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

一直以来,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孩子。觉得那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是由于人类繁衍的基因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无后为大”的社会氛围导致家长不生个孩子不行。想想你进入了单位,二十多岁奔三十,基本上人们的大事就是结婚生养,话里话外总是聊着这样的事情,不好好加入他们的话题,你得多孤单!

而且,在现下这个时段,养个孩子实在是不容易。孩子要想优秀,早教就要跑在前头,和过去不太重视教育的氛围大不相同。如今课堂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补课班、兴趣班基本上是必备,当然上的越贵,师资越强也就越严格。这样一来,孩子的空闲时间被占满了,家长的腰包也被掏空了。某天和朋友聊天,说名校的资格越来越“内卷”。我其实乍一听没听懂,新鲜名词。听她一解释,说是参加高考的人数年年增加,但名校没那么多名额,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在我听来,这不算什么新鲜事,优秀教育资源仍旧掌握在一批社会精英手里,只是我们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由于平台开放信息流动性强,反而普通人上升的空间变大了。这就是电梯理论,其实当这个社会在进步的时候,你的生活水准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原来生活水平在你上头的,不出意外,应该现在还在你上头。

但走到这一步,看见了上升的路子,定是不肯放松。周杰伦那首歌《听妈妈的话》听起来贼励志,但是换个角度听,也真压抑。从小吃了苦中苦,将来成了人上人,将童年的烂漫嬉戏兑换成将来的功成名就,但你又凭什么说长大的事业有成就比小时候简单天真的快乐来的更有价值?快乐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主观标准,量谁来说都不能令人真正信服。生的孩子该怎么活,真的成迷。

既然生活这么严峻,那为什么还要生一个孩子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不明白我的父母一时欢喜说爱,一时又因不满我的做法而严肃的批评我。一时又因为批评了我感到后悔。他们眼里的孩子永远不完美,但又永远疼他。他们永远对孩子怀有希望,但又时时刻刻担心他会过得不顺。他们似乎总是生活在纠结矛盾之中,但又不至于愁肠百结,都被生活的琐碎给冲平淡了。

有一晚父亲回家。面上波平浪静,向我们推荐了他晚上去吃的菜馆,然后一个人回到卧室换下外衣,穿上睡衣,歪到沙发上看电视。

我想起下午看到一个搞笑的视频,于是就非要逗他这个老朽看一看。看完我哈哈大笑,因为实在太好笑。但看他似乎淡淡的。我也不管,就自己笑,还逼着他也笑,不停地问他好不好笑。他实在受不住了,说了句“哎今天晚上情绪本来挺低落的,让你这么一直笑,我现在好多了。”

我心里一动。

没想过他会感到情绪低落。最起码是没看出来。或许成年人生活就是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生活还在继续,并且还长,有槛要过,但也最后要过去。最起码气势上肯定要能过去。这种生活是日复一日的轮回。

我明白了,孩子是他们挣脱这粗糙生活、轮转不休生活的一线光芒,或许生命已然如此,但看着孩子走出去,走到自己没去过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似乎自己的人生, 也在枯燥乏味之中找到了一点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