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赋》全文附带译文和轶事典故

吕蒙正

作者: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宰相太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译文:天上的风云无法预测,一朝一夕之间人的灾祸与喜事可能就会发生。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快。家鸡翅膀虽然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虽然能行走千里的路程,但没有人驾驭也不能自己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译文:人们常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译文:孔子的文章写得没有人能够超过却被困于陈国。拥有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迫于生计在渭水垂钓。


孔子

轶事典故: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姬昌遇姜尚

姜子牙,亦作姜尚。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夏、商两代,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但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年过古稀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姬昌出猎,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看到姜子牙垂钓钩直无饵,是个奇人,一番交谈后拜为太师。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译文: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颜回


轶事典故:颜渊,名回,字子渊,又称颜子,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1岁。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最为器重的弟子。在生活中,箪食瓢饮,安于贫困;在求学时,勤奋好学,闻一知十;在德行上,谦虚仁爱,大智若愚;在师徒关系上,颜回理解孔子,孔子也视颜回为己出,颜回死后,孔子悲痛欲绝,甚至说:“天丧予!天丧予!”


盗跖

盗跖,跖又作蹠。跖为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之弟,说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译文:尧帝虽然英明,却生下顽劣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又愚蠢,反而生下舜这样贤圣的儿子。


尧帝



舜帝

轶事典故:尧帝有一子名叫丹朱,从小极受尧的宠爱,但其个性刚烈,欠政治智慧,被尧视为“不肖之子”。舜的父亲双目失明所以被称为瞽叟,本性顽劣,对其子舜不满,经常与后妻以及后妻所生之子——象,商讨寻机杀死舜。但舜却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不敢有半点不敬。后来瞽叟、后妻、象陷害舜的计划暴露,舜没生三人的气,反而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三人感动,从此再也不怀陷害舜之心了。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译文:张良原来只是一个老百姓,箫何也仅是县里的吏员。


张良

轶事典故:张良,西汉开国名臣,“汉初三杰”之一。年轻时为了抗秦散尽家财,后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萧何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后辅佐沛公刘邦起义,建立西汉。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译文:晏子的身高没有达到五尺,却承担了齐国宰相的职务。孔明居住在茅草屋里,却担任了蜀国的军师。


晏子

轶事典故:晏子,晏婴,姬姓 ,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广为人知的《晏子使楚》中描述了晏子是一个身高不足五尺的矮人,楚王知道后便故意在城门边上开了一个矮小的狗门,让晏子从此门入,想以此戏弄晏子。晏子看到后说“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楚国大臣听闻只好让晏子从大门入。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译文:西楚霸王项羽虽然英勇无敌,但却战败于乌江自杀;汉王刘邦虽然软弱,但却拥有万里江山。



西楚霸王项羽

轶事典故: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刘邦

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魏国大夫刘清的曾孙。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早年不事生产。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武安侯 。秦二世三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 。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他能够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力量,最终击杀项羽,于汉五年(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译文:汉将李广虽有射虎(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获得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但到老都没有做官的机会。


李广

轶事典故: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飞将”一词还出现在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卫青私心,被安排于东路远道围击匈奴单于。后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回朝后自杀。李广一生英勇善战,匈奴人惧怕无比,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功过相抵,到老无封地。


冯唐

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其祖父为战国赵国中丘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其以孝行著称于时,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景帝即位后,冯唐被任命为楚相,但很快被罢免。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当时匈奴犯边,帝广征贤良,虽然冯唐再次被举荐,可是已经九十多岁了,只能任命其子冯遂为郎。

因为冯唐出仕尚晚,且因汉武帝求贤时已经年过耄耋,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世学者文人通常用冯唐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译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漂母予韩信食

轶事典故:韩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 )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早先在平民时期,既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无法被推选成为官吏,又不能经商维持生计。常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人们大多都讨厌他。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以后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韩信在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梁、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再经萧何保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申军法,设还定三秦之计  。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拿下齐国后全歼过来支援的龙且二十万楚军。韩信攻打楚国,项羽恐慌,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  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后因积怨良久与陈豨勾连反叛,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译文:有的人先富裕后贫穷,也有人先贫穷后富裕。具有高深学问的人,头发白了都得不到任用;能力差学问浅的人,很年轻就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职。皇城深宫里的妃娥,动乱时运不济时可能会成为妓女小妾;风流娼妓,时运来了却能成为贵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译文:青春靓丽的美女,却嫁给了愚蠢的丈夫;俊美男子,反而娶了粗鲁丑陋的妇人。蛟龙没有获得机遇,只能藏身于鱼和虾的群体里。正直的人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译文:衣服虽然破旧,却保持恭敬礼仪的容貌;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人不得志时,只需安于贫穷谨守本分,只要心中坦荡就一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时也有一身傲骨,暴富小人终究摆脱不了内心的贫瘠。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译文: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波涛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译文:以前,我寄居在洛阳的时候,白天去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破败的窑洞里。所穿衣服无法完全遮蔽身体,吃的粥饭也抵御不了饥饿。上等人憎恨我,下等人讨厌我,人人都说我卑贱,只是我还没有机遇啊。现在我入朝为官,官职做到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地位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拥有管理百官的权利,有惩罚卑鄙悭吝官员的权力。穿衣服是绫罗锦缎,吃的则是山珍海味,出门有武士保护,回家有仆人侍奉,皇上宠爱我,百官拥戴我,所有的人说我尊贵,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领,这是我得到天时和命运的眷顾啊。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译文:所以人活在世上,发达富贵的时候不能只贪图享受,贫贱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听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的规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窑赋》全文附带译文和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