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刚装了一台台式机,买的硬盘是m.2的500g固态,但是对于台式机来说的话,还是显得有些小了,所以打算买一个新的扩展盘,过程中也顺带了解了不少知识,由此记录下来也希望给以后买硬盘的朋友做个参考。
既然是新增硬盘,那么就要说一说接口了。
大部分主板上都是有一下几种可以接硬盘存储设备的接口,有SATA接口,M.2接口,也有PCI_E接口,我的PCI_E接口上插了网卡,m.2上也已经有一个固态了,多以只能在SATA接口上进行一个加装。这里就基于SATA接口说明。
在某东搜索硬盘,我们就可以看到有接口分类,而且分类繁多,我这里只说一下我提到的三种接口(因为其他接口我也没去了解过)
很明显啊,勾选sata接口之后显示的大部分都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怎么样呢,我可以说说我了解到的:
机械硬盘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便宜容量大还有寿命长了,其他也没什么特点。
这里说主要参数不是全部参数:
读写速度,转速,容量,缓存以及两种不同的方式(垂直式(PMR)和瓦叠式(SMR))
转速现在大多都是7200,机械硬盘嘛,转的越快读得越快(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同时噪声也有差别,容量就是硬盘大小。
买硬盘嘛,最关注的其实还是读写速度。
读写速度这里我这几天逛jd一度被迷惑:
像这种第一眼很容易让小白以为传输速度6G/s,这他妈好6啊,速率6G/s,那盘里的小姐姐不就是来去自如嘛?,但是你是计算机专业的或者你了解过一些基础网络知识你就知道这俩不是一码事。首先,6Gb不是6GB,Gb这里的b是bit(比特位)我们常说的GB中B是byte(字节),1byte=8bit,所以换算一下
0.75G/s,就是750M/s(不准确,为了好算),同时呢硬盘是8/10传输,什么意思呢,就是传输10个位置的资源,但是只有8位是数据,剩下2位其实是校验位,所以750m/s还要打8折==600
这时候就是600M/s了,这就突然变成1折,简直虚假到了极致,欸嘿,还没完,传输是有10%左右的损耗的,所以最后大概也就550左右的速度。这就完了嘛?不是,在机械硬盘上的这个6Gb/s并不是说他的传输速度是6Gb/s而是说他是SATA3接口而已
那么机械硬盘的传输速度到底如何呢:
- 机械硬盘的写入速度和读写速度一般约为120MB/S
- SATA协议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500MB/S
- NVMe协议(shuPCIe 3.0×2)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1800MB/S
- NVMe协议(PCIe 3.0×4)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3500MB/S
比较重要所以我单独出来再写一遍
————————————————————————
机械硬盘的写入速度和读写速度一般约为120MB/S
————————————————————————
机械硬盘有缓存的速度会快一些。
至于两种方式选垂直式(PMR)的,因为瓦叠式好像不稳定。
所以对于机械硬盘而言的话,其自身的优势是便宜实惠,但大部分装机还是对于性能有些需求的所以经常会有固态搭配机械硬盘一起装机,而我这次加装预算比较充足就没选择机械的了。
但是毕竟都说了这么多就介绍一下机械硬盘的主要厂商的产品和选购方向,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收藏❤❤❤❤❤转发哦!
对于西部数据的机械硬盘有按颜色分类的:
对于JD也是没有直接给出颜色分类,但是他也是有层级分类的,哪个呢
绿,蓝,黑,你可以理解这仨性能于价格正比,价格&性能:绿<蓝<黑;有人说黑盘是性能盘比较接近于游戏盘的概念,绿蓝的话比较便宜实惠,没什么性能需求就买这个也行。对于黑盘大部分也都带有缓存优化,所以性能会比前面俩好不少。
红盘看说明是用作NAS存储的,有人不知道NAS是什么,我之前在学校上的网络课有提到过,网络接入服务器 network access server,所以就可以理解为一个服务器,而红盘有着持续不断工作的特性,所以适合做这种事。
紫盘:绿盘AV-GP的马甲,支持串流(串流技术,就是通过网路实时压缩和传输影音的技术。好处就是你不需要把完整的多媒体资料下载完后才能观看,而是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实时从发布源传到客户端)忽视CRC(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适合视频监控存储,24*7设计。主要用来视频监控的存储
在JD的企业级硬盘下我们看到了金盘的身影,金盘的优点就是最高性能,超大缓存,速度快。毕竟是西数家的顶级,相比于其他系列要更加稳定,平均故障时间也是最长的(就是用的时间最久,不容易坏)
希捷硬盘可以通过用途区分等级,
酷狼硬盘:NAS硬盘(酷狼:家用级NAS硬盘,酷狼Pro:企业级NAS硬盘)
酷鱼硬盘:台式机硬盘(酷鱼:家用PC硬盘,酷鱼Pro:相对更专业的PC硬盘)
另外,还有和移动硬盘,这些也是和上面西数差不多对应有不同等级的。同时东芝家的硬盘我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讲完机械硬盘自然就是SATA3的固态硬盘了
我在前面说机械的时候说到了关于那个6Gb/s的意思就是sata3接口,就是说sata3接口时有上限的,传输速率满载也就600了,所以sata3下的固态硬盘一般传输速度标识的也是只有600m以下的,自然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比机械硬盘块不少,所以就有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存在。
我们在知道在机械硬盘里用缓存时为了解决机械硬盘比较拉稀的传输读写速度,但是现在有的固态硬盘他也加入了缓存,但是
我个人选择的也是固态做扩展盘的,对于扩展硬盘我没什么高要求。
市面上常见的固态硬盘SSD闪存芯片颗粒类型分为四种:
个人推荐MLC和TLC。我自己用TLC颗粒够用,下面分别是金士顿,三星,和铠侠(原东芝)的几个对比。
是不是一看感觉,我擦,东芝这么牛逼,别急,这里就要提及一个问题了,TBW(Terabyte Write)总写入数据量,说白就是寿命,固态硬盘有自己的一个总写入数据量,擦写那么多数据之后就差不多寿命快到头了。
另外三都可以满存写擦600次,但是东芝这个算下来就240次属实有点拉跨,所以买的时候如果是打算用很久或者每日传输很高还是要注意一下这个TBW的。我打算坚持一两年就换个大一些的所以对TWB没寿命要求,按照每日30G的传输,一年坚持传输300天算就是9TB左右,120TB的寿命也够我坚持几年的了,哪怕高强度使用一天100G,连续365天,也够我用3年。
所以看清楚你的需求比较重要哦。
- 机械硬盘的写入速度和读写速度一般约为120MB/S
- SATA协议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500MB/S
- NVMe协议(shuPCIe 3.0×2)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1800MB/S
- NVMe协议(PCIe 3.0×4)的固态硬盘速度约为3500MB/S
机械硬盘比固态长,固态:SLC>MLC>TLC>QLC
机械平均40¥/100G,固态平均40¥/100G(固态大跳水,淦!)
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介绍完了我所了解到的知识了,如果观众老爷觉得这个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可以点个赞同,如果能点个关注那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