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8年的第一个月过完了。年初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flag:每天至少读书1小时,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干货读书笔记做提炼、总结。
回顾一下,1月份我读了11本书,平均每3天读一本。其中9本致用类书籍,2本非致用类书籍。
非致用类:《树上的男爵》、《我们仨》
致用类:《文心》、《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领导梯队》、《终身成长》、《高难度对话》、《高效能阅读》、《深度工作》、《精力管理》、《如何高效学习》
这11本中,我想推荐给大家以下8本:
1. 《树上的男爵》
这本小说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情节充满了想象力和张力。书如其名,讲述的是一位从12岁起就自愿决定生活在树上的男爵继承人的故事。直到他65岁以一种离奇的方式与世长辞,无论是生活、学习、读书、交友、恋爱,还是守卫封地人民、与哲学家通信、领导革命,他一辈子都没有从树上下来。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主人公柯希莫和被人们视作无恶不作的强盗贾恩·德依·布鲁基之间因为读书而产生的交情。
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强盗,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他向柯希莫借书,对读书陷入了狂热阶段,狼吞虎咽地读完一本又一本小说,一天之内就能读完柯希莫积攒了一周的书。
也正是因为这位酷爱读书的强盗,使得柯希莫对读书的兴趣也渐浓。读书,对于柯希莫,从每天半小时的消遣,变成了主要的工作,整个一天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柯希莫53年树上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他在树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着地面,非但没有疏离,反倒比其他人更深度参与其中。他享受树上的世界,却从来没有在精神领域放任自流。他不仅在树上完成了自我教育,也在树上承担起了他作为男爵的责任,不断地为民众谋利益。
或许正如书中所说:“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又或许,如柯希莫的墓志铭所写:“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2. 《我们仨》
这本大名鼎鼎的家庭回忆录,我买来放在书架上很久了。但直到今年1月,我才翻开它。
买,是因为它声名在外;没看,是因为不敢看。而不敢看,是因为我怕这本书太沉重。
可我还是没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然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暖远大于悲。于是,即使大家可能看过了太多关于这本书的推荐,我还是想亲自安利一遍。
在《我们仨》这本书里,杨绛先生就像你我的姥姥或是奶奶,穿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日升月落,顶着一头被岁月抚褪了颜色的花白头发,绽着一脸被时光晕染了痕迹的深浅皱纹,拉着我们的手,絮絮叨叨而又引人入胜地诉说着她的故事、她和他的故事、他们仨的故事。
整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挺悲痛,我绝不忍心再读一遍。我最喜欢第三部分,温暖而又深情。
这一部分纪实回忆了1935年杨绛随钱锺书一起赴牛津求学进修后的几十年间的故事。从俩人到仨人,从英国到法国,从上海到北京,一路相携,有欢笑有泪水,记叙着这个不平凡家庭的平凡点滴。
3. 《文心》
《文心》由夏丐尊、叶圣陶二位在文坛和教育界都颇有声望的先生合作撰写,成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当时非常畅销,曾多次重印。它并不是一本冷冰冰、枯燥燥的语文知识书,而是借助小说的形式,把知识安插在情境中,深入浅出,可读性非常强。书中用32个连载的师生间互动的故事,给广大读者上了32堂语文课。
虽然这本书距今已经八十多年了,字里行间些许的表达方式烙入了时代的痕迹,可所要传达的知识、思想却并不过时。虽然是写给当时的中学生看的,但是成年人看了也会颇有启发。
朱自清先生在为《文心》作序时,称之为将读书方法与写作方法合二为一的书,非常实用:“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实易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
书中我最喜欢也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知”。
我认为,前半句“读书贵有新得”是说,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能只是当成看热闹,看完了图个乐呵,也就如过眼云烟般消散了。我们读书,是要去感悟、去领会的。
后半句“作文贵有新知”是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最好要有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思想。
4. 《终身成长》
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在书中,德韦克教授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mindset)——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会影响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挑战的态度以及对挫折的复原力等,进而影响我们的一生。
德韦克教授描述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我觉得有点像宿命论者——认为智商是天生的,才华是天赐的、一成不变的。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人的潜能是未知的,人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也是无法预知的。我觉得,在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眼中,未来充满着无限想象空间。
正如德韦克博士所说:
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然后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
5. 《高效能阅读》
这本书可以算是写给不善读书的小伙伴们的一本入门指南。作者原尻(kāo)淳一通读了上百本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写出了89条实用的读书技巧。
作者说:“读书时如果挑战某个初次接触的领域,请不要贸然去读超出自身能力的书。应该尽量降低读书的门槛,待积累了足够的充实感,再尝试迈上下一级台阶。”
对此我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虽然从理论上讲,不论什么领域,读“经典”都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然而,从实际中看,很多人对读书的兴趣,恰恰是被“经典”消磨的。
一本书之所以堪称经典,必然凝结了其领域内佼佼者的最高智慧。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入门者而言,却是太高深了。
所以,读书初阶者应该尽量降低读书的门槛,从领域内比较通俗易懂的入门书开始读,然后逐渐提高水准和难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维持我们读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有了“敲门砖”。
6. 《深度工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是指是一种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工作模式,可以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工作模式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作为一名职场狗,我听过大家最多的抱怨就是:“忙”。可是,真的有这么忙吗?
在《深度工作》中,作者纽波特尖锐地戳穿了一个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诸如收发邮件、回复即时通讯软件、接打电话、频繁切换多线程工作等浮浅工作上。
而深度工作,则需要我们设立一段沉浸时间,远离网络、社交通讯、闲杂琐事,专心致志地埋首于一项重要工作中,集中精力完成它。
书中有段话我觉得很震撼:
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被机器抢饭碗,两种能力至关重要:
一种是迅速掌握复杂机器的能力,使智能机器成为自己成功的前提而非障碍;
另一种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即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域内达人、行业内最优。
而这两种能力,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度工作来获取。
7. 《精力管理》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努力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们上紧了发条,却彻底垮了。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非常有限。”
这句话,就出自这本《精力管理》。作者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在书中提出,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健康和快乐的基础。
作者把生活比作是一系列短跑冲刺,在某些时间段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在另外一些时间段也需要我们养精蓄锐,更新精力储备,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下一个挑战。
书中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4个维度,列举了很多方法和案例,帮助我们有节奏地保持精力充沛。
我们的精力就好像手机电池,如果一直使用而不充电,就会耗尽而自动关机。
所以,不要小瞧精力管理,它可以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姿态,迎接世事刁难。
8. 《如何高效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扬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他用了10天搞定线性代数;然后用了1年自学完成了4年麻省理工大学的33门计算机科学课;然后又用了1年的时间周游各国,并学会了西语、葡语、中文和韩语4种语言。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书中,斯科特·扬披露了他的“整体性学习法”,即打破学科和知识之间的界限,连点成线成面,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
用斯科特·扬的话来说,“整体性学习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emmm…所以,学霸很傲娇地说,学得好的同学总在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而学得慢的同学却往往只会死记硬背。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啦
感谢阅读!
文/董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