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被王小波捧上神坛的小说,这段跨国畸恋看得人欲罢不能

“凭良心说,除了杜拉斯的《情人》之外,近十几年来没读过什么令人满意的小说。”——王小波

一个是15岁半的法国少女,一个是27岁的中国青年;

一个家境贫寒,一个出身优渥;

一个追求金钱,一个追求爱情。

一个巧合下,在这样巨大的差异间,少女与青年展开了一段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发生的故事。

1983年,《情人》被翻译成42国语言,在全球销售了420万册。小说带有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强烈的自传色彩,哪怕作者在小说中频繁进行人称转换和时空的不断变化让许多人觉得像是意识流的呓语,这个现代版“灰姑娘”与富家少爷的跨国界畸恋故事,也依然让世界读者深深着迷。

《情人》名字解读

关于情人,百度百科是这么解读的:“多比喻等同于恋人或情侣却无法予以正式名分或承诺的人。”用来形容杜拉斯笔下的这个故事再恰当不过。

二人的缘分发生在一次湄公河渡河的过程中。少女倚在渡船的栏杆上,载着富少的汽车开上渡船,富少对少女一见钟情,一人为情,一人为钱,两厢一拍即合。

电影截图

富少用豪车接送少女来回学校、带她吃大餐,做过情侣该做的一切事情,连少女的家人也跟他一起吃过饭。

但他们依然称不得情侣,因为这是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

不谈论未来,只着眼现在,欲望牵引着两个人度过了一段眼中心中只有彼此的激情四射的日子。

但两个人的差异太大,导致他们不能给彼此一个名分,更无法奢求一份对未来的承诺。

他们是情人,也只能是情人。

电影截图


少女的理想主义爱情

在这段感情中,两个人的相遇或许是偶然,但能走到一起却是少女有意为之。

事实上,不是富少选择了少女,而是少女选择了富少。

这个贫穷的法国少女,有着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英年早逝的父亲、一味溺爱大哥的母亲、野蛮暴戾且好赌吸毒的大哥、胆小懦弱的二哥,全家的生计全靠母亲做小学教师赚来,日子过得艰难,她只能从特卖会上挑选东西。

电影截图:少女的二哥

从很早起,她就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摆脱贫穷的生活,为此美貌、身体等都可以作为交换的砝码。

在杜拉斯笔下,她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贫穷”这个字眼,总是想着逃离母亲、想着杀死大哥,足可见年少时遭遇的贫穷和苦难对她造成了多么难以磨灭的影响。

少女知道自己在容貌和身材上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白人的身份在这片归属于法国的殖民地上会有多少富家子弟对她趋之若鹜,之所以选择富少,是因为她就是想要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

首先,他有钱。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刚好他还很年轻,才27岁,眉目端正,与他在一起不会太让自己难以接受。

第二,他是中国人。抛开家庭条件不谈,少女也知道彼此的家庭都不会接受这段感情,而且她总有一天会回到法国,到时大家各奔西东,这段感情将会消失得不留痕迹。

第三,他胆小懦弱。富少第一次与她搭讪时,语气磕巴、点烟的手还在抖,可见他对她讨好中带着一些胆怯的心理,能掌控他是进一步促使她选择富少的一大原因。而且,因为懦弱无能他不会有放弃父亲巨额财富的勇气,他们绝对不会有结果。

同时,也正是因为他的胆小懦弱,在他的身上她看到了与自己感情最好的二哥的影子,出于一种心理上的亲近以及对二哥的补偿心理,少女也很难拒绝富少的搭讪。

电影截图

在以上种种原因的影响下,才第一次见面,少女就搭着富少的车去了学校,随后两人的关系发展迅猛。双方都知道这是一段不会有未来的感情,也因此更加放肆地燃烧自己。

不得不说,杜拉斯在书中的几段情色描写十分出色,将人类最原始的冲动与大自然融合得清新且自然,是隐晦下的一种淋漓尽致。

在亦舒的《喜宝》中女主喜宝有这样一句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少女和喜宝她们都是活得太过理智清醒的女人,将爱情看得太过理想化,然而爱情并不是一道非是即否的选择题,它是一道纠结了人与人命运际遇的论文题目,很多人穷其一生都答不好这道题。

