说“不主动选,就要被分配”,恰好这两个月工作忙,我知非洲大象是能容人的人,所以才赶紧选了他。不过既然在其中,我是不允许自己拖后腿的。但总的来说,当时加入得不是那么“迫不及待”。
其他的队员呢?据我了解,有一小部分是自己主动选的,大部分是管理组直接分配的平时在群里不是那么活跃的伙伴。这就使得链接组在源头上就存在很多隐患。
主题营前,链接组活动是鼓励参加,但不强制的。主题营后,链接组规定群里的剽悍和能量按钮二选一,同时还有每个组不同的读写说任务。还有倒数退出制度(其实也没真实施过。)
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我为了5队整体,也开始了很久没写的能量按钮,也在实施自己的读书写作规划。出来之后,心里是挺排斥的,有好几个积极的伙伴也有同感。对于内驱力比较强又有点小性格的人来说,这个规定更多的是激起逆反心理。不过很快就想通了,也告诉别的伙伴,成长是自己的,不用在意形式。
内驱力不是那么足的伙伴呢?噢,抱歉,很多人还没关注到这个,有空就做做,没空就不做。关注到的也在想,这么麻烦,好担心啊。也还有人会想,做了到底有什么用呢?
总结下。队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并非真心被吸引。二是目标不明确,很少人真正看到任务的好处,动力不足。
✍队长
我不是链接组队长,但之前带过点评组,和我们两个队长的关系也比较好,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和这个很像(每天试图叫醒一堆沉睡的人啊啊啊),所以很能理解队长们的心情。
这一批链接组的队长们很多都是挺积极的,想锻炼自己领导力的伙伴,各有各的优点。只是在社群运营上不是那么有经验,如果有指导会更容易做好,也更容易在成长中坚持利他。
一个组将近20个人中,好一点的大概积极的有5-6个,差一点的可能就只有2-3个。这种情况下,队长除非前期已经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品牌,特别有个人魅力,否则基本上都是几句话下去,应者寥寥。倒不是队员故意不理,只是气氛会让人有点尴尬,觉得还是不说话的好。这样的“冷暴力”不用久,一周下来,有些队长就已经感觉无助得很了。
切不可觉得这种无助是靠几句安慰鼓励就可以释怀的,当自己一个劲地想要带动他人,却发现那么无能为力时,心里的难受是很深的。而且越是用心的人,感受越深刻。
队长们同时还有管理组的压力,有比拼,有数据。
付出了时间精力,感觉好像没得到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也顾不上梳理成长了(其实成长一定是有的),因为心伤了,人倦了。
总结下。队长们面临的问题:一是自己本身没有得到特别有效的指导和建议,缺可行的方法。二是带不动,相当于一个会游泳的去救十多个不会游泳甚至还有想一直躺在水里的,缺援助。
✍管理组
五连的管理组为五连付出很多,虽然名义上说是管理组,但基本都是自愿付出时间利他的。
曾和小小白就五连的发展问题深入探讨过。她有很多的想法(知道的伙伴肯定会特别感动),链接组是其中一个。
长期社群,必然会面临热度下降的问题。三四百人的大群,注意力资源也决定了经常被关注的就是那么些本身已经很积极的伙伴。物竞天择,这些本无可厚非,但管理组想为更多伙伴创造成长的平台,就像老师总想让所有学生都在他的班上学到更多东西一样。所以,链接组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链接组成立的初衷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并不是为特别积极的老铁准备的,而是为那些不怎么在群里冒泡有些迷茫又想发展自己的老铁准备的。
因此,才会不怎么赞成已经很积极的老铁加入,才会有写作刻意练习活动,才会有相对“强硬”的任务统筹,甚至把智囊团优秀成员都分开在每个组,以期能让他们带动更多的伙伴。
如果从高一点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一个会考虑所有成员、想方设法让大家都得到成长的团队,才是真正有前途的团队。
只是考虑不周,方法不太恰当,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不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虽然我没有参与其中,但队长也给我们看了管理组的相关解释,那么长那么细心啊,不能不叫人感动。
大家立场不同,想法不同,也许有些不愉快的沟通。作为老铁,可以想抱怨就抱怨,作为管理组,有苦难言。
大家都是人,都有一颗会疼的心。
相信这一点,理解别人会更加容易,再去解决问题也会更加客观。
总结下。管理组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更到位地和所有链接组成员做好沟通,让大家理解并接受这种初心。二是有些方法过于激进,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实际情况和人心。
以上,是我个人对链接组的认识。
问题三 有哪些可行性措施?
