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一句关心引发的惨案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近日,一件让人揪心的惨案就那样猝不及防的发生了:一名男子因为两年前同学好心劝他的一句“别玩了”怀恨在心,并约同学吃饭,残忍的杀害了他。当看到这篇新闻之时,我突然想到了锤杀数余人的马加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清华大学投毒案,以及前几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一件件案件的恶劣性让人触目惊心,作案手法的残忍也让人瞠目结舌。而这一桩桩大案的背后,凶手竟然是平日里斯斯文文的大学生!为什么近年来诸多惨案中,最不应该成为凶犯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反而比重在日益增长,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呢?我认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应该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重中之重。

在本案中,仅仅是一句话,不过仅仅一句也许伤了他的心的话,两年都没有平复他内心的愤怒,成为了他杀害自己同学的最大动机。学生的内心为何会如此的脆弱?但是就两面性辩证来说我认为,杀人就是犯法,不管怎么样,触犯杀人这条底线,那不止是我,社会也绝对会唾弃的。

但是为了把杀人更加凶残以及无理化,而搞出一些噱头,我不赞成。

从这件事如果站在杀人犯的角度来看的话,每次杀人的那个人都被塑造得凶神恶煞变态至极,可是除了世上一些少数反社人士,大部分人情感是共通的。

懦弱,残暴,委屈,难过,我更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有一些情感。

我们是不是也要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有些人我们该不该去劝导他?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劝导一个人?

站在正义这边的话来看这件事那就显然的多了,不过是有些言语不当的好心劝导倒被其怀恨在心。其所谓大学生的内心也太过脆弱了一点吧?一句话不足以杀人,但可见凶手的内心一直以来都是嫉妒压抑着的,他把所有失意绝望的罪责推在了曾经同窗共读的同学上,酿成了这人间惨剧!逝者安息!

教育制度虽有影响但并不是此事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漠视才是其祸根,恶由心为,学生人格的缺失还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教育的前路依旧波折,但我相信,它的前方一定是光明磊落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