少女活得很清醒,她知道处于当时情形下的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放弃什么。

为此,她放弃了她的身体、她作为白人的自尊、爱情,还可能因为没有处子之身再也无法嫁人。只要她顺利地没有对富少动心,一切都会往她预想的轨迹中顺利地运转下去,她可以摆脱母亲、摆脱大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毕竟,爱情就像见鬼,总是听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很不幸的是,二人分手,少女在前往法国的轮船上,真正意识到与富少将不复相见后,还是无声地哭了出来。在这一刻,她才发现:这见鬼的爱情真的出现了。

电影截图

这场少女一意孤行的理想主义爱情,在还不知道是否应该觉得可惜的时候,终究还是落下了帷幕。


爱情之外其他层面的探讨

杜拉斯将自己这次刻骨铭心的恋情写成小说,在这段感情中,阶层和种族差异像两座大山,将二人压得动弹不得。

电影截图


贫富阶层的探讨:

少女和富少两人的关系中,双方巨大的贫富差异是第一只拦路虎。

当富少向其父亲请求多让他与少女多相处一年时间,之后两人会彻底断干净时,父亲无视了他的话,直接命令他与早订好婚约的中国未婚妻成婚。这个中国女子的家族同样有钱,跟她成婚对双方的家族、对富少都是一件好事。在父亲看来,这个贫穷的法国少女只能是儿子年少轻狂的一段不懂事经历。

在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寄生虫》中,在富人家当家教的大学生敏赫爱上了他的家教学生多慧,为了不被其他人横刀夺爱,即将出国留学的敏赫找了家境贫寒的基宇,冒充大学生来给多慧当家教。

《寄生虫》剧照

敏赫知道,贫富阶层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多慧不可能爱上一个穷小子,哪怕爱上,她身后有钱的家庭也不会允许他们两个结合。让基宇来暂代他当家教,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笔买卖。

这两个故事都撕开了这个世界血淋淋的现实:童话都是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爱情,哪怕是能够嫁给王子的灰姑娘,本身也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女儿,只是被后母欺压才沦为“灰姑娘”。在现实中,不是公主的灰姑娘与王子能有美好爱情的微乎其微,哪怕结合在一起,也要面对双方成长环境、所受教育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后的路依然崎岖难行。

种族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除了贫富差异,少女和富少间还有种族这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那个时代,白人似乎天生就有种优越感,哪怕身上穿的是麻袋一样的衣服、穿着从特卖会上淘到的男式呢帽、镶金带高跟鞋,一身打扮不伦不类,少女也依然有着所谓的“白人的羞耻心”。

对少女来说,承认与富少的恋情是羞耻的。在家人面前,她将富少形容为“只是一个朋友”,在母亲和大哥的逼问下矢口否认自己曾与富少发生过关系,只承认富少“很有钱”。

电影截图

而有钱的中国人依然被贫穷的法国家庭歧视。富少在接近少女时,他的一切举动都显得小心翼翼并且胆怯,在请少女一家吃饭时,少女一家也全然没有“吃人嘴短”的觉悟,直端出白人的架子,傲慢无礼地对待富少,在这一家人看来,即使再有钱他也只是个中国人,他的身份依然低于白人。

一边贪图富少的财富,一边还傲慢地摆着白人的架子,一切看起来显得可笑又可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居然是用阶层和种族来衡量。大家都是从原始社会走过来的,就因为皮肤、头发或眼睛颜色的不同,因为财富的多少来给一个人评出等级,就如以前的印度种姓制度一般,将人的等级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4个姓氏进行划分,姓氏代表的社会地位时代沿袭,不同等级间严禁通婚等,用等级制度束缚住人们的手脚与思想。

在历史上的不同社会中,等级制度也在用各种方式随意捏造人们的生活,人类的情感在种族差异面前不值一提。

电影截图

王小波在《盖茨的紧身衣》中力荐《情人》这部小说,他说:“现代小说有这样的杰作,人若是不肯看,那是人的错,不是小说的错。”

或许作者杜拉斯在书中使用的写作手法让小说看起来较为抽象混乱,但当看完第一遍再回顾时,她这种表达方式就显得顺理成章起来。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在过尽千帆后鼓起勇气写下的爱恋,它跨越阶层、种族,在故事的最后,垂垂老矣的少女接到了曾经的情人的电话,情人对她说:

“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8.1,被王小波捧上神坛的小说,这段跨国畸恋看得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