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实现个人成长,很多人开始喜欢用打卡来进行自我约束:跑步打卡,阅读打卡,写作打卡等等,只要我们能想到的领域,都有人在用打卡这个方法。
打卡背后的逻辑是,把一个有难度的事拆解到每天的实操计划,通过日拱一卒的方式来慢慢把技能和能力内化,以达到成功的目的。
但我在经历了很多打卡训练营以后,发现靠打卡学习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刻意练习也没用,难道真的是个人能力问题吗?
我在《认知觉醒》里找到以下这几个原因。
1、打卡变成了成长的假象。
拿写作来说,我写作的其中一个目的是“用输出倒逼自己输入”。
刚开始还挺好,每天都有写不完的内容选题,加上新事情的热情劲和幻想得到写作技能成为写作大咖的成功,都让自己马力十足。
但随着时间推移,热情和动机逐渐减弱,加上选题枯竭,写作慢慢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时一度想放弃,但放弃不就意味着宣告失败吗?
本能的言行一致,是不允许这样事情发生的,那怎么办呢?要输入好内容以后再输出必然很难,但如果只是打卡并不难啊!
在生出这样的想法后,写作的目的就变成了保持打卡记录。为了完成日更草草填字,以至于内容也非常浅薄,完全没有可读性。
一旦目的一变,结果必然不同,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假象,只是自我安慰的毒药。
2、效能降低,完成主义。
一旦写作变成了任务,动机从成长变成了保证自己言行一致的形象,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有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想想是不是一个任务在没完成之前你会一直心心念念,一旦完成以后立马这个事情就会退出脑海,动机立马消失。
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于零。
这就是典型的打卡心态。当抱着单纯完成任务的目的去学习的时候,你不可能去深度思考。
而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只是为了快速达到结果,过程的感受必然会确实,所以就不得成长。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打卡这个方法没用,而是提醒大家要正确运用打卡,不要依赖打卡本身,陷入认知陷阱。
那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作者给了两个方法。
1、用记录代替打卡。
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
这样可以释放打卡的任务压力,把注意力转向学习本身,去享受学习的过程和思维的碰撞。
记录和打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为了给自己看,而后者大多是为了给别人看。
当你把学习成长变成自己的事,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就会变得很怡然自得了。
2、设下限不设上限。
给自己设立一个很容易达成的下限,释放完成目标的负担,通过微习惯慢慢改变。
举个例子:阅读10分钟。当你完成10分钟的阅读之后,很大可能你会顺着惯性继续下去,毕竟10分钟以后都是额外的收获,这种享受感完全替代了任务的焦虑感。
而10分钟的时间也正处于舒适区的边缘,不会让你觉得太难,就不会让你对阅读心声厌恶。
打卡并不是目的,去享受过程,保持学习的动机你才会有所收获。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学习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