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有子说:“信用趋向于江湖道义,也就是符合交往的原则,说的话是可以复制的,说明说的话是有诚信和可信的;恭敬的做事原则符合礼仪,这样做可以远离耻辱;这样做可以不失去帮助自己的人,可以聚集人才帮助自己,这种做法也是可以成功的。”

近于义,近于礼,告诉我们要符合逻辑思维方式,这里的思维方式指的是符合人性的思维方式,因为人都希望别人尊敬自己,所以这样的做法就是符合人性的规律,这是人的道。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孔子说:“君子在吃饭的时候追求不要吃饱,保持饿的状态,不能安逸,居住在房间里思考着没有房子住该怎么办,处理事情灵敏,也就是处理事情好而快,但是不高调的炫耀自己,这就是符合做事的规律,而且是正确的方法,这样可以称为是好学的状态。”

这里叫危机意识,君子夕惕若厉。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子贡说:“贫穷但是不阿谀奉承,也就是不低三下四,富有了但是不骄傲,这样可以吗?”孔子说:“这样可以。贫穷安于乐道,不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富有了而乐善好施。不卑不亢。”

子贡说:“《诗经》中:人品的历练就像切割玉石一样,切了再磋,琢了再打磨,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子贡啊,你现在知道了过去就可以谈未来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不知道别人。”这是一种谦虚的心态,也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害怕担心自己还有不知道的事,不知道作为一种耻辱。

如果我们做事和做人都持有这样的一种状态,做人和做事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