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坏了吧,宅家还可以做这10件事

今天是星期几了?

你是不是一下子答不上来。

这些天,你待在家里,是不是都快长蘑菇了。除了刷手机外,我罗列了宅家还可以做的10件事。

1读书

平常你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了,别找借口了,快从书架上拿出那些被封印已久的书籍吧。

一杯清茶,一缕阳光,一个人静下来,翻动纸页,无论是有用之书还是无用之书,或粗读或细品,至少这一刻,你可以享受内心的宁静,这是抵抗内心焦灼不安最好的方法。

推荐一本应景的小说,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还好,有书在。

2看电影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平日里刷剧、看电影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今年过年不能去电影院,在家观影也是享受。

推荐大家看《二月二日土拨鼠之日》,讲的是一个人一直被困在了二月二日这一天,人生在不断重复的故事。

这是不是很像你这几天的状态?每天只能待在同一个地方,每天过得差不多,仿佛同一天在重复了N遍。电影的结局还是很美好的。不剧透,自己看。

还有一部《人生七年》,英国纪录片,影片从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的七岁儿童的生活,每7年一集,到目前为止已经跨越了49年。

纵观人生百态,当把生命放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维度去审视,看完真的令人唏嘘。

顺便说一句,我看电影时,一半时间在吃零食,一半是在原地踏步,消耗之前的零食。每天保证6000步,就算在家也要锻炼

3写作

我是那种比较懒的人,又有点完美主义,所以写作速度一直很慢。趁这段时间,好好梳理一下素材,静下心来码码字,也是极好的。

这些年来,虽然公众号粉丝不多,但是不怕慢,就怕停。看到很多之前日更的人都停更了,相比之下,自己还算有个交代。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最近,发现了一个好用的工具,叫讯飞语记。你可以先把要写的用语音讲出来,再把它转换成文字,进行修改,写作效率高了很多。

这篇文章,我就是这么写的。

4,休息

大过年的,本就应该好好休息。我平常工作时从不午休,但这几天,中午都会睡上2小时,起来后精神气爽。

这次疫情让人更加重视健康,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增强免疫力,为日后蓄能。

发发呆,也是一种休息。你可以让那些平日里无暇顾及的思考,在大脑里游走,站在上帝视角给自己梳理一下未来。

事实证明,很多伟大的灵感,都是在休息时迸发出来的。

5学习

不知道你是怎么样,反正我是有一大堆“烂尾”的网课要去学习,甚至还有两年前的。以前,总会把这类学习,放在较低的优先级。现在有了时间,再不去补课,就只能说明那些并不重要了。

最近,各大学习平台都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源,你可以有大量的选择,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就不打广告了,想要的可以私聊)

当你一整天待在家里,进入一种学习的心流状态,感觉真是非常美好的,早就把疫情抛在脑后了。

6联系旧友

虽然不能见面,电话拜年或问候,依然是比发文字微信要有人情味儿。

不妨把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的电话找出来,拨过去,唠唠家常。毕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旧友通电话,不显得突兀。

叙叙旧,聊聊天,时间容易打发,更重要的是维系了感情。

7听音乐

以前只有在开车时才听音乐,这两天听了李欣频老师的课,才知道音乐力量的强大。

一首喜欢的歌曲,可以把自己带到过去;一段好的音乐,也能给人以慰藉和力量。

我的好朋友冯悄悄整理了“稳住”疫情的11首高能音乐,这里推荐给你,点击这里“疫情期间如何稳住?听这11首高能音乐”可得。

8断舍离

这个时间段,最适合做断舍离。把家的空间好好拾掇拾掇,看看哪里不顺眼,直接上手,不怕没时间折腾。

除了物理空间,电脑、手机中的文件也要“大扫除”。清理一下你的人脉,删掉一些没用的信息,只有心灵上清空了,身体上才会更轻松。

9冥想

平日里,我们会经常思绪漫游、繁杂不定、心绪不宁。冥想,是最好的功课,很多大佬们也都这么干。

人的大脑,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这个时候多给它时间休息调整。

冥想,花不了多少时间,每天10分钟,跟着引导(喜马拉雅上有),只要坚持,就会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明,更有专注力。

10陪伴家人

或许也是上天的安排,让自己多了陪家人的时间。

一场危机会带来死亡,也让人看懂了生的意义。多和家人沟通、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哲学家罗素说:

如果一个人大半生都在自家客厅,过得很快乐,他已经取得了哲学上最大的突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好好利用宅在家的时间,说不定你能成为下一个哲学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憋坏了吧,宅家还可以做这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