好啦,分析了那么多,情绪已经完全平稳。理解够了,就可以来解决问题了。
以下仅仅是个人的想法,未经实施,肯定不尽正确,也许完全错误。伙伴们看看即可,如有用,纯属巧合。
✍管理组
01 更改链接组的组队方式,以自愿为主,允许一部分优秀积极的队员和自己熟悉的伙伴在一起,然后发挥他们的团队影响力。
四五个主动的人带一两个暂时潜水的人,积极的环境会更容易带动潜水者。那时的五排其实也有好几个潜水者的,但人很容易受影响。
02 优化链接组活动方案,鼓励更多自主性玩法。可以以队长为核心,发挥队长的个人特长。
每个人来读书营时,都是想提高自己的。但其实每个人的起点和目标都不尽相同。不能一刀切。
以队长为核心,可以吸引相同目标相同特点的人群,比如:有宝宝的老铁可以一起组育儿群,读教育书籍。便于联机学习。
只要是有利于成长的,人数不限,性质不限。队长也可以随时申请,比如,我可能恰好选队长的时间没空,如果我有空了,也想组一个自己喜欢的群。我可以带着我的规划书申请开这个链接组。申请通过后,我也可以自己招募更多伙伴。
03 增强指导。
目前连队有四个智能小组负责日常的基本运营,管理员的任务相对较轻,应该真正发挥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入驻链接组群,对队长进行工作的指导,对老铁进行沟通了解。真正走进“民间”。
04 精简活动。
社群是生活的一部分,活动与其多,不如精。管理组选择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固定下来,坚持做。同时鼓励老铁更多自发活动。
总结下。管理要用裂变模式。
✍队员们
01 主动思考,寻找真正能让自己成长的事,坚持。
内驱力永远是成长的第一要素。抛弃那些“我交了钱,等别人用更好的制度来服务我”的想法。被别人按着头喝水,哪有自己喝水来得畅快自由啊!
02 自己没规划又想在这里学到东西得到成长,最简单的,你喜欢谁,就赖到他身边去,观察他,学他。
✍队长们
01 受得了多大委屈,就成得了多大事。前提是,别真把它当委屈,把它当个闯关任务吧。
02 找队里相对积极的人去磨。要知道,你带动了一个,他会帮你带动别人。裂变起来,快多了。真正影响一个人,比“挨个摸摸”要好得多。慢就是快。
03 听听五排的分享。
(广告时间)
五排的成功绝非偶然,身处其中,我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付出与心态的转变。其实,5队自己也要再学习。
总结下:这件事不过是个咱第一次做,没做得那么好的事罢了,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就好啦!
问题四 从这件事中,我可以学到什么?
每个人有自己可以学的。
我学到的是:
01 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对群体都有影响力。我选择发挥什么层级的影响力,决定我多大层次上可以问心无愧。
02 沟通要讲究方法。先理解情绪,再客观分析。牛牛姐曾教我:以最大善意揣测别人。屡试屡验,诚不我欺!
03 今天这件事,读书营管理组不同的人不同的回应方式,让我学到很多(这里就不再写了)。有兴趣的伙伴可以仔细揣摩。
每件事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我们是曾跌倒的事。让过去成为垫脚石吧,引我们走上更好的——共同成长之路!
(居然这么长,那剩下的下次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