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双赢,而非零和

      博弈,古代指下围棋,也指赌博。下棋终有胜负。一方赢了,自然开心;另一方输了,心里高兴不起来。如果比赛目的就是展技艺,较长短,满足好胜心,甚至赌钱,那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会使得胜的一方在心情上的收获为正数,输棋的一方在心情上的收获为负数,胜负双方得失相加的总和为零,这样的棋赛就是零和博弈;如果比赛的目的是增进友谊,切磋技艺甚至偷师学艺,那得胜的一方心理收益为正数,输棋的一方心理收益也是正数,胜负双方的收益都大于零,这样的棋赛就是非零和博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双赢”。

      现代应用数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做博弈论,又名“对策论”, 表示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理论。博弈论主要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零和博弈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博弈”相似的局面。

      比如,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如果我们看中了一种蔬菜,比较新鲜,家人又喜欢吃,我们就肯定想买。一问价格,比正常市场价要高。那必然与卖方讨价还价。如果卖方同意降价,我们满意了,交易就成功了,皆大欢喜,双方获益。我们买到了中意的菜,卖家得了钱,这就是“双赢”。假如卖方不同意降价,时间又是早上,我们就决定先去别处打听,说不定别处也有同样品质的菜。卖方也想着你不买,还有人来买。这时候双方都没有损失。博弈中虽然没赢,但也没输。倘若时间到了晚上,买卖双方达不成协议,那就成了零和博弈了。我们没买到中意的蔬菜,晚上餐桌上少了菜,心情不爽。卖家的菜到次日就不是新鲜蔬菜了,还是要降价,甚至可能要以少于当天最低的价格成交。这对买卖双方来讲,都是损失。所以,在晚上,买卖双方价格让步力度与早上相比都会更大一些,这样才更容易实现“双赢”。否则,就只能双输。一方让步,另一方不肯让步,即使交易达成了,也仍然是零和博弈。因为胜利者一方的满意是建立在另一方的失落之上的。胜者得分与负者失分相互抵消。

      博弈论中有个故事,名称叫“囚徒困境”。说的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①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②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③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清醒一点的人都知道,两个囚徒都沉默,会各判1年,这是对两个人都最好的结局。但两个囚徒是分开监管的,他们互不见面,又不能相互信任,都在担心对方如果先认罪,自己沉默的话,就得判10年这个最坏结果出现。在不能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显然两人都打算检举,各判刑8年反而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在缺乏爱情基础的夫妻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类似囚徒困境的情况。妻子对丈夫有所不满和猜疑,又苦于没有确凿证据不肯明说,于是就借题发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无理取闹。而丈夫对于妻子的突然发难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妻子为何要蛮不讲理,在芝麻大的事情上大动肝火呢?所以丈夫也十分气恼,两人越吵越凶,闹得没法收场。如果妻子把话挑明了,在旁人的证明和承诺之下,妻子的猜疑被证实是毫无根据的,两人会重归于好,这是最好的结果。可蛮横的老婆却不这样做,它只相信自己的直觉是对的,不相信丈夫其实是无辜的,担心自己会遭遇背叛,会受到更大伤害。而丈夫同样也担心老婆会得寸进尺,得一望二,怀疑老婆妄想骑在自己脖子上作威作福。不信任的结果只能是吵架,就像两个分隔开来的囚徒,很难有最好的结果。从夫妻关系的长远利益来看,选择对抗对双方而言并不明智,合作才是二人最好的选择。因此,夫妻双方在趋向剧烈对抗的形势下,必须有一方选择退却,求助亲友或有权威的第三方介入,查明事实真相,尽早消除误解。有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信任度可能要比没有爱情作基础的信任度相对要高一些。但单纯以性爱为目标的男性或者女性,也不能算是有爱情基础。最好的爱情基础是志同道合,门当户对。“三观不合,四目作对。”

      “囚徒困境”更多地产生于一次性博弈。在一次性博弈中,人们通常对对方缺乏信任感与责任感。如果重复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座位争吵,因为彼此知道,这是一次性博弈,吵过了也不一定会再次碰面,因此谁也不肯在嘴上吃亏;可如果他们本来相互认识,就不可能为争座位而吵闹,因为他们知道,两人以后还会再碰面甚至进一步交往的可能。两个朋友为某一事情发生争吵,如果不想彻底决裂,通常都会在争吵中留有余地,因为二人日后还要“重复博弈”。

      没有爱情基础的夫妻关系,有可能在重复博弈中趋向缓和,也有可能走向破裂。因为夫妻中只要有一方觉得自己让步了会吃亏,那两人就很难选择和解。夫妻之间要摆脱囚徒困境,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流沟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个就是信任,并且两者中信任更重要。

      懦夫博弈是指两辆汽车从一定的距离相向而开,两个司机可以在相撞前转向一边而避免相撞,但这将使他们被视为“懦夫”;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向前——如果两个都向前,那么就会出现车毁人伤的局面;但若一个转向而另一个向前,那么向前的司机将成为“勇士”,避让的司机将成为“懦夫”。   

      懦夫博弈中,如果一方坚持要进行博弈,那么另一方难以退出博弈(退出博弈也会被视为“懦夫”)。局面就变成了骑虎难下。而此时,冒险选择向前而获胜的一方,总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对方的痛苦之上。假定博弈参与的一方是卤莽、不顾后果名声的人,另一方是足够理性的人,那么卤莽者极可能是博弈的胜出者。如果这种懦夫博弈进行多次,则冒险选择向前而成功的参与人就更有信心在将来采取这种策略,他很可能会树立起一种粗暴的形象使得对手在未来的对局中害怕而获得好处。在生活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人,口口声声“我是流氓我怕谁”,得理不饶人,无理闹三分。他们在与人交往中靠逞能获得了无数场“胜利”。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万一对手也是个不要命的主儿,同样是个“垃圾人”,他的勇敢就要戛然而止了,严重受伤直至性命难保。或者他们明显触犯刑律,被拘留或者判刑甚至被处决,他们就必须为自己的蛮横付出血的代价。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味的恃强凌弱,很难与他人共存共生。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杯水倒得太满容易洒出来,端着它也走不快,不如停下脚步适可而止;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锋芒毕露,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博弈论里面还有个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大,一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如果定量地来看,踩一下踏板,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可以得出结论,唯一解是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智猪博弈”告诉我们,谁先去踩这个踏板,就会造福全体,但多劳却并不一定多得。“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才这样做。大猪再怎么吃亏,总比吃不到强。让小猪沾光,也是做了一点好事。在小范围内好像不公平的事情,放在更大的环境里考量,纯属正常。

      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单位也罢,80%的贡献有可能就是20%的人做出来的。而这20%的人得到的收益却不一定是80%。你贡献再大,拿多了别人也会眼红。所以聪明的企业老板,总是有针对性地个别发红包,以保护突出贡献者的积极性。在家庭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只能作为感情投资,得到有仁爱、感恩和怜悯之心的家庭成员的感情回报。

      总之,人生就是一场场博弈,与自己博弈,与他人博弈。博弈中不能只顾自己获胜,而枉顾他人权益。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整体的力量要大于个体力量的总和。所以荀子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人与人之间需要竞争,更需要相互合作。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克服个体难以克服的困难,才能战胜群体共同的敌人。人生需要双赢,而不是零和。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需要双赢,而非零和)