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斋,谈中立态度之《斫蟒》

聊聊斋,谈中立态度之《斫蟒》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斫蟒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忿怒,出樵斧斫蟒首。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处,惟孔存焉。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乃德义所感。”信然。

蒲松龄《聊斋志异·斫蟒》


解析

这个故事讲的是胡姓两兄弟到深谷里砍柴,遇到巨蟒。因为哥哥在前面被巨蟒吞了,弟弟见状,赶紧想尽一切办法把哥哥把巨蟒口中抢了出来。不过估计巨蟒的胃酸太强了,哥哥被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五官都被腐蚀没了,面目全非,但所幸是活下一条命。


这故事的内容和之前我们读过的《义鼠》可谓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只不过前者是人讲义气,后者是老鼠讲义气,似乎作者刻章地去拔高了道义的地位,觉得这个结局是道义使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大蟒的天性。这就意味着,我们理解天地万物是会受到我们历史、文化、教育等影响的,作者的见解自然也会存在一定局限性。

精神分析会强调心理咨询师需要保持中立态度,所谓的中立态度是指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发展可能性抱有一种不评价,不批评的态度,同时持有积极关注、悲悯心和敏感性。在一般情况里,咨询师最明显中立态度就是不对来访者的任何现实问题作出咨询师认为的指导性建议,也不发表咨询师的任何评价和想法。

很多第一次进入咨询室的来访者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期待得到咨询师的指导或者建议,他们认为这是能够帮助自己立即马上脱离当下困境和痛苦。在他们发现咨询师并不能够给出这样的神奇的指导和建议之后,他们就会对咨询师变得失望沮丧,觉得自己花钱不就是为了听专家建议,他们无法理解咨询师为什么要维持中立态度,为什么就不能发表意见和想法,为什么就不能说出个谁对谁错,为什么不能给到建议。

但是从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来看,中立态度却是能够更好帮助到来访者。因为来访者在生活中并不缺乏他人对其困境的评价和建议,那些亲朋好友都会站在各自的角度,发表了各自对于来访者问题的评价和建议。在来访者选择进入咨询室的那一刻起,来访者是已经意识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建议是无法更好帮助到自己解决当下问题了,甚至有可能无法感受到亲朋好友是站在自己角度去理解自己。

对于来访者而言,来访者更加需要的是,有人能够站在他的一边,陪伴着他。来访者所需要的建议和指导并不是真的要来自于咨询师本身的经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咨询师重视,咨询师能支持自己,这也是来访者在自己人生经历当中很难体验到有人真的能完全站在自己立场、理解自己感受和想法。

因为来访者受到当下问题的困扰后,内心会很渴望得到别人理解和支持,这有可能会导致了来访者内心一直陷入了这样渴望和期待当中,无法为自己的理智腾出空间。而咨询师的中立态度就是为来访者解决困境提供一种无条件的关注和理解的氛围,这会降低因为内心的渴望所造成冲突的强度压力,来访者从而能够恢复自己的理性一面,找到属于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影响我们能力发挥的永远只可能是我们的情绪和心结。这就好比电脑软件程序或者硬件出现故障,我们再怎么有智慧和能力都无法充分发挥出电脑的性能。

所以咨询师的中立态度看起来无所为却是大有作为,是在为来访者内心的冲突进行减压,为来访者内心积压的矛盾和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斋,谈中立态度之《斫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