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这个东西很早就出现,但这几年被推到了高点。这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好事,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是坏事。
知识付费犹如一个催化剂,有人如鱼入江河,很快能崭露头角,另外一部分人因为找不到学习的真谛,就会一直困在小河沟。
今天,想认真地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学习这个点,稍微有点烧脑,需要你花点时间思考我写的这些字。
- 01 -
我算是成长算快的那类人,从开始学习,一年时间成为自由职业,又一年时间收入翻涨10倍,特别是今年,我给很多企业和企业主做了相应的咨询。
要说有秘诀,有时候想想,好像真没有。唯一能靠的就是学习力强,领悟力强,实践力强以及使命感(坚持)。
- 02 -
我觉得这几个要素,是你成功的最低标配。
先说学习力,这是你向内补充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学习这东西本身就有次序和结构,咱们不能乱学。
我看很多人就喜欢东学西学,要说这样没有好处,当然不是。只是它的发酵时间太长了,你不知道你身体内蕴藏的力量,哪一天才能释放出来。
因此,我不赞同东学西学的乱学主义。那我们该怎么学习呢?
取一个中心点,然后向外延生,因需求而延伸学习项目。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先确定一个主体要学的东西,比如写作,你的核心围绕这个点在学,你会学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写作技能,之后是更高级别的写作技法。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比如,你最后当了一个自媒体作者,你慢慢要去学营销、销售等内容,因为你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这是一种选择。
有人会出书、出小说、散文集,这种最终会走向文学写作,那你慢慢研究的内容可能会跟中西方文化相关,你会去磨自己的文笔,直到它璀璨夺目。
即便是学写作,人和人都是不同的。你们不同的个性决定了不同的赛道,不同的赛道决定了你后面该学什么。
学什么,是核心,不应该是囫囵吞枣地瞎学。你的中心其实是不动的,只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需求、梦想,去调整你在中心点外,延伸出来要学的其他技能、方法,这叫适配。
我学写作,为了做出个人品牌,让更多人知道我,我先学了营销思维,打造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赛道;在过程中,我又发现我自己不够稳,作为作者,应该写出好作品,所以我又读了中西方文学;后来我发现,一个好作者要有足够的阅历和故事,所以我去接触人,接触更多人。
这是因为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内容。并不是说,好的东西都需要学,而是搞清楚,你当下要学什么,每到一个瓶颈时,往往就会学一个更深的,而这个更深的就是中心点的延伸。
我一直在写作,看书、思考、见人、打造品牌的本质,是让写作更强大,更专业而已。
- 03 -
再讲领悟。
学习是分惰和勤的。勤奋者多学,懒惰者少学。你勤奋,就可以跟别人拉开距离。
但领悟不一样,领域拉开的不仅仅是距离,还有高度。古往今来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在这里。
很实在的话,厉害的人,都是不慌不忙,这种不慌不忙是因为Ta心中有节奏。Ta早已对一切有所洞察。
拿《曾国藩传》来说,有人看到故事,有人看到埋头干活,有人看到个人品牌和创业。
这几个答案并没有本质的对错,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深浅。你从这本书里,能琢磨出多深,就得看领悟了。
而领悟力的差别其实也是做事的差别。你学一成功力就做一成功力的事情,多成即多成。
我还想起一个例子。
我曾经跟某个作家辩驳过畅销书的问题。他说畅销书,特别是青春系列的畅销书没必要看,作者看了不但会写不好,还会文笔变弱。
我持反驳意见,我虽然不赞成大量看畅销书,但我依然认为任何人,包括我们作者本人,在年轻时,不但要看,还得深读。
读的不是作品,而是人性和书以外的东西。
拿刘同来说,他写过《谁的青春不迷茫》,从文笔上来说,超过他的作者极多,但为什么大多数作者不如他。
原因在哪?为什么这本书火?理由很多,我能讲出10几条来,这十几条里有这么两三条,是能见社会、见众生的。
你不深看,你不思考,就了解不了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你以为你有你的坚持,其实也只不过是可笑,是井底之蛙式看天而已。
因为你不懂,还不自知,还不学习。你的领悟,永远停留在之前一个点上,没有办法提升。
这两年有一个词很火——认知。我觉得两者有相似,领悟的高低,可能也是认知的高低。
领悟力不足,就要写,就要看,就要听,就要睁开眼,看看这世界。
- 04 -
第三是实践力,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动。
这一点我没什么好说的,自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真的要靠毅力。
大多数牛人都是用毅力控制肉体,到了某一个时间形成习惯记忆或肌肉记忆就会好很多。
我其实也有这方面的神功,就是写作。
我可以懒到一个礼拜不干活。但如果让我一个礼拜不打字,不写文章,我可能就真的疯掉了。
作者是什么?作者是吃个馄饨都能嚼出个钉子来的人,吃个馄饨都能写上三五千字的人。
但我只是在几件事情上练出了神功来,我喜欢写作、喜欢读书、喜欢听歌,喜欢吃东西,如此而已,除了这些,我没有再多一例控制身体的能力了。
你的行动力怎么样?
- 05 -
最后是使命感。
使命感跟责任感很像,但又有区别。
2019年之前,我其实也在写作,写了整整9年多,但我坦诚,我那会写作真的不快乐,哪怕我2018年时,每个月能敲出一两万的收入来,我依然是不快乐的。
因为它就是我的一项工作,只不过这工作,有点特殊,有点好玩。
我是什么时候找到使命感的呢?
是我发现我粉丝多了后,我多了很多私信时,我常常会收到一些私信,读者给我发的私信千字、万字时,我才慢慢明白,文字对一个人的触动,有多大。我们原来真的可以动动笔,就可以劝一个轻身的人,珍爱生命。
所以当我明白这一点后,我开始不太在意阅读量这些虚无缥缈地东西,我更想自由写、更想把我的文字变成有生命力的符号。
所以你看我也写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每天少则敲出几千字,多则敲出上万字来,但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对别人有用。
因此,那些我敲出来的无用之字留给自己,有用的留给读者。
必须有灵魂,必须有用,这是我自己对文字的态度。有了态度,又认真学了写作,越深入越发现写作的魅力,到了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坚不坚持的概念了,有的只是,写下去,认真写下去。
使命感很重要,比责任更重要,它更像是灵魂摆渡,让你有底气去写。
但我要说,这东西别轻易去找,而且你可能找不到。使命感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在你人生特定的时机,它慢慢会出现。
如果没出现,等它出现。
我说完了,有点烧脑,但我希望,你能看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