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之路,道阻且长

说来惭愧,我自己水平一般般,今天却受邀给某地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做评委,有冒充专家之嫌。因为区划调整当地刚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这是第1届基本功比赛,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因为中学语文只有三个人参赛,所以和小学英语6个人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组。评委中有三位专家级的英语老师,还有两位非专家的语文老师。

之前我也曾受邀在师专给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学生当评委,那是教师资格证的过关性面试,但今天不一样,今天都是已经从教有些年头的资深教师,有理论、有实践、经验老道。

比赛的具体过程不宜透露。

但几点小感受还是可以总结反思一下的。

一、应注重过程的完整性

尤其是这种比赛,环节不全是致命的弱点。十分钟演课时间,导入、检查预习、具体教学、小组互动、质疑问难、高阶拓展、课后作业,包括板书设计,无论如何,架子先要搭起来。哪怕你前面演的再出彩,环节不全,没能在十分钟之内把思路全部展现,那也要扣掉大分数,评委会一边惋惜一边下手。教学环节完整,基本分就可以拿到了。在保证基本分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内容。

二、对教材的深入研读

无论是小学英语的六位老师,还是中学语文的三位老师,不用说都对课文烂熟于心。英语课文就三组对话,而语文是《马说》,相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能背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教学不仅仅教背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通过这个例子,把握好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才是关键。一节课是照本宣科还是重点呈现?所以要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熟悉整个的教材体系,融会贯通,才能有的放矢举重若轻。什么要重点讲什么可以讲还有什么不必要讲,心中有数,此时你面对的不是学生求知若渴的水嫩嫩的近视眼,而是几双承载风霜吹毛求疵的老花眼。

三、心理素质要强大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读书时候只要老师提我回答问题,我就会两股战战,瑟瑟发抖,回答问题也是语无伦次,思路全无。刚工作的时候心理素质也不行,那时候举行的活动也少,虽然当时还是青年教师,但也没有多少上台展示的机会。偶尔上课在学生面前讲到某些问题,底气不足时还会脸红。后来年龄增长,脸皮也跟着越来越厚,有啥好怕的?熟人的话,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啊?如果是陌生人那对错又有什么关系呢?也许人海茫茫,再也不会相见。

所以在台上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虽然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做到旁若无人。如果偶尔大脑真的短路,其实也没关系,按照话题继续编呗。

四、逼自己入局

人是有惰性的。

出来一个活动,自愿报名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也会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给藏起来。其实,把自己逼出去,尤其是年轻老师,有小鞭子在后面抽自己,专业成长的速度必然加快。听身边的专家介绍其中的一位选手,那是位相对年轻的姑娘,她一开始也是被领导给硬架到前台的,如今成长的非常快,从五分钟演讲开始就基本锁定了胜局。无论是演讲还是演课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足见她功在平时。

给自己挖坑,公开自己的野心,躬身入局,加速成长。

五、与时俱进的思维

单从外表上看,参赛的9位选手年龄差距应该在20岁之多。有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也有教龄和小姑娘年龄差不多大的资深教师。由于时代的原因,年龄略大的英语老师有半道出家的,年轻点的大多是科班出身,带班出成绩一般是年龄大一点的,但年轻老师更受孩子欢迎。为什么?年龄大的老师。思维容易固化,而年轻老师在学生眼里代表这个时代最鲜活的内容。今天的比赛没有用到多媒体,但可以想见,如果是用多媒体教学的话,年轻老师会更加形式多样,手到擒来。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

延迟退休之风一阵阵的刮,如果教师真的要延迟退休,65的老师和15的学生如何交流?给学生讲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吗?青春期的孩子听你那一套?

所以时代逼着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新媒体涌入课堂,老教师也不能固化思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一点反思

比赛分三块打分:粉笔字、演讲、演课。感觉比较传统(窃以为)。粉笔字是三十年前教师基本功的一项,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确实是加分项。但放在演讲演课同等的地位,感觉比重略微偏大。教材内容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相对于粉笔字来说更能考验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如果谈与时俱进的话,是不是可以考查一下教师多媒体运用的能力?比如今天不是让评委去看小黑板,而是让选手带课件来演课?现在领导下基层听课,学校领导都要求先打开大屏,建议使用课件,而这样的基本功大赛是不是可以超越小黑板阶段?

行业深耕,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更感觉前路迷茫,道阻且长。教师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你怎么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2022年11月6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教之路,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