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北京土著

初次到北京是大一暑假,不记得从哪一刻积累下的敬仰与尊重之情让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好像上天故意让我对这次旅程加深印象似的,用了两倍的计划时间才到了北京。

至今想起还历历在目。大雨袭击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而我偏偏选择这几天。原定时间是晚九点到达北京西站,可碰上大雨,几乎这一路上的所有站点都进了水,火车无法按时抵达,晚点的时间一点点增加,可这突如其来的时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这次旅程的任何憧憬,并且只增不减。

老老实实的坐在位置上,累了听会歌,也大部分时间听着对面位置上的大姐跟旁边人拉呱,讲北京的各个价。当然这点差距不必放在心上,因为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嘛。

吹着空调蜷缩一团的我,一刻也没有停止遐想,闭着眼睛整夜未眠。终于听见有人说,到了,要到了。我马上把头扭象窗外,凌晨的夜被这座华丽而庄严的城慢慢点亮,我的心越发的按耐不住,窗户玻璃上映着我不自禁微笑的样子,真的到了。就好像归心似箭的心终于找到了落脚点,满心喜悦。

此刻已接近早晨6点,当迈出西站的时候,看了一眼头顶上方的公告牌——北京欢迎你。

接着乘车去了表姐的住处,休息了一会,雨还不断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不知道大多数人第一次到北京的感觉如何,对我而言,是我终于踏上了我曾向往的一个地方,也终于有机会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感觉。

在北京的这些天,我独自一人去了很多个我想要去的地方。认识了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大哥,帮忙付了一个在北京林业大学上学学生的公交费,他快下车时想用微信转账给我,我说,不用了,没关系。

这个看似发达的绚丽的北京城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充斥着冷漠与孤寂的,如果我这个外来客能够散发一点微不足道的光,不知道是否可以驱散一丝京城的阴霾。

离开的那天晚上仍然是暴雨,瓢泼的雨加上堵车,我和部分人中途下车,追随着前方的人一路步行到北京站,踏上了归途。

每年高考后,都会有一个类似于如下的谣言:北京人400多分就可以上北大了,上名校了,而像其他省市的人就需要很高的才能进,不公。
事实是当你随便搜一个各个大学对北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时,这些谣言自然不攻而破。

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那里人的生活远远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北京土著们,北京土著的孩子们,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注定开始一条艰难之路了,而我们的艰难之路,是高中开始,或是高三,而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用力的日子。而他们呢?

据我所了解,他们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触各种兴趣班,绝不是危言耸听,他们小学的英语水平你可能到高中才能赶上,甚至赶不上。因为幼升小是要考试的,对于有些著名的私立小学,它们的录取率堪比牛津哈佛,不是你可以负担高昂的学费就可以进去的。当然对于家长,如果英语不行,那么小学家长会你是参与不到的,他们的家庭作业你都看不懂是什么。这样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里的人,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在迅速发展着,要不为何称人才济济,牛人聚集地。

这些孩子的背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支持,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支持,北京人大部分素质高,从小接受优质的教育和高端文化的熏陶,即使同样的考进同一所名校的人,来自北京的那个的综合素质更高一些。这也不是随便下定论的,是异地学生对他们的感知。

后来再去北京,去参加一个企业部门的面试。我那组有7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来自北京。其中有一个女孩刚刚高中毕业,已经考完托福,因为要去出国留学而专门选择了一个有交换项目的大学。她想要走的路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的,但我知道很早很早。年龄较小的她时时刻刻透露着京城孩子特有的自信和洒脱,让看的我叹为观止。另一个是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小姐姐,戴着眼镜的她在自我陈述时彰显着常人难以有的沉稳和镇定,紧张的氛围丝毫不会增加她的语速,时间短短但不紧不慢一气呵成。在我懵懵的发言之后,我的紧张没有逃过她的眼睛,当面试官向他人提问时,她笑着牵了一下我的手,给我鼓劲。

我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个场景,他们是那么随和,开朗和自信,热情,让我被深深的感染了一下。原来在那个诺大且快速发展的城市中,还有人为别人而停留一下。

每当我们下决心说要努力去做一件事时,还没开始第一步就开始叫喧着难了,而他们比我们甚至早十几年就走在他们自己的路上。开始的比我们早,抗压力比我们大,步伐比我们宽,且比我们坚定。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对他们不是羡慕不是嫉妒,而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很喜欢北京那种自带强大磁场让进去的人停不下来的激进与刺激感,大多城市生活节奏慢,舒适度太高总想人停留,可如果真的把我放在那样一个地方,我还真不确定我是否可以承受。

北京挺好,北京人也挺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和北京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